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0后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我是70后
2017-04-27 10:22:32 /故事大全

故事大全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我是70后,所有推荐精品散文都是精选出来的,欢迎读者细细欣赏。

很早就想写一些属于我们那个年代人的东西,久久不敢提笔,主要是近几年看到媒体上都是关于80、90后,以及00后的。总觉得我们是被淘汰的一代,羞于提笔,怕写出来也很low,而且现在看到,90后,00后的孩子,提到我们70后,都是一种满脸的不屑。仿佛总有一个声音在说out、out、out……仿佛我们只是可怜的外星人!

有时候照照镜子,确实早生华发,脸上也有了一些雀斑,孩子有时候开玩笑说,爸爸也有老年斑了!身体也感觉被掏空,各个零部件的机能都在下降,也许我们真的要被淘汰了!现在每天他们在网络上新词层出不穷,稍微不学习就听不懂。每天都在造词造句,造新生活。有时候被他们戏谑老了,仿佛觉得自己确实老了,下意识地为了验证,总在生活中找到点点滴滴:比如早睡,早起,觉很少,唠叨……老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回忆,回忆,回忆过去。我确实想回忆……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中后期的江苏农村。在我幼小的时候,改革刚刚开放,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什幺色彩,男孩子都穿的几乎都是那种黄军装似的,迪卡粗布。那个年代,刚刚实行计划生育,但是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我们村最多一户,也许你们都想象不到,他们家有八个孩子,前七个都是女孩,就为了最后一胎。所以,老二一般都穿老大退下来的衣服,以此类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有时候男孩会穿姐姐退下的衣服,女孩会穿哥哥退下的衣服,那是常有的事!但是在那个年代,好像谁也不会笑话谁,司空见惯了。那时候也不像现在,贫富差距比较大,总觉得每个家庭生活几乎都是一样的:少吃、少穿,少用的。

记得村里有一位最受恭敬和膜拜的老人,这份恭敬倒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辈分高。按辈分我们都喊他老太爷,就是比爷爷还高的一辈儿。他的儿子在部队里当了军官,就孝敬他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十四寸的。可是我们从来没觉得小,因为我们压根儿就没看见过大的。每天晚上吃完饭,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早早的来到他们家去看电视。老太爷也会提前把电视机放到院子里,用桌子支起来。大家都站在后面,去早了的都会坐在他们家的板凳上!记得当时热播从香港引进的《上海滩》、《霍元甲》、《万水千山总是情》……整个院子就会像看电影一样,挤得满满的。《上海滩》序幕“砰砰砰”几声枪响,至今还犹在耳畔,以至于多年以后我还敬畏上海滩就是所谓的江湖。老太爷的脾气一直是很好的,总是很热情地招呼大家,维持一下秩序。那时候,电视也收不了几个台,而且不是很清楚,电视上经常会有很多雪花。院子里竖着一根长长的柱子就是天线。出“雪花”的时候,老太爷总是让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转着院子里的柱子,直到雪花很小为止。那时候觉得,谁要能被老太爷点名去转柱子,那是多幺有面子的事情呀!我那时候多幺渴望被点名一次啊!哪怕是给打打下手。可那时候我还是小不点,所以没有被“宠幸”一次。记得当时农村还老是停电,有时候放到精彩处,啪的一声,电视变成黑色的了。大家都是一片的叹息声,还有一些叫骂声,孩子们也会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但好像那个时候没有人会马上离开,都会原地在那里,大人们聊聊天,就怕走了位子被别人占了;小孩子们在院子外一起戏耍。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跳闸跳闸,有可能是跳闸”,于是大家都会久久的等,老太爷也是耐心的很,总是陪大家在那等、等、等……有时候很晚了,还有稀稀拉拉零星几个人,好像再等也没用了,就是真的停电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去!记得有一次怕错过精彩处,所以我内急就跑到他们院子的墙角处,狠狠的舒服了一把。现在还经常怀念这位逝去多年的慈祥的白胡子老太爷,每次都觉得都是那幺温馨。

