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五十年 肯尼迪遇刺解密

 
事隔五十年 肯尼迪遇刺解密
2016-12-13 16:51:59 /故事大全

肯尼迪遇刺解密档案将于遇害后五十年终于要被公布啦,为什么这份肯尼迪遇刺解密档案要在五十年后才能公开呢?真相不得而知。肯尼迪遇刺解密一直是美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一直所期待的,接下来详细介绍肯尼迪遇刺解密。

1963年11月22日,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在与夫人杰奎琳一同乘敞篷汽车前往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一个演讲礼堂时,途经迪利广场突然遭到枪击。在后来的医疗诊断书上表明,枪手的打击意图和准确度都非常明确。第一颗射中肯尼迪总统的子弹从他的颈后贯穿而过,然后打中了坐在他前面的德州州长约翰·康纳利的后背,造成他也重伤。随后而来子弹打碎了总统的右半边头骨,总统中弹后先向前扑,再次被击则向后仰,而且立时鲜血和脑液飞溅,现场惨不忍睹。

重伤的肯尼迪总统立即被送到附近的海军帕克兰纪念医院救治。但是据值班医生回忆,总统到达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可以说生命迹象已失了。医生为他所做的输氧和输血的抢救,全都回天无力,在当日美国中部时间下午13时整,总统被正式宣布死亡,并在下午由空军一号专机平稳安静地送回首都华盛顿。他的遗体先是放在白宫东厅24小时,后来在接下来的周日移往国会圆形大厅,在那里接受国民众的告别和悼念。

11月25日,美国政府为肯尼迪总统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覆盖了美国国旗的总统灵柩由四匹马牵拉的灵车,缓缓经过白宫门前,然后在圣马修斯大教堂进行了宗教祈祷后,送到阿灵顿国家公墓里。不过实际上,总统的遗体按照海军的惯例(肯尼迪总统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最后安葬在军人海葬场里。肯尼迪三岁的小儿子小约翰出列向父亲行礼的照片,成为那一刻的永恒。至今阿林顿公墓总统(衣冠冢)墓地的纪念长明火景点,依然是前往华盛顿的游客必去瞻仰的地点之一。

在发生刺杀事件的周围建筑上,当时很多民众为了预告总统车队,都打开了窗户。不过联调局和特勤局干员很快寻迹,认为开枪处是在路边的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六层楼上,并在那里找到了一支来福枪和用假名购买这支枪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奥斯瓦尔德被捕时已经躲进了一个电影院,不过此前他在“逃跑”途中,枪杀了一个负责警戒和盘查可疑嫌犯的警官,反而在最短的时间里暴露了他自己,引来了正在试图追捕刺客的警方人员。

官方在抓住奥斯瓦尔德的当天晚上就提审了他,并起诉他杀害总统和警官。但是奥斯瓦尔德并没有承认他枪击了总统,只是声称他是一个“容易受骗的人”,说:“我是一只替罪羊,他们因为我在苏联住过,就不喜欢我。”但是离奇的是,联调局还来不及再次询问他,更没有时间准备庭审,两天后,就在警方把他从警察局地下室提出,要用装甲车押往县级监狱的时候,一个名叫杰克·鲁比的夜总会老板猛然冲出人群,向奥斯瓦尔德的腹部开枪,准确地打断了他的大血管,令他当场毙命。

50年不解密阴谋论横行

时隔50年,一些肯尼迪遇刺解密的调查文件仍没被公开,并非只有阴谋论者期待这些资料,学术研究者同样翘首以待。无法公开可能因为这些资料涉及已故CIA雇员,并且事关美情报机关是否事发前就已知道刺杀肯尼迪的疑犯奥斯瓦尔德。

写作肯尼迪遇刺解密相关著作的英国作家安东尼·舒莫斯表示:“已经过了50年,我认为没理由再进行封存,一些资料继续被保密,当局就是在鼓励公众相信,他们隐瞒着一些罪恶的东西。”1963年,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由于资料长期保密,各种阴谋论也应运而生。

前克格勃策划说

这一论点来自奥斯瓦尔德曾与克格勃有过密切接触的实际情况,但是有资料表明,当时克格勃并没有很重视奥斯瓦尔德,认为他只是一个“懒惰,而且满嘴抱怨的美国人”,没有利用价值。奥斯瓦尔德还因为克格勃对他的冷漠,差一点在莫斯科自杀身亡呢。

在案发后,克格勃不仅否认曾经参与行动,还特地严肃调查了所有与奥斯瓦尔德在苏联有过接触的人,并向美国政府提供了可信的资料,最终获得了《沃伦报告》的认可,克格勃没有趟刺杀总统的“浑水”。

黑手党参与说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黑手党势力强大。当时中情局甚至尝试借助黑手党的力量,刺杀国外的政党首领。而且有人认为,肯尼迪总统竞选的胜利与黑手党的相助有很大关系。可是肯尼迪在上台后,一边保持与黑手党上层的联系,一边又以维护社会治安的名义,打压黑手党的势力,使得黑社会成员很不满。

特工误杀说

在今年推出的有文献特征的电视片《JFK:冒烟的枪口》里,讲述了对造成总统死亡的另一种推测。片中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退休探长用了四年时间,认真地研究档案材料,一次又一次勘查现场,并且借助现代先进技术,分析当时的枪声、总统中枪的部位和弹道痕迹。探长认为,杀手的枪一响,正在总统车后的特勤局保卫人员震惊中拔枪反击,却不慎忙中走火,而他射出的子弹正好击中了肯尼迪的右后脑,致他死命。

