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着力解决一党一员干部一党一性*一党一风一党一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好地一团一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经济发展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一党一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就各级一党一政机关重申和提出了八条要求,从禁止公款出境旅游到公务车的配备使用,从公务接待费用的支出到领导干部参会参培不能相互宴请,从各种庆典的经费支出到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从一般性*的支出到严禁私设小金库,特别是要求到2010年底,各级一党一政机关不得新建办公楼等方面对一党一政机关厉行节约做了硬性*规定,并明确指出,凡“违反规定的,要依据一党一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看到此条新闻,联系到日前看到的名为周荣光的网友题为《“官不修衙”应该成为一条铁律》的文章和日常之所听所见所闻,不禁在心里为中办国办的通知叫好!
“惟俭可以助廉”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对于官员而言,贪一污受贿,不廉洁,往往是因为贪得无厌、迷恋奢侈生活,而俭朴的德行有助于抑制这种过分的欲|望。节俭是富国的重要国策,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径。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一靡一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当下,全国上下更应“共渡难关”。中办国办通知要求在一党一政机关和一党一员干部厉行节约更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周荣光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官不修衙”,内中不乏合理的成分。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为官者执掌人民赋予的权利,享受人民给于的俸禄,就应该‘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让民生福利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得到实惠,这是为官者职责所在。而官衙是为官者办公的地方,基本的工作条件具备即可,没有必要追求豪华气派,更没有必要以豪华楼宇装点当地zheng府门面。应该说,如何对待办公条件,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政机关的标准问题。”
何尝不是如此!这正如作者所写的那样,代表们发现路边来往的车辆不仅有桑塔纳,还有奇瑞。《国际先驱导报》称美国zheng府大楼就像普通民居。很多美国官员在平民式的办公楼里办公,记者称,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地方,zheng府大楼都远远算不上当地的“地标性*建筑”,通常属于不仔细查找很难辨认的那种。她还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美国最小的县之一、也是美国的“富县”、家庭年均收入超过6万美元、县财政预算一年有5亿多美元、算得上“财大气粗”的阿灵顿县的最高当局名为“县政委员会”所在地,竟然是和商家共同租用,县zheng府和其他商户一样,也是要向开发商交租金。而在邻近的一些县市,zheng府都是一些两三层的小楼,其模样类似于国内的一些“村公所”。如果不是楼上插着国旗和州旗,和普遍民居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新建、修缮都是市民说了算。也就是说,在美国,能否让市民满意才是关键所在。这正如记者在报道中所说的那样,“无论如何,“在美国,‘衙门’大小并不代表zheng府‘脸面’,与政绩更是毫不相干。”
13名“货真价实的基层群众代表”受温总理之邀进入中南海,对即将提请人一大审议的《zheng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然而,对于中国最高权力中枢的这个“神秘”地方,第一次到这里来的基层代表们对此的感觉竟然是“中南海像我们一个乡镇的机关大院一样”。
看过一则报道,08年的圣诞节,美国白宫庆祝的蜡烛圣诞树都是用的往年的旧的!早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德国的总理访华吃饭后把盘子都很干静,是啊,这些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摆架势,不讲排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和民众,中南海也好,美国的zheng府也好,美国的第一夫人、德国的总理也好,都不是住不起豪华的、用不起新的,也不是摆不起阔绰,而是有那份为民谋利的公心。
这让我想到去年3月11日,全国人一大代表、中国唯一一位女省长——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在青海代表一团一驻地举行记者见面会时说的话:“曾经有一位媒体的记者到办公室采访我,一进门他就说:‘你们这办公室还不如现在发达地区一个乡镇长的办公室。’我告诉他,领导同志在什幺样的豪华办公室里办公、坐的汽车有多少个缸,这些都并不证明他的水平,也不是和他的能力画等号的。”作为一个一党一的领导干部,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谋利益上,若把心思都用到怎幺样才能安逸享乐上,那还有多少精力多少心思呢。一名领导干部一旦过度追求物欲和享受,就容易怠于职守而将心思放在工作之外的地方,容易消磨掉自己的斗志。因为过度追求品味和级别待遇,易于导致虚荣心过盛,也就容易产生不一良政绩思维,近而热衷于玩“花架子”和形式主义。
我国历来是一个崇倡节约的国度,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古代还是近代,无论是先贤还是近哲,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把勤俭节约当做修身、立家、安天下的金玉良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则更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把奢侈浪费看做是一种恶行。而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朴素情感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谆谆教诲,无不向人们揭示一个道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纵观历史,大到安邦定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兴祖业,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一靡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俭节则昌,婬*佚则亡。”这些古仁人君子的话都阐明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和骄奢婬*逸、一靡一费财物的危害性*,提倡节俭。即使在大唐盛世,也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古往今来,但凡成功创业者,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创业艰难,都比较注意勤俭节约。而那些守业者因为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导致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昭示的真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而后却因沉湎于音乐戏曲,一宠一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的这段沉重历史还在眼前,——君主耻、亡国恨啊!这是多幺惨痛的历史教训!
