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全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提起清明节,所有推荐精品散文都是精选出来的,欢迎读者细细欣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首唐诗,作者是晚唐的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当时清明时节的情景。
在我国,清明节首先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要节日。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一个。《史记》中的《历书》是这样说的,“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六天,在公历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古时候也被称作三月节。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
据传清明节的扫墓风俗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名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重返晋国做了君主,他就是着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是带着老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但介之推母子拒绝出山,结果被大火烧死。晋文公痛心疾首,特封绵山为介推山,并下令以后在介之推忌日那天禁忌焚火而只能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而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的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合,便逐渐定在寒食节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朝的庄季裕在《鸡肋篇》卷上卷中记载:“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携家春游。”
物候是我国古代历法中的一个独创,它把每个节气与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联系起来,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历来反映清明的诗歌有很多,唐诗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也是描写清明时节的情况,作者是唐代的韩翃,全诗是这样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初唐诗人宋之问颇有才华,他很受武则天的器重,后来他媚附于女皇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忠,后来中宗执政,他遭到贬黜,他在《途中寒食》一诗中,表达了自己悔恨的心情:“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但宋之问不思悔改,后来卖友求荣,又依附于武三思。武三思被诛后,宋之问又投靠了新主子安乐公主,安乐公主的政敌太平公主对宋之问很是不满,太平公主上书唐玄宗李隆基,宋之问被流放钦州,后又被赐死桂州。
由元入明的文人高启在《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中写出了经过元末农民战争以后,国家满目疮痍的凄凉景象: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寥寥数语描绘出战争过后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的场景,令人不忍卒读。
而明代的王磐在《清江引.清明日出游》中,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明踏青的美丽画面: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读后令人心驰神往。
提起清明节,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着名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它的作者是北宋的着名画家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于东京汴京,后来学习绘画,徽宗时曾在翰林图画院任职。张择端善画风俗画,尤其擅长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清明上河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择端的作品大都已经失传,存世的仅有《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两幅作品,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年北宋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画卷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就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一般,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令人叹为观止,它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