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化州何仙姑

 
民间传说:化州何仙姑
2016-06-01 17:29:18 /故事大全

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有个何仙姑,她是广东化州人。位于化州石湾的南国名山中火嶂,就是她得道成仙的地方。传说化州城南三里有个石牛冈,是一片草坡,常年绿草萋萋,这是牧童放牛的好地方。有牧童二人,男的叫爱廉,女的叫晓云,均为州地人。他俩青梅竹马,年当长成,感情甚洽,天生一对,暗订鸳盟。有一天,他们言谈正欢,突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牧童们争相躲避,在纷乱中,顿失晓云,风雨过后,爱廉四处寻觅,芳踪毫无。他惊骇之余,不胜伤感,归告晓云父母。唯事已如此,无可奈何,他便在晓云失踪处建起一座坟墓作纪念。爱廉牧牛,每至其处,触景伤情,嚎啕大哭,如是数月。

一日黎明,爱廉牧牛至此,见土坟洞开,便纵身跳入坟中,不能复出。后人称奇,在其坟前立碑 “美女摄夫坟” ,是为化州 “三奇” 之。其实晓云并没有死,那天风雨大作,她被天龙(龙卷风) 摄至中火嶂脚。当地一户人家,主人姓何,见飞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气息奄奄。善良的何老汉和他的老伴将小姑娘抱回茅屋里,灌上山草药,不久小姑娘醒来了。何大婶问:“小姑娘,你是何方人、何氏女?”小姑娘惶惑不答,她已失忆,忘却了往日的一切。何大婶再次盘问,她含糊答道:“我是何方人、何氏女。”何大婶没儿没女,便决定收养这秀丽可怜的小姑娘;此后晓云便叫何氏女了。何老汉家周围满是青竹,他以编织竹器为活,如竹罩、竹箕、竹筛、竹帽等。何氏女也学着编织,她心灵手巧,编出的竹器在圩场上格外好卖。

冬去春来,山水育人,何氏女长得更是美丽,眼含秋波,仿若天仙。初夏的一天她到溪边砍竹,累了渴了便到溪中喝了几口水。她发现河中漂流着一片片红色的花瓣,她认得是山稔花。她抬头向上望,眼前便是中火嶂,山青溪秀,稔花灿烂,紫气萦绕。她顺着溪流向山上爬登,到半山只见一口月形天池,碧水见底。这时一个牧童正在给一头壮实的白水牛沐浴。何氏女眼前一亮,似忆起什么,顿时如闪电一击,昏了过去。那牧童忙从背囊里取出一包药,用天池的水,给她灌入喉里。她很快清醒了,却似脱胎换骨一般,浑身轻飘飘的。原来这牧童是罗辨大仙的道童。罗大仙曾为化州地种植治咳宝药橘红、如今刚好云游到中火嶂。道童刚才给何氏女服的是万母片,这是一种仙药。接着何氏女跟牧童上了山顶。

这时何氏女看到了山上秀美神奇的景色,看到了一个白发白眉白髯的老道人,这老人正是经常骑白牛云游各地的罗辨大仙。道童对师父说:“这是我新收的师妹!”罗大仙笑着说:“天道之缘!天道之缘!”从此,何氏女拜罗大仙为师,在山上学道家仙术。过了七日七夜,师父对何氏女说:“我要到别处去了,你也得道功成了,你下山为民造福去吧!”说完罗辨大仙便与道童一块骑着白牛腾空而去。何氏女飘飘下山,她发现山下一切都变了,她再也找不着她的养父母何老汉和何大婶。茅屋也不复存在,只有一个竹罩扣在地上。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啊!何氏女慨叹着,捡起竹罩,开始行走乡里,云游四海。而此竹罩,后经何仙姑点化为莲花状宝物。

这何氏女便是何仙姑。她能预测未来,知人祸福,给百姓消灾解难。她为化州乡民做了许多好事,乡民都尊她为神。后来她云游去广州增城,和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等众仙人会聚。她又吃了其他仙人送的仙挑、仙枣,从此永不饥饿,道行更高。据说,在增城西园寺(今挂绿园) ,她在一棵荔枝树下乘凉。自己的 一条绿衣带顺手挂在树上,荔枝树便感染了仙气,此后结出的荔枝果又大又甜又小核,而且白嫩的果肉上都有一道自蒂至顶的绿色线痕。这种荔枝便叫 “挂绿” 。

何仙姑和其他仙人曾同来化州,为化州的山水点化灵气。据说当初罗辨大仙种植的橘红果皮表面是没有绒毛的,何仙姑将自己的一撮头发披挂在橘树上,从此化州橘红果便身披绒毛了,此乃橘中之正品,功效倍增。

化州民间关于仙人的传说很多,并建有何仙姑庙、仙娘庙和八仙庙等多座,中火嶂下有间 “琉璃庵” ,庵里就格外供奉有何仙姑。庵前有口井叫“琉璃井”;又称“仙姑泉”,是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李宗仁带兵从桂入粤途经此地,曾进琉璃庵拜谒并以仙姑泉泡茶畅饮。为纪念何仙姑,人们把农历三月初七定为何仙姑诞。传说“化州三奇”所说“黄蜂为媒”中的王氏仙姑,与“美女摄夫” 中的何氏仙姑,成为化州地很受民间尊敬信奉的两位仙姑。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何仙姑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大寨山奇遇
下一篇:骨牌戏乾隆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