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偶像是由威望而来的。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那幺回事。就说时下的娱乐明星吧。不说半数谈不威望,就是半半数也还勉强。原因不言自明。大概是他们一窜红,来不及树立威信吧。一部影视,一首歌曲,一个小品,都是造就明星的土壤。再不行,还可以凭一张青的脸,混出个明星也不问题。我当然不对明星的存在,只是存在得有它合理的理由。时代需要偶像,这不假。但靠吊未年或懵懂少年的胃而走红的所谓偶像明星,即使不存在也没觉得会少点什幺。
我当然不想说娱乐界的是是非非。因为这领域已经被八卦丑闻充斥着。以我的眼光看,不少明星绝非偶像。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象无根的浮萍,是经不起推敲的。可是粉丝们不这幺想。他们更多地喜欢盲目的崇拜。有一个明星,问他,你是怎幺红的?他不屑一顾地说,这你都不懂啊,你去问我的粉丝好啦。我就不明白,自己怎幺红都不知道,可见是拿不出可红的东西。却拿青期躁动的孩子开涮,未免在品格要让思量一番。娱乐界这幺个样,自然不是全部。那些有威望的明星确实值得赞美。这无需我列举。我说的只是不容乐观的那一部分。
我们来看看文学界怎幺样。时代变化很快。做学问的开始闲不住了。你娱乐界善于造明星,我文学界就衷于出名。从哪里找捷径呢。自然要从与时代脱节的古文化开刀。一时间,复古之风风一靡一天下。有一则报道,说一个中年车夫,因为对考究古文有造诣,被着名学府录为博士生。我不知道此君造诣如何,只知道他不懂英语ABC。那幺多有才之士你看不见,偏偏就瞅见了中学文凭的。想来想去,我找不出破格录取的充分理由。到底为哪般呢。我小肚量猜测一下,恐怕图的是轰动效应吧。要说,你实在才,是否可以别途栽培?又何必以馈赠博士帽来打破常规。
这幺一想。我对文学界存在的某些风也不敢苟同了。就说近年风行的论坛或讲坛吧。无疑说,论语,诗经等古典名着,都是祖的瑰宝。考究挖掘,进而出果,利于子孙后代,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就出在一哄而起的讲坛,尽管有的演讲者造诣不浅。有的还是泰斗大师,但断章取义者却大有在。复原的历史面貌往往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完全是逻辑的演绎。在一些演讲会,历史事件必然说不透彻,偶然却大肆渲染。仿佛一个红颜女,一件突发小事都可以轻易改变历史的轨迹。这样的逻辑思维大概也只能是误子弟。所以,我私下想,还是敬请某些名从讲坛走下来,把名改回名比较好。
至于其它领域的偶像。我不想多说。只希望偶像来之于名正言顺,来之于实至名归。否则,不服望的空架子,总有一天会被推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