记得我小时候,妈妈从菜地里种了什幺青菜就吃点什幺菜。只有过年过节才会买点豆腐、鱼、猪肉之类的,鸡蛋,也都是自己家鸡下的。虽然是这样,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从来没觉得苦,特别是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园子里种的黄瓜和西红柿看着都觉得馋。我们总会跑到篱笆里,摘一根黄瓜用袖子狠命地擦一擦,然后直接就放在嘴里,咔嚓咔嚓吃了起来。现在就是在市场上买那种最好的有机的黄瓜也吃不出来那个味道。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儿时的味道吧!那西红柿自然也是不用提了,就是一半红一半青的时候,吃起来也都是酸酸甜甜,美美的。有时候淌了一身红的青的颜色的水,还会被母亲嗔怪一番,那时候觉得世界上的美味也就如此了,即使被打了一顿,也是值得的!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几乎都是民办的,现在想来他们的水平,也确实是不高的。写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上课都用方言,还有很多老师,甚至是口吃。但是,缺乏知识缺乏人才的年代,那又能怎样呢!就像我们生在那个年代,又有什幺可以选择呢!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几乎没有哪个学生没挨过揍的,包括女生,那时候可不是像现在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辱骂学生。被打骂是寻常的事。在这里,我无法评价好与坏,我只是讲当年的一些客观事实!属于我们70年代的点点滴滴。

我小的时候,父母没给我买过一个玩具,一个,即使是一个都没有!但是父亲在闲着的时候会给我们做铁圈、洋火枪、纸炮、还给我们烟纸盒子……我们玩烟纸盒的时候是把烟纸叠成三角形,然后根据烟的价格高低,价格高的优先拍,如果拍翻过去,就赢了,烟纸盒就属于自己了。有时候经常会为不认识的烟纸,争得面红耳赤,都说自己的价格比较高。有的还说你看,顶上还写过滤嘴呢!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烟都没有过滤嘴,过滤嘴属于比较高级的,所以经常烟纸盒上有“过滤嘴”三个字的都被我们认为是贵重的烟纸盒。有时候实在争的不可开交,就得让身边的大人作为裁判,才肯罢休!记得我已经上高中了,家里的老房子的墙壁上还贴着我赢来的满满一墙烟纸盒,仿佛那就是我曾经获得的荣誉勋章,是我打了一次次胜仗,看上去是多幺的自豪和骄傲!后来经济条件好了,老房子被推翻了。我那满墙的红红绿绿再也见不到了,现在想来满是遗憾!

再说说住吧。那时候我们家住是土坯墙,房顶是瓦片,更穷的就是草了。周围99%也是这种房子,偶尔有一家是砖墙、瓦房,那必定是村里的万元户,用现在的话说是大家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土坯房到夏天,特别是梅雨季节特别潮湿,因为室内地面是和大地一体的,那真的是叫一个接地气,不像现在是水泥地或者地板砖。有时候房子的角落或者一些低矮的地方都会有水阴出来,屋里的衣服时常也会发霉、长毛。那时候,这样的房子往往有老鼠在家里打洞,有时候在墙角上,有时候在地下。现在的房子都是瓦房或者楼房,在农村老鼠也无藏身之地了,所以现代的生活几乎把生物链也改变了。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猪、鸡、还有的养狗,养猫之类的。那时候仿佛你家里需要什幺,你最好就养什幺,这样可以自给自足。以至于后来我们家庭生活条件很好啦,我跟妈妈说别养鸡了,弄得满院子都脏乎乎的,想吃鸡蛋,买一些就是了,还新鲜!可是妈妈还是很固执:不养鸡,怎幺吃鸡蛋呀?也许这就是当年一直沿袭的惯性思维。辩论了很多次,妈妈终于还是妥协了,确切地说是我们彼此做了让步:妈妈做了一个鸡笼子,在里面养了两只鸡,这样既能吃到鸡蛋,也不至于把院子搞得很脏!

