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郑和下西洋(2)

 
说说郑和下西洋(2)
2015-10-29 10:53:01 /故事大全

船队是怎么航行的

现在船只航行需要实时了解自己所处的经纬度。可是在郑和那个时代,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经纬度呢?测纬度是有办法的,这个比较简单。北极星几乎就在地球自转轴的正上方(有微小的偏差),你只要测出它的仰角度数,就能够判断出自己所在的纬度。

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无论是欧洲人、阿拉伯人,还是中国人,就都会测纬度了。他们用的具体工具有差异,就像欧洲人用航海星盘,中国人则用牵星板,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差不多的。郑和的牵星板并不复杂,就是用一个木板放在跟眼睛水平的位置,眼睛和木板的距离固定,然后抬头看星星。配套的木板是严格标准化的,一般是12块,分别称为“一指”到“十二指”。如果还看得见星星,就换一个高点的木板,如果看不见了就换一个矮点的木板,直到木板的边正好对着星星。从木板的高度就能推算出星星的仰角,从而知道自己的纬度。当然,郑和并不需要真去用木板高度去算仰角,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纬度的概念,但是他只需要记住现在的位置是几“指”,对他来说就够了。郑和的《过洋牵星图》里都是这样的记载:“丁得把昔过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翻译过来就是:我在丁得把昔这个地方,测北极星时用的是第七块木板。

但是经度就测不出来了。当时全世界的航海者都不会测经度。那怎么航行呢?郑和用的办法是循“针路”而行,这个航海办法并非他的首创,可能宋代就有了。

要解释“针路”这个概念,可以先看一下《郑和航海图》里的记录。比如下面这一段:“官屿溜用庚酉针,一百五十更,船收木骨都束。”这是什么意思呢?

“庚酉针”比较好解释。当时人在罗盘上用子丑寅卯这些字指示方位,所谓庚酉针,就是西偏南262.5度。比较费解的是这个“更”。“更”本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后被用于航海,成为一个重要的航海术语。每一昼夜分为十更,“一百五十更”就是15天。但这个没有意义。今天风大,你往“庚酉针”方向开15天到了,明天风小,我开15天还在海里呢。所以这里的“更”就不是单纯的时间,而必须加上一个前缀:在标准航速下,开一更天的时间。标准航速怎么确定?说起来办法颇为简陋,就是让一个人站在船头,向海里扔下一个木片,同时用一种固定的步速往船尾走。如果走到船尾的时候,木片也同时到达了船尾,这就说明船是标准航速;如果木片还在船的中间,就说明是半个标准航速,这时候船开两更,才能对应针路上的一更。所以上边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船从官屿溜(现在的马尔代夫)出发,往西偏南262.5度方向开,在标准航速下开15天可到木骨都束(现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

郑和船队航行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但真执行起来,光是测量航速,就需要大量的、烦琐的工作,而且帆船一旦被风吹得偏离航向,就需要重新计算,重新调整,其中不无风险。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坏血病。人如果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体内缺少维生素C,就会得坏血病。这个问题让欧洲航海家特别头疼。还是以达·伽马为例,他的160名船员里,据说最终死于坏血病的多达100多人。但是郑和船队里似乎没有关于坏血病的报道。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做出了种种解释,比如郑和带了大量豆子,在船上发豆芽给船员吃。也有人说是跟中国船员习惯喝茶有关。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阿拉伯商人频繁往来于非洲和印度,也走过郑和走过的很多航线,但也没听说他们大量死于坏血病的。饮食习惯可能确实是避免坏血病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一个因素,那就是达·伽马、麦哲伦他们中途无补给的连续航行时间更长。

七下西洋

西方殖民船队往往是富有高度攻击性的,手段非常残酷。相比之下,郑和船队则表现得相当文明。在东南亚和印度洋海域,郑和没有强大的对手。欧洲人还没有出现,德里苏丹国和帖木儿帝国则已衰落分裂,其他小国更不足为虑。可以说,郑和统率的是一支无敌舰队。但是郑和没有怎么使用武力,7次航海中,只发生了3次较大规模的战斗。一次是剿灭了某个华人海盗集团,一次是卷入了苏门答腊的内乱,一次则是途经锡兰时,锡兰王派兵进攻船队,结果被郑和俘虏解送中国。按照《瀛涯胜览》的记载,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完全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场景,首领欢迎,商人满意,群众拥护。为什么明朝人和欧洲殖民者的表现会如此不同?这是因为在本质上明朝人更文明吗?有这个可能。明朝人从没有像葡萄牙人那样渴望占据海外领土,建立商业殖民地。他们没有使用武力的需要,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就更加自然和文明。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郑和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雪隐
下一篇:见得思义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