联想到近几年来越刮越大的攀比之风,让人瞠目,而目前一些一党一政机关、国有企业公款消费名烟、高档烟已化为一种“权力消费”,耗费了资金,败坏了一党一风政风,助长了奢一靡一之风,增大了行政成本,影响了干群关系,妨碍了社会和谐,同时也危害了干部的健康;公款出国旅游问题,更是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种做法肯定不利于干部更好地一团一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应对危机、克服困难。长此以往,不但害人害已,也会对国家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对惩处fu败的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在制止奢侈浪费方面采取了很多得力措施:清理一党一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违反规定安装和购置通信工具,清理用公款为领导干部住宅配备电脑和支付上网费用,清理违规配备和使用小汽车,特别是中办国办这个通知,对今后一党一政机关的违规行为做了硬性*规定和处罚规定表明了我们的一党一惩处fu败的决心和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5月中旬到11月底,全国就取消计划内的因公出国出境一团一组1100多批、近7000人次,制止违规出国出境一团一组550多批、近4000人次;近一年来,全国共查处违规修建楼堂馆所案件97起,查处面积9.43万平方米,查处领导干部14名。我们更欣喜地看到,今年的两会,本着“节俭、高效、务实”的宗旨,缩短了会期,政一协会期缩短为9天,人代会缩短为8天;降低了伙食费,降下了住宿标准,减少了接送车辆,并实行无纸化办公。就连住宿的宾馆,也不提一供一次性*洗漱用具,不会每天更换被褥和一毛一巾,而是根据要求更换。这一系列举措,虽然还不很成熟且有待商榷,但也像一缕春风唤醒了人们最朴素的节约,给奢侈浪费的浊风给予一定的回击,为一党一风政风行风日渐清新开了一个好头。
“君子以俭德辟难。”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一靡一腐化等行为,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俗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一个人无论有多少财富,也不过是白天吃三餐饭,晚上睡一张床。能够明白这样的道理,有了这样的知足境界,追求过高欲|望的要求就遏制住了,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基础就奠定好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刚”的境界。
“一党一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每一个一党一政领导、一党一员干部如果都能做到对物欲不过高奢求,虽不处高位也能时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一党一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就会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就会避免攀比、腐化,也就相应避免了“权力犯罪。若此,我们的一党一、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我们的人民就有福气!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一发展,呈现出生机!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我们的国家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发展。这次中办国办通知规定都非常具有操作性*,“相信只要严格遵守中央规定,一党一政机关厉行节约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全国人民一定能够一团一结一心渡过国际金融危机这道难关。”人民都在期待着。
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吧!不只是一党一政机关如此,只有全民总动员,每个人都心存节约意识,从点滴做起,自觉把节约贯彻到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我们就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困境,渡过难关,迎接美好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