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紫
豫北一带,家里逢着红白喜事要专门请大厨。那年岁,家家户户的条件都不好,但办事儿又不能丢了面子,“谢大厨”是必走的程序。
啥叫谢大厨?从字面上看,就是感谢大厨。一般是在正席前一天的晚上,前来帮忙捧场的街坊邻居都在桌前坐好,准备试席了。在知客的带领下,主家来到大厨跟前,手捧一个托盘,托盘上摆放着现金、毛巾、肥皂、香烟四样礼物。知客一声吆喝,主家就把四样礼物奉上。当然了,现金不过是图个排场,大厨是不能收的,其他三样儿,大厨会收下来。
且说豫北渠阳镇上有个大厨,名叫孙大勺。这孙大勺不知打哪儿学来一手烧菜的好本事,镇子上不管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儿,都请他去做大厨。这回,住镇子南头的马大牙家添了孙子,也拜托他当大厨。
试席之前,先得谢大厨。知客问马大牙:“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马大牙点点头。于是,知客在前面领着,马大牙端着托盘在后面跟着,两人到了孙大勺跟前。
知客朗声念道:“马府添丁合家欢,请来大厨做美餐。煎炒烹炸真辛苦,主家感谢来问安!”
话音刚落,马大牙向前一步,递上托盘,笑着说:“大勺兄弟,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孙大勺一看托盘上的东西,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为啥?托盘上放的现金,皱皱巴巴的不说,还只有几张零散票子。虽然放现金不过是做做样子,但一般人家都会专门换新票子,整整齐齐地放上一叠,以示对大厨的尊重。这现金一看就是临时准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打发叫花子呢!显然,马大牙没把谢大厨这事儿放在心上啊!
孙大勺心里不好受,可他一句话也没说,还是把托盘接了过去。
第二天是正席的日子,客人全都来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待客人们都落座了,知客冲着孙大勺喊道:“大勺,上菜呗!”
孙大勺答应一声,开始往盘子里盛菜。先上的是凉菜,头两道菜没事儿,上第三道凉拌菜时,還剩四五桌子的菜没有盛呢,大盆里的凉菜竟然见了底儿。孙大勺连忙找人叫来知客,问这事儿咋办。知客也不敢做主,就把马大牙找了来。
马大牙一看,也不由得着了慌,埋怨道:“大勺兄弟,菜咱买得样样都多,咋到关键时候不够了呢?”
孙大勺冷冷地说:“菜要是真买够了,这会儿怎么差这么多?这事儿只有你自己心里亮堂了。”
知客听了,瞪了马大牙一眼,说:“甭说了,眼下现买菜也来不及,那几桌少了菜的,你挨桌儿给人家去倒杯酒,算是赔礼道歉了!”
马大牙受了一顿埋汰,心想,自己买菜时明明买够了,这事儿真蹊跷,可这会儿也只能暗气暗憋,按照知客的吩咐做了。
宴席结束后,孙大勺把菜刀和炒勺收拾好,起身回家,知客在后面也跟着一块儿离开。到了外边,知客试探地说:“马大牙办席,出了这么个漏子,也算是丢脸了!”
孙大勺面不改色地说:“谁让他自己少买了菜呢?”
知客“嘿嘿”一笑,说:“大勺,你还瞒我?老实说,这事儿是不是你使了啥招儿?”
孙大勺看看知客,绷直的身子放松下来,笑道:“啥事儿都瞒不过您。我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谁让他马大牙谢大厨时不给我面子!”
知客说:“这么说他确实有点活该,不过,你咋让这么多菜不够了,还不显得前面那几桌盘里多?”
孙大勺凑到知客耳朵旁边,低声地说道:“就一个招儿:焯水。”
知客恍然大悟,原本生拌的蔬菜, 一焯水,不缩个儿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