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明】“中国胃”的进化史(2)

 
【读者文明】“中国胃”的进化史(2)
2015-03-03 14:10:42 /故事大全
肉:逆袭的猪肉

尽管先秦文献中关于“羹”(肉汤)的记载名目繁多,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鳖羹、鱼羹等等,让人大流口水,但它们绝大部多数只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餐桌上,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为此,孟子还写了一篇“家禽家畜养殖指南”,提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社会理想:让每个人在70岁的时候都能吃上肉。当时,统治者也不是天天能吃到肉。只有在祭祀时,周王室才能杀牛宰羊,平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这种“粮多肉少”的局面,直接奠定了中国人主副食相结合的饮食结构:供应相对充足的主食负责充饥,奢侈的副食——北方的禽畜肉、南方的水产品乃至品种有限的蔬菜——则作为辅助食品下下饭、解解馋。

汉族人对猪肉的热爱倒是比很多人想象中要晚得多。直到物产大大丰饶的唐代,人们的肉食还是以羊肉、鸡肉为主。

如此局面,都怪中医。梁代名医陶弘景和唐代名医孙思邈都认为猪肉“味苦,虚人”,久食容易生病。但这也间接导致了猪肉成为一种平民食品,因其“价贱如泥土”——这话出自苏轼的《猪肉颂》,接下来两句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蔬菜:自立门户在宋朝

话说回来,苏轼绝对算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第一吃货”。有人做过统计,仅在他诗歌中出现过的食材种类就多达98种,粮食、鸡鸭鱼肉、野味、水果蔬菜,不一而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朝人的口福。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料理”从中古到近世的转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宋朝航运发达,南北往来便利,南方的水稻、水产品和水果被大量运输到北方,北方的面食也逐渐进入南方,首次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但最重大的转变还是素菜的兴起。

有人认为,宋代佛教的盛行为素食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吃货眼中,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好吃!

“炒”这种自春秋时期就出现的烹饪方法,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无情忽视之后,终于在北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火猛油,让食物中所含的芳香物质释放出来,立时香气四溢,且色、味、形俱佳,于是,“炒菜”很快淘汰了汤锅中煮得一团糨糊的菜泥。

从对烹饪技艺的研究上,足以看出宋人对“吃”的热情:在炒的基础上,他们还演化出了煎、焙、爆等制作方法,这些方法在日后成为中国菜肴最重要的制作方式;主食也花样翻新,将经过发酵的面粉蒸成蓬松柔软的包子,替代了硬邦邦的烤饼;也是在宋朝,人们开始注重菜肴的造型设计,做出了惟妙惟肖的“食雕”和别出心裁的花色拼盘……可以说,今日之“中国菜”的雏形,直至此时才定下基调。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