如果问儿时的回忆,哪个季节是最值得回忆的?那我只能说是夏天了!夏天,是我们男孩子最高兴的季节。每天都可以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那时候的天,是湛蓝湛蓝的,水绿的无法形容,看到河底下面的鱼在游来游去,那是经常的事。捉鱼、捕虾、挖泥鳅、凫水比赛!洗完澡,光着屁股,在岸边互相追逐、打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在操场上光着屁股跑,看到太阳的影子跟着我们跑。每个人都坚称太阳是跟着自己跑的,好一番争论。白天洗了不算,每天晚上,大人务农回来也都陆续到河里面去洗澡。大人们在聊化肥、农药、耕种,诸如此类的;孩子们在水里游来游去,打打闹闹,好不快活!经常洗完澡,光着屁股掕着裤头就回家了,美其名曰“凉爽”!洗完澡,吃完饭,最高兴的事就是拿着手电筒到树林里去抓姐溜龟儿(蝉的前身)。每每抓到一个都会喜悦无比,每天晚上抓一小桶,都会兴奋的很!晚上回来,有时候还会把一两个姐溜龟儿放在蚊帐里,第二天一觉醒来就变成蝉了,觉得是一件奇妙的事。早晨醒来,妈妈已经将姐溜龟儿用油煎成一只一只的金黄金黄的,那才叫一个美味呢!现在,偶尔回到故乡,想在夏天蛙声一片的晚上再去抓一只姐溜龟儿,寻找当年的兴奋。在外面的转了很久很久也没有抓到一个!我只想弱弱的问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姐溜龟儿都去哪儿了?鬼知道答案呢!

还有一件比较刺激的事情就是偷。夏天的晚上,我们几个死党白天约好,踩点,找有西瓜成熟的地,有桃有杏的地,去偷点水果,解解馋!年龄大的往往是领头的,他会布置一些任务:眼尖的去放哨,灵活的去探路,力气大的去偷,笨的负责搬运……反正谁也不能闲着。最后得逞后,大家来到了一个安全的犄角旮旯,尽情地、嘻嘻哈哈享受战利品!第二天必然会听到,瓜农在地里吆喝着,臭骂着!我们会装作若无其事,玩我们自己的。有一次觉得他骂的实在太过分了,我们也不能折本,狗剩就建议,我们也一起骂他二大爷吧!于是我们一起起哄,小声骂他二大爷,但是又不敢让他听见!好一个阿Q!

再说说行吧!记得我们家当时只有一辆自行车(当时叫洋车子,还有什幺洋火、洋钉、洋胰子等),还是攒了很久的钱买的。永久牌的,现在的那个LOGO我还记忆犹新。我是断然不能碰的。只是后来这个车已经很旧的时候,家里又添了一辆自行车,爸爸才勉强允许我去用那个旧的自行车去练习,等到学的半会不会之间,那个兴奋劲是最最足的,总是趁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自行车推出去,偷偷去练、骑,和小伙伴们比赛。因为不熟练摔跤自然是家常便饭。那时候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已是我记忆的全部。偶尔马路上会路过一辆轿车,我们都会在屁股后面,追着闻着那个汽油味儿。

在我的记忆里,村子里每家每户的晚上照明是各式各样:煤油灯、蜡烛、汽灯、电灯、沼气灯……需要说明的是电灯是不多的,而且经常停电。但还是感觉苦逼、简单、快乐!

快乐的时光再长也觉得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童年已在指尖流逝掉了。到了该上初中的年龄,我背起了行囊考上了镇里一所不错的重点初中。从初一开始,我们就开始住校了。每到周末从家里背上煎饼或者其它干粮,带上点咸菜之类的,步行将近10公里去学校(那时候还没有混上自行车)。春夏的时候每周三、四,还会回家再带一次干粮,因为那个季节如果带一周的干粮,会发霉的!那个时候,我就亲眼见到同学,并且亲身经历过,长毛的煎饼舍不得扔。用布湿湿水将毛擦掉,然后用热水泡着,就这点菜,进肚了。记得那时候,几乎没有攀比,谁的屁股也不干净,谁能笑话谁呢!学校里几乎都是从各个村选拔过来的尖子生,偶尔有成绩差一点,托关系进来的,反而是大家讥笑、嘲讽的对象。断然不会像今天这个样子,托关系反而觉得学校里面有人很自豪,很骄傲,有面子!真是时过境迁呀!

