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的民国文人(2)

 
最有钱的民国文人(2)
2015-06-26 08:31:47 /故事大全

杨树浦的“莹园”毗邻吴淞江,属于短期投资,筑成仅一年多时间,就卖给了日本人。

青岛的“天游园”原是德国在青岛设租界时建筑的提督署,当地称之为“提督楼”。“一战”德国战败,撤出青岛,此提督署成为官产,1924年康有为将其买下,改名“天游园”并加以扩建,用于夏日避暑。

除了投资房地产,康有为一年卖字也能赚不少钱。康夫子的字,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并不忌讳将此当作生意,明码实价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上海、北京各大书店还放置“康南海先生鬻书润例告白”,中堂、楹联、条幅、横额、碑文等,有求必应、无所不写,官僚军阀、富商地主趋之若鹜。据有关统计,此项收入,每月就能为康夫子进账1000银圆。

康有为超级会赚钱,但是开支也惊人。此公好美人,六房妻妾生了12个子女(长大成人的有2子4女)。大小老婆的脂粉钱、公子小姐的零花钱,每月马马虎虎计都得上千。家中女佣男仆就有40多个,加上管家账房、司机厨子、园丁保镖,以及负责守门的几个印度人,雇人的工资又花去了好几百。

另外,康夫子颇有任侠之风,家中常驻的门生弟子、新朋故友,少则10余人,多则30余人,他们在康家都能享受到贵客般的款待。遇到囊中羞涩的青年才俊上门求助,康有为基本上是慷慨馈赠。

康有为喜欢大宴宾客,书画大师吴昌硕、诗人陈三立、教育家蔡元培等都是他常请之人。他也好收门徒,如画家徐悲鸿、刘海粟均是他的拜门弟子,得其襄助不少……梁启超曾称颂康有为:“爱才养士,广厦万间,绝食分甘,略无爱惜。”

据有关学者统计,康家最热闹的时候,平均每4天就要吃掉约160斤大米。仆役每天采购的日用品得用汽车拉。他在上海期间,每年花费不下1.2万银圆。

1927年3月,在上海过完七十大寿的康有为担心北伐军会对他不利,将家搬到青岛。当月29日,康有为在赴宴后腹痛难忍,先后请了两位医生来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他为食物中毒,并开了药。30日,康有为精神好了些,自以为毒素已清除。可到了31日凌晨5时,康有为却感觉非常不舒服,据其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其外甥李云光的记载,康临终前“七窍出血”。对于康有为意外身故的真相如何,已不可考,但康的去世,代表着一个文人时代的终结。

(继续前进摘自《看历史》2015年第4期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民国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