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羊续还不是太守,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羊续喜欢钓鱼,经常背着钓竿,独自走到水边,有时候是一条静谧的河,开阔处水面深邃,临岸的地方水草丰美,他安然地坐在一截老树桩上;有时候是一个丰泽的湖,像一面巨大的明镜,天光云影尽在其中,他会选择一块光滑的石头,一晃半日时光过去了。
羊续并不懂钓鱼之道,他只是图个孩子的好奇,觉得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有那么多可能,钓竿一甩,不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真是一件特别的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羊续特别爱吃鱼,因为家境贫寒,他们家并不常能吃到鱼,鱼肉的美味对清贫中的嘴巴来说是至高无上的。羊续就自己动手,帮家人和自己完成这口腹的念想。不懂钓鱼的羊续也并不常能钓到鱼,只是偶尔的收获,会让他格外欣喜,也正是偶尔的收获,吸引着他时常背起钓竿出去晃荡。
直到有一天,羊续在那片经常光顾的湖边碰到一个年轻人。比羊续大不了几岁。可看起来要成熟得多,他的脸上已有了那种深藏不露的智慧。自此羊续才明白了钓鱼的学问,这看似平静的举动背后有着颇具意味的生命哲学。羊续的钓竿就搁在离年轻人不远的地方,他坐了近半个时辰却没有一条鱼上钩,而近旁的青年人,一旦甩开鱼线,几分钟工夫,鱼就上钩了。接着他再次甩开鱼线,不一会儿,鱼又上钩了。这样钓鱼,旁人看着也是喜滋滋的。羊续开始只是心里羡慕着,随后索性收了钓竿,坐到青年人身旁。
“钓鱼的秘诀是什么?”羊续真诚而又怯生生地问。
“在于心静。垂钓者心里想着鱼,却要不动声色。古人说放长线钓大鱼,也是这个道理。要让鱼以为你并不是在钓它,你只是给它奉送美味的大餐来了,这样鱼才能放心享用,垂钓者才能心想事成。”青年人一副安然自得的样子,仿佛自言自语。他的话不紧不慢,却透着自信,透着洞悉世事的智慧。
这话少年羊续似懂非懂,但他似乎能品咂出里面的深意。他继续问:“什么样的鱼最容易上钩?”
青年并不马上回答,而是静默地凝视着水面,看着风在水面上滑过去,他才开口:“最容易上钩的鱼,往往是最贪的鱼,它们不愿到更偏僻的地方找食物,不愿自食其力。因为贪,这些鱼丧失了判断力,丧失了抵御诱惑的能力,它们很容易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鱼。”
许多年后,羊续还会时常记起青年的这番话。钓鱼,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藏着某种人生的深意,尤其在这个巧取豪夺、相互算计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垂钓者,每个人又可能变为别人钓钩上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