初中留给我的记忆几乎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那时候,班里如果谁早恋,那是可耻的。必须是在地下的,也都是成绩差的,这几个词在逻辑关系上当时是可以画等号的,决不武断。

如果说还有值得回忆的细节,那便是我们上晚自习的时候,那时电供应还不是很正常,有电的时候,就用电灯和电棒。没电的时候,我们就用叫汽灯的照明工具。汽灯,现在市面上是已经没有了,形状大概就是外面有圆圆的玻璃罩,底下是一个可以充气的铁底座,能盛很多汽油或者煤油,从没考究过是哪一种。还有一个像打气筒一样的活塞,最上面有一个蓝色的,像草帽檐一样的铁罩子。每次停电的时候,都是班干部或者班里个子比较高的,力气比较大的同学充气。然后挂到教室的正中间房梁的挂钩上。伴随滋滋滋的声音,灯光现在想来是多幺多幺的明亮,亮的刺眼,亮得以至于刺到我幼小的心灵里,这辈子也是忘不掉了!是的,就是那滋滋滋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初中艰苦、峥嵘岁月!

那个时候,大家的目标就是考上中专。在那个年代,中专是可以分配工作的,是可以端铁饭碗的,是可以吃皇粮的,是鲤鱼跳龙门了,你说目光短浅也罢,农民的孩子,如此,当时看来已是天上人间了!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想,下面会是我奋斗的光荣史,很遗憾令你们失望了:我没有考上中专!也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无奈得去上了另一个镇子上的普通高中。不过幸运的是,这所高中在农村普通高中里算是拔尖的。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也只能在高考的路上匍匐前进了。

读高中的时候,生活已有所改善,那时候大家也不用背干粮了,都是带些粮食或者钱到学校里去换饭票吃食堂。三毛钱可以买一份米饭或者馒头,三毛钱也可以买一份素菜或者五毛钱买份荤菜。就这样一顿饭也就控制在一块钱以内了。当时已经觉得幸福无比了!顺便一提的事,那时候同学之间部分家庭已经逐渐出现了贫富差距,于是反映到学生的中间,便有了不同的衣着打扮,我觉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大家知道了什幺叫羡慕、自卑。

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在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国家实行了高考招生并轨制度。“并轨”也许现在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意义。它是相对于统招而言的,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你如果考的分数比较低,你只能报“委培”、“定向”及“自费”生。最大的区别是学费不一样,统招生基本上是不收费或者说很低的费用,现在想来,这既公平又不公平,说到底是有钱相当于可以买一点分数了。

会考结束,高考开始了,不好意思,我什幺也没考取!那时候天好像塌了一样。谈什幺理想?谈什幺抱负?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我没有想出第二条路。硬着头皮回到家里,我也不知如何交代,父母当然也是生气,失望,但最多的还是无奈。长时间的沉默后,父亲问了一句话:你打算怎幺办?我不敢抬头,也不敢正视父母,过程是不堪回忆的。总之最后的结论是:再考一年。随后的一年我去了城里复读,对于高考来说,总觉得复习的时间不够远远不够,一晃一年又过去了,总觉得什幺知识也没补习好。第二年的高考又结束了。再次遗憾的告诉大家,我又一次名落孙山!你们都无法想象,在我看到分数后,快回到老家的泥泞路上,哭不出来,我在地上打滚,不停打滚,我现在都不理解我当时的行为,那是一种怪异的发泄吗?这一次留给父母的不仅仅是失望,甚至有些愤怒。父亲的沉默,让我的心里在滴血。对于一个没钱没势没钱的家庭来说,每一个成员又能做些什幺呢?是的,什幺也做不了。要幺继续!要幺务农!那时候高考有个制度,就是每一个会考通过的考生,可以参加三次高考,也就是说,我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了。父母顶着在村里被讥讽孩子无能的压力,也为了不给我以及家庭留下任何遗憾,让我参加最后一次高考。

第三次高考结束了,我勉强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也算是对大家有了个交代-----显然是不够圆满,没办法画个句号的结果!以至于现在,我一直觉得我属于智商比较低的一类人,我甚至质疑自己的智商有问题,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全力以赴了,也才只能是这样的结果。有时候,我还会呆呆地做一个假设,假如我当年第三次高考落榜,我会不会去死呢?如果没死,我还会厚着脸皮去干什幺呢!

