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真的成了“半吊子”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限塑令真的成了“半吊子”
2017-04-26 13:51:54 /故事大全

看2009年3月2日的《姑苏晚报》上的一篇《限塑令缘何成了“半吊子”》,感慨颇多。从2008年6月1日开始的“限塑令”现在基本上成为一纸空文,更有意思的是,环保塑料袋变成了垃圾袋,更能不仅不环保,而且价格也昂贵。也就是说,现在的环保塑料袋基本上发挥着以前一次性*塑料袋的功能,可见,“限塑令”从提出到实施就是多幺荒诞不经的故事。

早在限塑令开始不久,我就写过一篇《环保塑料袋难奏其效》的小文,不过,当时可能因为赞美限塑令之一声忒高涨了,把我的湮没了。至今,始才发现,原来我的预测是准确的。为什幺今天再来一篇,道理很简单,重申过去的主张,这次开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

政令之推行,如想一帆风顺达到预想的效果,必定需要前期实际调查底层人们的愿望。在中国这个一贯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国家里,可能,从上而下的方式已经习惯了。已经很难一下子从源头上根除这种陋习。所以,表现在限塑令上,也是这样的一种逻辑思路,我想,这种逻辑思路并不排除领导大人心血来一潮脑袋发一热的瞬间迸发出来的奇思妙想(用“迸发”有点太考究了,哈哈)。

在制度变迁上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分别,后者是指从下而上的变迁方式,它是渐进的缓慢的先民间而后官方的,相对来说,后者的阻力将会很小。但是,无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其中,都有一个路径依赖的问题,所谓路径依赖者,就是那些隐形的习惯、风俗、道德、伦理等等。这些东西在很短的时间内是难以来个180度转变的。

在限塑令的前前后后,无不充斥着路径依赖的制约,塑料袋的使用就是一个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强制改变,只能实行铁腕手段,铁腕一旦松一弛,效果立马反弹。所以,从环保的角度上考虑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是正确的,而后续的应该考虑的是减少使用塑料袋后,应该使用什幺来进行替代呢?其二,减少,是如何减少?减少到什幺程度呢?

其实,我以为,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直接禁止使用不就得了。不过,看看禁止使用一次性*饭盒的效果就知道,禁止也是无用的。毕竟,在供给与需求的天平上,萨伊定律所说的“供给自己创造需求”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有很多时候,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颇有些鸡与蛋的关系般诡异。

禁止使用总也有禁止不到的角落,比如那些农贸市场和小商铺,看来,光靠禁止使用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那幺,禁止生产呢?直接禁止生产塑料袋,直接从源头上制止住货源不是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想来也不必然。因为,还有违法生产的厂家啊。想来,这个问题真的比较头痛,仅靠一个限塑令,真是太天真,太儿戏了!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