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着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关于廉租房厕所的言论,又一次遭到了众多的谩骂和攻击。茅于轼说:“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实际上,这并不是他重点要表达的观点,只是这句话被媒体放大到标题上,从而引起公众误解。
茅于轼的厕所论并没有错,表达了基本经济学常识。廉租房就是为穷人提一供的,但是如果建设标准过于豪华,那幺就有很多富人抢着住。因此,茅于轼的厕所论本质就是降低廉租房建设标准,从而挑选到最符合条件的穷人能够住上廉租房,这就是他的本意。可是公众却对他产生误解,以为他就是歧视穷人,或者故意和穷人过不去。事实上,他从来都没有歧视过穷人,并且为穷人办了不少实事,这点是没有任何争议。因此,他希望能够降低廉租房建设标准,让富人远离,从而帮助穷人能够有机会住上廉租房。
作为有钱人,肯定是不喜欢住没有独立卫生间的廉租房,那幺就可以最大化避免富人占用本来应该是穷人享用的资源。茅于轼的厕所论就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一个处于饥饿的人,需要解决问题就是有口饭吃就可以了,而不是山珍海味。尽管茅于轼的厕所论看起来是有点不善待穷人,让穷人只能住没有厕所的廉租房,太没有人情味了。可是如果不这样做,就更加难以保证穷人住上廉租房。
事实上,一项政策不仅看它的出发点,更重要就是要看它能够产生什幺实际的结果。如果把廉租房建设成五星级酒店标准,那幺还有多少穷人能够住上?哈耶克就有句名言,“通往地狱之路是由善意铺成的”。因此,除了谩骂茅于轼,我们是否要理性*思考一个基本经济学常识?
2009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