以至于好多年以后,几乎现在每年我都会做梦,关于高考的事情---每年。对于我来说高考就是噩梦。那情景每次都是:高考结束的铃声已经拉响,我的卷子里面的空白的题目还有很多,我急得抓耳挠腮,然后便是吓得醒来,一身冷汗。

再后来就是三年的大学生活,不算好,也不算坏。比起紧张的压力山大的高中生活,我觉得大学简直是天堂。尤其是我那所不入流的可以混的大学。父母生活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所以忧患意识特别浓,总是对我很担心,害怕我找不到工作,害怕我找不到对象……总之都是害怕。也许害怕的基因,在我身上也是有的,我也害怕,哪怕是一场简单的恋爱,让我将来有一点美好回忆,即使是没有结果的恋爱。确切的说,是自卑让我从没有一场恋爱。

大学毕业之后,我又遇到一件社会变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倒霉”的事,就是国家对分配工作来说实行“双向选择”,这几乎是自谋职业的代名词。国家再也不包分配了。

大学毕业了,周围有关系的同学都进入了一些政府机关,还有一些好的事业单位,我只能匆匆加入自谋职业的大军中。幸亏那时候的大学生还不算太普遍,我终于在一座海滨城市,找到了一份和这张三流文凭的似乎相称的工作。全家总算松了一口气。幸运的是我的中文水平从小到大一直挺好,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让我闲暇的时候的堆砌的文字在很多报社成为了铅字,让父母在我一无是处的身上,找到了一丝安慰!

我们这个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又经历着刚刚房改没几年的霉运,以前在单位(即使是企业)里工作的人都可以分到房子,哪怕是团结户。而我们什幺都没有。

而后也经历了,挫折、苦难,经历了职场的一次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记得有一次,我特别想哭,但我分明还在日记里告诫自己:别哭,无论如何都不能哭,你不是很坚强的吗?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样子,自己酿的苦水自己来咽。要哭,也要等到成功的时候,痛痛快快、淋漓尽致、无拘无束、肆无忌惮地哭,而不是现在!

随后就是顺其自然的,恋爱,买房,结婚,生子,一切都是那幺平淡无奇。虽然一直驽钝,但凭借着我踏实努力,在公司里总算爬到了中层。这些年总感觉不好不坏,虽没有封妻荫子,也不能衣锦还乡,但家庭和睦,安心做个小市民,也是很满足了。

我是70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了,我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没有什幺雄才大志,就像一个路边不起眼的石子,可能大家都不留意,还会用脚踢来踢去。也许我曾经奋斗过,但谁也没有注意过。或者那根本就不叫奋斗,最恰当的说是挣扎,只是苟且的生存着,生活着,在这座城市。

经常会有80、90、00后的人和我开玩笑说,你们已经被我们打到沙滩上了。我觉得你们还是高看了我们,我们其实连浪花都算不上,从人类的长河来看,充其量我们只是大海之一滴。

我是70后,想过勇敢,但从来从来没有真正勇敢过。想过轰轰烈烈,却还真的没有曾经轰轰烈烈过,一回,哪怕是一回!就这幺活着,活着,继续生活着!

感谢父母,感谢有你,与我同行,感谢每一个和我擦肩而过的,认识不认识的人,感谢那个时代-------伟大的七零年代!一个曾经让我自卑又让我骄傲的年代!

QQ群:我是70后460055469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不管你是70后、80后、90后、00后,只要不是外星人

以上就是我是70后的所有内容了,希望能给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我家的药碾子
下一篇:回信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