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同志弥留之际,对到医院看望他的兰考县一位副书记说道:“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我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1964年5月14日9时45分,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的好书记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时年42岁。
首次登上《人民日报》
焦裕禄逝世几天后,1964年5月下旬河南省在豫东民权县召开全省沙区造林会议,按照会议议程,4位沙区造林先进的县长作了发言。第二位发言的是时任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张钦礼,他代表兰考县作了典型发言。张钦札介绍了兰考县的造林情况、成绩和经验,还介绍了已故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兰考县除“三害”(风沙、盐碱、内涝)作出的重大贯献和许多感人事迹。当张钦礼介绍到焦裕禄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时,张钦礼已是泣不成声。会议结束时,副省长王维群宣布:“转变会议主题,下午全体讨论焦裕禄事迹。”当时参加会议的新华社河南分社的记者便及时地向分社领导作了汇报。全省沙区造林会议不久,河南省委就作出决定向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学习。
1964年9月,新华社河南分社派记者张应先、鲁保国、逯祖毅一起赴兰考采访。在兰考县的半个月后,他们将焦裕禄的事迹写成长篇报道后,引起了新华社领导的重视。1964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二版刊发了这篇报道。当年11月22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并配发社论《学习焦裕禄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偶然得知焦裕禄
1965年秋,新华社总社准备在西安召开分社会议,讨论下一步报道计划。为了能先找到一个突破口,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决定和同行的记者冯健绕道河南,与河南分杜的记者们聊聊基层情况。
第二天,穆青一行要去西安。临走前他让分杜领导给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周原留下话,叫他先到豫东灾区摸摸情况,物色几个采访线索,10天后他们回来听取汇报。周原在穆青走后的当天就直奔豫东灾区。豫东对于周原来说是陌生的,一无所获的周原着急,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跑到汽车站,跳上了一辆去兰考的车子。车到兰考,周原摸到县委大院,迎面碰上县里的新闻干事刘俊生。周原还没说完来意,刘俊生抢过话头就说:“兰考开展除‘三害’斗争,把俺们县委书记都活活累死了!”周原一愣,忙问:“谁?”“焦裕禄!”说着,刘俊生从床底下抱出了一堆破棉鞋、破袜子、破衣服,旁边还有一张破藤椅。这些都是焦裕禄的遗物。办公桌的玻璃板底下压着一张字条:“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焦裕禄临终前准备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内容他还没有来得及动笔。
12天之后,周原回到郑州。穆青一行从西安回来。一见面,穆青就从周原的眼睛里知道:灾区有金。不过,他们的时间表至少晚了一年。他们得知,1964-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已经发表过由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张应先、鲁保国等人写的焦裕禄的人物通讯。《河南日报》转载了这篇通讯,还配发了社论。穆青找来那份《河南日报》读了一遍,挥挥手:“计划不变!”
深入兰考第一线
1965年12月17日,穆青一行来到兰考县委大院。张钦礼、刘俊生,还有焦裕禄的秘书李忠修有些紧张,他们把已经熟识的周原悄悄拉到一边,问:“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北京的大记者,这该咋个讲法?”周原说:“你们第一次怎么跟我讲的,就怎么跟他们讲。是啥说啥,一句不要夸大。”“讲焦书记还用夸大?”三个人的眼圈红了。他们拿出了珍藏的焦裕禄的三件遗物,一双旧棉鞋,一双破袜子,一把破藤椅,还有焦裕禄生前仅有的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这位县委书记清癯、消瘦,有一双沉静而深邃的眼睛。时光在这一刻倒流……
那晚下大雪,我看见焦书记房间里的灯光亮了一夜。大清早他挨门把我们干部叫醒,干哈?他说快去看看老百姓,“在这大雪封门的时候,共产党员应该出现在群众面前!”这一天焦书记硬是忍着病痛,在没膝的雪地里转了9个村子。在许楼村一问低矮的茅屋内,一个无儿无女的瞎眼老大娘问他:“你是谁?”焦书记答:“我是你的儿子!”有一次暴雨下了七天七夜,焦书记一刻不停,打着伞在大水里奔来奔去,亲自测绘洪水的流向图。到了吃饭的时候,村干部张罗着要给他派饭。焦书记吃过灾民讨来的“百家饭”,喝过社员家的野菜汤,可这会儿他说啥也不吃。为啥,他说,下雨天,群众缺烧的了。焦书记得病的消息传开后,四乡八村的老百姓涌到县委,都来问焦书记住在哪家医院,非要到病房里去看看他。县里干部劝也不听,东村的刚走,西庄的又来了。
写稿突破两重阻碍
伤痛,伤痛,依然是伤痛!心被撞击着!撕扯着!震撼着!一屋子记者早已哭成泪人。窗外夜幕降临,寒气愈加浓重,北风呼呼作响。穆青站在一盆炭火前,望着蓝色的火焰,心里翻江倒海。周原推门进屋,穆青劈头吼道:“写!现在就写!立即写出来!就原原本本地写。这么一个县委书记很少见到。我们一定要把他写出来!再笨也要把他写出来!不把他写出来,我们就对不起人民!”他接着说:“今晚继续召开座谈会,把县委了解焦裕禄的人召集起来继续谈。”
当晚,参加座谈的人除了张钦礼、刘俊生、李忠修,还有除“三害”办公室主任卓兴隆,经常跟焦裕禄下乡的张士,以及陪焦裕禄看病的赵文选等。哭声、谈话声一直持续到深夜。随后,穆青一行,先是去了黄河拐弯处的险地东坝头,之后又去了韩庄、张庄等村子,周原继续在县里基层采访。张庄是焦裕禄提出“贴膏药扎针”封沙丘办法的第一个试验点。看林人赵发财对穆青说,他爷爷想发财,穷死了;爹爹也想发财,生了他就取名赵发财,来了焦书记领着封沙丘,用胶泥糊,再栽上洋槐树,叫“贴膏药”“扎针”,叉把封住的啦井挖开了,河也挖开了,又种上了果树,现在真要发财了!
