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很喜欢徐志摩的诗,后来当了文艺青年,便嫌他的诗浅显。很多年后,重听那些被谱写进歌里的诗句,又感到不但耐听而且耐读,还可以吟唱出一些无关爱情的人生际会与况味。
如果,和一个人第3次相逢,恰好是在黄昏,又在海上——而那个人,恰好是“自己”。这样的相逢,就比浪漫还深一些。
我们都是在和别人的重逢中,看到自己的改变。我常对学生说,要留意“三”在中国文学里的微妙意义。譬如说,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短短的绝句,就是将人生浓缩成三个相见的场景。
我珍惜所有“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的人们——我们都的确在人生与岁月里或远或近地交会。正是这种“若没遇见也不会时时想起”的关系,提醒了我们:自己并不重要,但同时,自己也很珍贵。
“你我相逢在黄昏的海上”,我带着祝福,在心里说了这句话——对那位女士和她的家人,也对自己这么说。原来诗句里的“你我”也可以是:“你就是我”。
写完这篇文章,这个系列的文章就还剩最后一篇了。若有下一个系列,到时相逢的又会是什么样的下一个“自己”呢?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我记得那个画面:老虎和少年在大海的孤舟上静静张望着天边的彩霞。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有人说,老虎就是少年的投影。绚丽的彩霞中,静静的感悟,比浪漫还深一些。
(孤山夜雨摘自《联合早报》2014年10月11日,戴晓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