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州城外甜水村是一代剑侠吴知风归隐的地方。十年前,吴知风卖剑买牛,在甜水村购置了几十亩水田,还收養了一个六七岁的男孩,从此闭门谢客,潜心农桑,爷俩儿过着不闻江湖世事的逍遥日子。
这年春耕时节,吴知风正在家操劳农事,一名书生模样的青年人前来拜访。
来甜水村的头几年,总有一些武林中人因比试或寻衅来此找吴知风。对欲比试者,吴知风婉言回绝;对寻衅者,吴知风以剑驱之。渐渐的再无人上门。今天来了个读书人,着实令人纳罕。
来客名唤文渊,三十岁出头,面容俊秀,一对明朗的眼睛中充满忧戚。
寒暄过后,文渊一下子跪倒在吴知风面前,号啕大哭,说有一要事相求,若吴大侠不允,他就跪死甜水村。
吴知风忙将文渊扶起,询问何事。文渊止住哭泣,说明了来由。
文渊家住凌州,祖上几代习武,父亲文明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武师。在经历了多年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之后,文明决意不再过问江湖世事,并不教儿子文渊习武,一家人靠祖业过着殷实安稳的生活。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三年前,一班剑客来到凌州,说是找文明比武。文明一再回绝,但这班人不依不饶。无奈之下,文明只好答应比武。刀剑无情,在比武时,文明被一名剑客刺伤。尽管如此,这班人还是不罢休,指责文明藏技不露,实在目中无人,并声言三年后约在魁州白猿山,再作较量。届时文明不至或仍旧藏技,他们将杀尽文家人。
剑客们走后,文明在家养伤。不想伤重难医,竟在半年后死去。如今比武约期将至,文渊一介书生,实在无法应对。听闻大侠吴知风隐居归州,于是千里而来,求吴知风出门解难。
听完文渊的讲述,吴知风浓眉紧锁。他没有想到如今江湖比武竟无规无距到这般地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习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自己归隐多年,已矢志不问江湖中事,此番若出山,岂不有违前誓?
就在吴知风顾虑之际,文渊突然又一次跪拜在地,并“咔嚓”一声咬下了左手中指,口含鲜血对吴知风说道:“安史之乱时,叛军围困睢阳。唐将南霁云冒死突围求援,并噬指以明志,然而救兵不至,睢阳城生灵涂炭。如今,我文家虽不比睢阳,但一样人命关天。文渊一介腐儒,无力救人,只能断指以明此心,求吴大侠怜惜我一家三十余口啊!”
见此情形,吴知风急忙扶起文渊,并命养子吴小牛给文渊包扎。文渊坚决不起,亦不让小牛包扎,声言但求一死,以免目睹家人被屠的惨状。吴知风无法再拒绝,表示愿意出手相帮。文渊自然千恩万谢。
当夜,文渊留宿吴家,将更详细的情况告诉了吴知风。那一班剑客共有五人,号称“五行剑侠”,分别是金如赤、木如实、水如逝、火如炙和土如痴,他们的师父是已故的天下第一剑客——盛如败。
听到盛如败的名字,吴知风不禁一惊。当初他欲争天下第一剑客的头衔,曾问剑于盛如败。较量的结果是难分伯仲,吴知风也因此名扬天下。但他心里清楚,盛如败是点到为止,自己则是竭尽了全力。正是自那时起,他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五行剑侠”既然出自盛如败门下,剑术理应高超。或许,这世间也只有他吴知风能阻止他们为非作歹了。
次日一早,吴知风父子收拾行囊与文渊共赴魁州。临行前,吴知风让小牛给自己和文渊各斟了一杯酒。他对文渊说,饮了此酒,他便重出江湖,与文渊戮力同心,一起为江湖除害。文渊顿觉惭愧,深悔当初不曾向父亲学习武艺。二人一饮而尽,并摔杯明志。
赶到魁州时,距离约定的时日只差一天。吴知风留客栈中运气调养;吴小牛忙前忙后地照顾起居;文渊则到城里打听有无“五行剑侠”的消息,并去白猿山探路。晚上回来后,文渊说“五行剑侠”已在魁州,明日午后会在白猿山犀牛峰出现。吴知风听后,默默颔首。
犀牛峰是白猿山的主峰,险峻挺拔,状如犀角。这里一向人迹罕至,偶尔光顾的也只有猎户和采药人。当吴知风一行三人登上峰顶时,“五行剑侠”早已等在那里了。
吴知风令文渊和小牛退后,独自上前与五人搭话。
只见那五人分别身着黄、白、黑、绿、赤五色紧身衣裤,并皆以各色方巾蒙面。奇怪的是,他们虽然号称“剑侠”,但手中的兵器却并非是宝剑:一人使刀、一人使斧、一人使棍、一人使矛,还有一人使流星锤。他们并不答话,一起上前,直取吴知风。
见此情景,吴知风只好出剑应战。
虽然十年未与高手交锋,但吴知风的武功没有丝毫减退。对于这些兵器的使用套路,他仍熟稔在心。当年,惯使各种兵器的高手都曾败在他的剑下。
几十回合后,五人渐渐不支,吴知风却越战越勇。这时,使流星锤者跳出圈外,高叫一声:“亮阵!”于是,另四人便聚集到他的身边,四硬一软,五种兵器再次出击,向吴知风杀来。
这一番的交手让吴知风感到了吃力。五种兵器在他眼前流转翻飞,每一次的出击都仿佛集合了五人之力,使得吴知风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他苦苦思索,怎么也想不起这是何种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