越南战争和军火商人反对说

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在越南旷日持久的战争令人积怨已久,越南爱国人士和国际反战组织也许有理由联系和收买曾经在前苏联居住、同情社会主义的奥斯瓦尔德出手。而美国的军火商人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场战争。在肯尼迪总统的竞选议题中,有在下一个任期内寻求停战的意愿,而停战就意味着军火商要失去财源了,所以除掉肯尼迪是保卫“钱袋”最直接也最快捷的方式。

得罪国内权势说

在肯尼迪当政的数年中,有一些政策和措施招致了一些人的怨恨。例如他没有下令援助中情局与卡斯特罗指挥的古巴革命军的对垒,导致中情局颠覆该国政权的计划失败;他要改组联邦调查局,把该局归于司法部领导,还要罢免权倾一时的胡佛局长;他同意黑人拥有选举权,招致白人至上势力的憎恨,等等。或许肯尼迪什么错事也没有做过,可是他还是令很多人不舒服。肯尼迪出身高贵,相貌堂堂,所受教育良好,有漂亮的妻子和一对超级可爱的子女,在政坛上一帆风顺,当过美国众议员和参议员,年仅42岁就入主白宫。也许,这些都是可能让某些人凭空起杀心的理由。

副总统抢班说

在肯尼迪被宣布死亡后,他的竞选伙伴,时任副总统的林顿·约翰逊就在空中一号飞机上,宣誓就任美国第36届总统,当时有肯尼迪夫人在旁的见证。可是后来,肯尼迪夫人在去世后留下了一份录音,竟然指出,约翰逊是杀害肯尼迪的幕后黑手。肯尼迪夫人列举的证据说,约翰逊的支持者是南方的大资本家和大农场主,约翰逊出生在得州,他正是凭借得克萨斯这些亿万富翁的资助,才获得了政治资本,所以也必然要为他们说话。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宣布要改革美国的税收政策,直接触犯了得州石油垄断集团的利益,于是他们密谋干掉肯尼迪,要把副总统“扶正”。肯尼迪夫人说,有证据是约翰逊力邀肯尼迪到达拉斯去,在那里他的人脉和熟悉程度,都有利于他动手。

肯尼迪遇刺解密为什么不能公开

时隔50年,一些肯尼迪遇刺解密的调查文件仍没被公开,并非只有阴谋论者期待这些资料,学术研究者同样翘首以待。随着“51区”档案被披露,肯尼迪遇刺解密又被旧事重提。无法公开可能因为这些资料涉及已故CIA雇员,并且事关美情报机关是否事发前就已知道刺杀肯尼迪的疑犯奥斯瓦尔德。

《华盛顿邮报》前记者杰弗逊·莫雷认为政府在肯尼迪遇刺解密上停滞不前是内部机制不透明,而CIA应依法解密。莫雷参与了一起长达10年要求CIA公开档案的诉讼。

写作肯尼迪相关著作的英国作家安东尼·舒莫斯表示:“已经过了50年,我认为没理由再进行封存,一些资料继续被保密,当局就是在鼓励公众相信,他们隐瞒着一些罪恶的东西。”1963年,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由于资料长期保密,各种阴谋论也应运而生。

目前,大部分肯尼迪问题的研究者依据的都是上世纪90年代公布的一批资料。关于肯尼迪遇刺文件的解密在1991年发生转机,奥利佛·斯通的电影《刺杀肯尼迪》打破沉默,公众开始不断要求公开这起事件的档案。

美国国会在1992年制定了肯尼迪遇刺文件收藏法案,规定在法案通过后的25年内,也就是到2017年必须将所有文件全部公开。

机密信息只能保存25年?

根据1992年的法案建立了一个刺杀记录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98年向国会和总统提交报告,公开了超过500万页的有关文件,但仍然有1%的记录因各种原因没有公布,不少人希望这部分文件能够在肯尼迪遇刺50周年(今年)向外界公开。

据美国媒体分析,法案仍然有空子可以钻。如果有关部门不愿公开某些资料,仍然会以信息可能危害“军事防御、情报行动、法律执行或对外关系”等理由,而申请不予公开。

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内设的国家解密中心(NDC)工作人员米拉姆·克莱曼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涉及同一件事的机密文件,确实有可能只公开一部分,而另外一些处于保密状态。一些文件由于高敏感性,不会在25年后自动公开。

根据奥巴马总统的13526号行政命令,任何机密信息在保密25年后就要自动公开。如有关单位不希望将信息公开,就要将秘密信息提交审核,授权将其继续保密。如公众申请解密某些资料,解密人员要进行审核。

从1980财年到2012财年,美国已经解密15.1亿页秘密信息。每个产生秘密档案的部门,比如中情局(CIA)、联邦调查局(FBI)、国防部等机构都设有专门解密人员,按规定对秘密文件进行审查和解密。

处理解密信息人手不够

但美国政府档案数量庞大,处理文档解密的人手严重不够。为了应对庞大的积压文件,国家解密中心在2009年应运而生,专门处理积压的秘密文件。NDC会协调各个行政部门,分享解密的政策和原则,提供培训,以便尽快将大量积压的文件进行解密,其宗旨是除必须保密的之外,能够公开的一律公开。

NDC的工作人员克莱曼对新京报记者表示,NDC处理文件的解密优先顺序大部分根据秘密档案的归档时间。NDC也会综合各方意见,提出一个优先计划。优先计划最看重公众的兴趣。比如,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专门开设关于档案解密的博客,举办公共论坛,介绍解密中心的工作,解答大家的问题。任何人只要上网或致电解密中心,留下姓名、电话及电子邮箱等信息,就可以参加论坛活动。

每次论坛举办前,解密中心都会依据总统行政命令的规定,综合各方意见,包括公众依据信息自由法提出的申请和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收集的意见。工作人员由此提出一个解密工作的优先次序计划。论坛结束后,再根据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一份最终报告。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