在姬庆云家的小屋里。穆青听他讲述了焦书记和村里人一起翻淤压沙,吃派饭时,就吃各处要来的“百家饭”。姬庆云说着哭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穆青在村里的所见所闻,使他再一次感受到焦裕禄——这位去世的共产党人的不朽。兰考成为穆青一行人情感无法承受之地,他们在这里吃不下、睡不着,开口就想哭,去哪儿都泪流。最终,穆青决定,离开兰考,去开封写稿。
到达开封的当晚,穆青他们开始讨论稿子。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写不写灾荒?这在后代人看来简直算不了什么问题。然而在当时,它却是一个不成文的清规戒律,要报,必须要有上面的指示。穆青想:焦裕禄上任的关口,正是兰考灾难最严重的时候,焦裕禄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来到兰考,带领兰考人民顽强抗灾,如果不写灾荒,又哪来的焦裕禄呢?穆青思忖良久,决定:“写!”
稿子的第二个问题,是写不写阶级斗争?这又是一个犯忌的问题。曾任新华社社长的朱穆之多年后回忆那段形势时说:党的八大以后,明确要搞经济建设。到了八大二次会议又转了。因为当时毛主席在党内提出整风,主要是整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写阶级斗争,风险很大。但穆青想,兰考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饿死人还是靠双手改造环境,确实没有搞阶级斗争。没有的东西怎能乱写?穆青终于作出决定:“兰考没有阶级斗争,我们不写!”周原很多年后讲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穆青参加,这篇稿子是发不出来的。他的地位决定了他在这中间要担当很多责任。
七易其稿树榜样
开封交际处(国际旅行社)二层的5个房间,彻夜明灯。穆青给每个人分配了任务,周原写焦裕禄通讯初稿,冯健写一路跑下来的豫东抗灾全景通讯,另两个人写评论。穆青不停地在几个房间走动,像个“监工”。半夜他走进周原的房间,看到稿纸上有一句话“他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不禁击掌叫绝:“好!这样的话多来几句!”
一天一夜没有停笔,12000字的初稿,周原挥泪一气呵成。穆青、冯健带着这份初稿回到北京。穆青首先向吴冷西汇报。当时吴冷西是新华社社长和《人民日报》总编辑。那天吴冷西很忙,他对穆青说:“没空。”“只要半个小时。”穆青坚持。半个小时的汇报后,吴冷西被深深地打动了。他站起来,连声说:“写!发!”对穆青提出的一要写自然灾害二不写阶级斗争的意见,他完全同意。同时,吴冷西让他先在新华社内部作个报告。结果那场报告,台上的穆青泣不成声,台下的听众哭声一片。
稿子先由冯健修改,再由穆青修改。稿子改到第五遍,他们拿给了吴冷西。吴冷西看了稿子,一边流泪一边对家人说:“多少年没有看过这么感人至深的作品了。”但是他觉得稿子的结尾“哭坟”一段写得太悲惨,太压抑。他建议:“应该有一点昂扬的气概,尾巴不能耷拉下去,要翘起来。”尽管穆青还真有点舍不得删掉那段动人心魄的结尾,但认为吴冷西的建议是正确的,便忍痛割爱。第七稿改好,穆青再拿给吴冷西看,吴冷西通过。穆青让人把稿子打出清样,寄给周原,让他带着稿子到兰考核对。一再嘱咐:“必须保证全部事实绝对无误。”
周原带着稿子到兰考,正赶上县委召开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大会。张钦礼拿着稿子在大会上念,刚一念就泪流不止,念不下去了,卓兴隆接过来念,他哭得更厉害。周原只好自己念,中间几次哽咽无语。就这样,一篇稿子换了三个人才念完。在场2000多干部哭成一片,最后除订正了几个人名、地点,大家都认为事实全部准确,一致举手通过。稿子最后决定要发的时候,由于当时的政治气候,是否能如实地反映兰考的灾荒,实事求是地对待所谓阶级斗争等敏感问题,吴冷西感觉难以最后做主。于是他带着穆青找到当时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彭真同志。彭真拍板:发!
1966年2月6日清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里。气氛异常。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上午就要播出,可是录音制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稿子还没念到一半,中国“头牌”播音员齐越已经泣不成声……中断,中断,录音一次次不得不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上长哭不起……闻讯赶来的几十位播音员、电台干部肃立在录音室的窗外,静静地看、默默地听、悄悄地擦眼泪……终于,齐越念到最后一句:“焦裕禄……你没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电波发出,一个伟大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全国,那苍劲有力、饱含激情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山河动容,泪雨倾盆……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题的位置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社论《向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至此,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熟悉的名字,不久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同志的高潮,焦裕禄精神成为鼓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