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为何百试百灵

 
古代“通缉令”为何百试百灵
2021-02-17 22:13:41 /故事大全

古代的通缉令,通常是一段文字,用来说明被通缉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体貌特征等,直到唐朝时,才在通缉令上画上罪犯的样貌。但这个画像,不仅是黑白的,还很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还能抓到人呢?

这是因为古代社会人口流动性非常差,一个地方可能三五年都不见得会出现一个陌生人,所以很轻易地就能构建起个人身份证+地方保甲连坐+关卡盘查的三级网格,也就是所谓的“天罗地网”。

早在商鞅变法时,秦国就推行了照身贴制度,也就是现代社会的身份证,上面由官府写明你的详细姓名和身份、籍贯,没有这个东西,就没法去外地。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了这一制度,并被后世所沿用。明朝的出行证明就更为细致:除了身份证明外,僧侣云游还需要有度牒,商旅和赶考的学子还需要地方出路引。

历朝历代皆有保甲连坐制,即如果你所在的村镇有罪犯而你没有检举揭发,就会受到连坐之刑。秦朝的亭长、后世的保长,主要职责就是发现自己辖区内是否有形迹可疑的人出现。

有惩处手段,自然也有奖励措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流行悬赏制,比如楚平王抓伍子胥时,赏额就高达五万石粮食,宋朝时赏金更是高达5万铜钱。百姓自然乐意去检举身边隐藏的陌生人了。

古代道路不像今天這样四通八达,在一些关键路段,往往有城池关卡,而且还不容易绕过去。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逃过关卡的盘查,那么就只能从山野丛林里穿行,这个风险是极高的,即便不迷路饿死,也容易碰到野兽。

所以,当一个罪犯逃亡后,朝廷会第一时间在沿途关隘下发海捕文书。这样,当罪犯到达一处关隘后,无法拿出身份证明,就会被当场抓住,但如果拿出身份证明,捕快与海捕文书上的一比对,也会发现就是被通缉之人。

既然靠这些手段就能抓逃犯,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画上一幅并不写实的画像呢?这是因为古代识字率不高,所以配上一幅画像,可以让百姓直观地记住被通缉的人是男是女,是不是大胡子,脸上是不是有颗痣等,方便百姓检举揭发时辨认。

选自《大河文摘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