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少轻狂,为了花间的一壶美酒,而忘记了始乱终弃的过错。
元稹为求功名,就读与普济寺修身养性,在此期间,邂逅一大家闺秀崔氏,那是一个美貌不可方物而又知书达理的女子,自从偶然的一瞥开始,她若即若离的身影,就成了他暗夜不能心静的澎湃。借着隔墙而观的明月,开始了他猎一艳的第一场行动,一曲弦音幽幽,弄乱了隔壁未经人事的莺莺的心思。而,紧接着又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催发了一个危难中敢于挺身而出的英雄书生形象的诞生,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为莺莺轻而易举的平息下一场一触即发的灾难。然后,元稹以为经过这场貌似同生共死的经历后,会抱的美人归,谁承想,历经人事冷暖,看透世态炎凉的老夫人,从开始就没有看好元稹的人品和前途,而一再企图用自己的封锁和拉拢,隔断这场没有来由的因缘,谁承想,那爱情的种一子,总会差强人意的在一再扼杀的环境中,生长的那幺旺盛,那幺肆无忌惮。
越管束的东西,就会越逆止人们的想象而行。偏偏还有一个好事的红娘在里面深深的祸了一脚,让那个悲剧堂而皇之的开演。木已成舟的结果,让老夫人欲哭无泪。虽然可以打断红娘的腿,敲折她的骨头,这些都已经于事无补,自家女儿的清白已经被这个黄一毛一小子给夺取,再多说什幺都木用。
穷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资助你进京赶考。老夫人,这就是你走错的第一步,浪荡子一旦视野开阔,还会把你家姑娘放在眼下,终于一个有关“美丽”的故事从此结束,让盈盈的一句“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催结句为这场故事画上了休止符。然而,元稹为了给自己的始乱终弃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最后还不忘说上一番道理“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一宠一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来为自己抛弃崔莺莺开脱罪名。这真是一篇再无耻不过的辩白,把崔莺莺归为害己害人的妖孽,从而一笔抹杀了自己始乱终弃的恶行。事后,在莺莺嫁人后,还数番纠缠。忍无可忍之下,崔莺莺给元稹写了一首诀别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然而,元稹却无耻的认为这样做是对自己过错的弥补,“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
(二)玉搔头,只为巴上高枝成凤凰。
功成名就不在话下,但是,你还要会攀龙附凤,背靠大树好乘凉。就在崔莺莺在那里望眼欲穿的等待着红烛灯影下旖旎成真的时候,而这位蟾宫折桂后的元稹,却迫不及待的结识了当朝走红的京兆尹韦夏卿的女儿韦丛,这样的福气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所以,元稹顿时翻脸无情的舍弃崔莺莺,娶了19岁的韦丛为妻,也许选择是对的,但是每个人的福分是有限的,始乱终弃的人最终不会有什幺好的结果为你准备,短短的七年“美满”婚姻,就用韦丛的死去而结束。然而,在那时的情况看,他的确靠上了大树,因此而一路走红,仕途坦荡。
(三)乱红迷眼不知路一场缠一绵因春多
如果,你可以真真切切的对待一个人,也算是一个男人的本质。但是,这个貌似重情重义的才子,却在他心中认定的“爱妻”奄奄一息的时候,一不留神的又结识了当时有名的才女薛涛,开始了一场超越时代的姐弟恋。如果仔细的按年代计算一下,他们恩爱缠一绵的时候,正是韦丛病重的时候,(韦丛于元和4年(公元809年)因病去世的)那幺,按现在的婚姻规格度量,他属于彻头彻尾的婚外恋。
当时,元稹30岁,而薛涛已经40有余。薛涛年谱上清晰的记着一句这样的考证“元和4年,稹三月授监罕御史,出使东川。涛识元稹。时稹年三十,涛年四十。稹七月移务洛阳。稹妻韦丛卒”此后,他还为死去的亡妻情意绵绵写下着名的悼亡诗三首即《谴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一手拾得一手背弃的手腕,简直是玩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即可以和情一人调笑写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这样情意绵绵的诗句,又可以为亡妻写下悲悲戚戚,貌似情深意重的文字,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同年,他被召回长安,离开时,薛涛故作满不在意的说“你这离开,想我的话,可以给我写信”元稹皮笑肉不笑的说“你的诗词我都收藏了,想你了自会拿出来一解相思。这次到了长安如果有望,我会接你前去”就这样,薛涛很不幸的就步入了崔莺莺的后尘,他的一句轻飘飘的誓言,让这个痴情的才女空等了一年又一年,终身未嫁,和上次一样,他依然为自己的形象完美,做着置身事外的告白“我刚刚三十而立,她已50老暮,要我去跟一个老太婆厮混?除非我脑袋有一毛一病。”那副无耻的嘴脸又开始用耍赖的手段为自己开脱着罪名,谁叫她自作多情的认为我就会娶她,切……不看看自己已经多大了,我只是玩一时的新鲜而已。既然不想娶人家,何必去招惹是非,简直是恬不知耻。
(三)自此后,青山绿水皆是缘。
元和6年(811年)他续娶了一个小妾安仙嫔,开始了他的又一次爱情转移,终归是好景不长,这样的时光没有维持到三年,安仙嫔就为他留下一子仙去。元和10年,他被贬通州司马,然后再次相遇裴淑。他们的爱情属于典型的一见钟情式,在这个时候我真的不敢恭维这位才子心中到底还有没有真情,是不是凡是天下有才有貌的女人都可以为我元稹所用,裴淑也是一个有才有德又有貌又有殷实背景的女人,他们的结合应该是属于相当“般配”的婚姻,在他的儿子三个月的时候,他又离开这个女人另赴别的地方为官。在长庆2年(822年),他与分别十年的薛涛再次相遇,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好像有点恋旧的情怀作祟,意欲接来薛涛再叙旧缘,恰在此时,他遇见了浙东名妓刘采春,一个已是他人一妻室的女人,这一切都不是阻力,只要是我元稹能看上的女人,什幺都不是问题。当时刘采春已过40,但风姿绰约,随着其夫在浙东演出。刘采春擅长唱歌,既能作曲,还会写诗,元稹立刻被迷住了,薛涛自然被抛在脑后。他开始与刘采春频繁交往,并作诗赠给刘采春。元稹迷恋新欢,忘弃旧好,与刘如胶似漆。元稹曰:“她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
但是,善恶到头终有报,这个曾经为所欲为,一生薄情的男人最终在大和5年(831年),暴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时年53岁。民间传说他死于雷击。元稹死后,连他最好的朋友白居易给他写的墓志铭中都讳饰地讥他“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这就是元稹的下场。
那首“曾经沧海难为,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诗词,虽被千古流传,却如一场纷纷扰扰的笑谈,被人们不耻着。有人说那是写给他亡妻韦丛,有的说是写给崔莺莺,仰或是安仙嫔,这些都好像都不是太重要的考证,而他的这些取次花丛频回顾,却用不可抹杀的事实,打破他一次一次虚伪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