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冬游天目山(2)

 
美文:冬游天目山(2)
2015-12-03 08:57:29 /故事大全

穿过一小段灌木丛,往上是大片浑圆的麻石。前人就势在山石上费力凿出一道道狭窄的石阶,地势稍缓的扇形块垒处,干脆就未开凿。不难想象,要是碰上雨雪结冰天气,游客稍有不慎,特别容易滑倒。拾级而上,条石修筑的山门和砾石垒建的山墙渐渐清晰起来。

越过石门和寨墙,地势平坦处有一个80平方米的仙女池,四周全是岩石,上面数十块长方形巨石码成石壁。掬水洗脸,洗去一路尘埃和汗水,顿觉神清气爽。站在池水东北侧,只听山风呼啸,凉气逼人。

歇脚,用餐,我和哥哥奋力攀上东部最顶端,巨石东边是一大间简陋房,石墙小瓦,木门紧闭,东侧高冈上,一位衣衫褴褛的长者迎风站立。茅屋前方,一株软枣树和一棵枸树相向并生,树下一片菊花绽放着紫红色的花朵,给这方寂静的空间增添了些许生机。东侧石墙下是一道石砌的拱门,高约1米5,宽约0.8米,下面是两块重达十几吨的巨石,中间仅有一道缝隙,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下了石缝往外走,外面野枣林边有一个巨大的石碾盘,估计是战乱年代临时来此避难的人们碾压米面所用。再往下,就是陡峭的山谷和荆棘碎石。拱门西边有几块闲置的券石和残碑,两处石台间残留着燃尽的火纸和香灰,应该是农历三月三传统庙会时痴男信女的虔诚表示吧。碑上写着捐资重修者姓名,一块断碑上镌刻着咸丰十年的字样,据此推断,该碑距今有150年历史了。

站在顶峰极目远眺,只见群山环绕,林木葱笼,山间裸露的岩石犹如龙鳞闪着银光。东、南、西三面四座水库绵延,好像九天仙女飘舞的袖带,惹人遐想。北面大寨山顶的周朝古寨墙隐约可见,东北太白岭云雾飘渺尽显峥嵘,东南的老鹰窝和二道山两岭则像女儿墙忠心拱卫着傲然耸峙的小山顶。往下望,新修的盘山公路蜿蜒盘旋,象一条玉带缠系在山腰,给冬日的天目山增添几分英雄气。

带着几分疑问和好奇,我上前和长髯老者寒暄。老者自称老道,是山下祝庄人,年已七旬,十几年前搬到山上清修,政府每年都有救济。山上那片怒放的菊花是他亲手栽下的,名叫龙爪菊,又名九月菊。此山原名小山顶,海拔约七百米,形如一口倒扣的钟缶,如今出于旅游开发的宣传需要,改名金顶。山上原建有天王殿,娘娘殿,关公殿,龙王殿四座宝殿,过去香火旺盛,有乾隆题词石碑为证,后来毁于战火和运动。老人痛心的指着山顶北端悬崖边的半截折断枯萎的枸树说,四年前下起罕见的光头凌(即冰凌),枸树不堪重负被拦腰压折,东边的小枸树如今又长开了闸。

转眼一个多小时过去,下午三点一刻,我俩挥手告别老道,告别残垣断壁和奇石险峰,依依不舍踏上回家之路。顺道向村民要了几个木瓜,香气扑鼻,据说能开胃顺气。一路风驰电掣,到家已是繁星点点,月挂树梢。

幽静的龙潭

周日十点多,我和哥哥耐不住诱惑,再次踏上探幽寻踪之旅。沿着省道骑行约4公里折向西北,一条凸凹不平的土路映入眼帘,车辆驶过,尘土四起。沿途不时可见路两侧堆积如山的萤石,有的还装入大蛇皮袋堆放成排。这段路况与昨日相比有天壤之别,除去中间一段5公里长的村村通水泥路外,其余皆是坑洼难行的土路,麻棱骨石头参差错列,让人苦不堪言。

车过柳河,只见群山环绕,苍松翠柏和明晃的石头相映生辉。前方一座圆锥状山尖,稀疏地长着几十棵树木,那就是尖山,当年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新四军活动地点,与中原局驻地竹沟相距不远,当年王老汉(王国华)、李先念、周骏鸣等革命先辈就纵横叱咤在这一带附近。

往北1里路是个小集镇,那是高堰村部堰庄,一家临街住户门前竖立着一块泛白的暗紫色萤石,估计是辟邪用。北边不远处是一道狭长光秃的山岭,从西向东一字排开六七处萤石矿井。山下空旷场地上,随地堆放着开采的萤石原矿。那就是小石岭,闻名遐迩的萤石集中开采地。在大堰口村口古树东边两块大萤石旁,四个男孩围拢嬉戏。在孩子们的踊跃带路下,我俩趟过一条小溪,眼前一条劈开的宽阔山路,东边岩石嵯峨,阴森恐怖,西北山岭也被拦腰炸开,半山腰一道沟壑东西蔓延,好像巨龙身上的伤疤引人注目。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