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河银丝鱼面的传说

 
夫子河银丝鱼面的传说
2021-03-03 14:14:26 /故事大全

金颂军

夫子河有许多有名的小吃,要说最负盛名的,当属“银丝鱼面”,因老少咸宜、营养丰富、汤清面鲜,深受食客喜爱。据《云梦县志》记载,早在清道光年间,“银丝鱼面”就已名扬海外,你可能还不知道,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敬孝敬善感人至深的传说。

相传道光十五年,河北麻城夫子河畔,有一家许氏布行,老板名叫许然。布行老伙计们都知道,这许老板虽然有点抠门儿,但心肠还是非常好的,谁家真要有点急事难事开个口,许老板或多或少总能帮助接济点。

许氏布行有个厨师,名叫黄中林,幼年丧父,打小和母亲郑氏相依为命,是贤惠的郑氏东家洗、西家补把他养大成人。

这黄家虽然家徒四壁,但郑氏从小教导儿子要本分做人,所以黄中林为人十分忠厚老实,又有一手做面食的绝活,深得许老板赏识。

那天,黄中林在厨房和着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心不在焉。原来黄中林心中牵挂着家中重病无人照料的母亲。由于郑氏长期劳累疾病缠身,最要命的是一吃荤腥油腻食物就吐,导致营养不良骨瘦如柴,这让黄中林心急如焚。

这时,许老板手里拎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进来,放在案上,喜滋滋地说道:“把鱼杀了,用鱼肉熬汤做面条,美着呢!”

黄中林听了吩咐,麻利儿地杀起鱼来。不一会儿,一碗鱼肉汤面端到了许老板的面前。

许老板接过汤面,轻轻尝了一口汤,立时满足感洋溢在脸上,连声夸好。正吃得兴起,见黄中林还垂手立在边上,许老板诧异地问道:“你还有事吗?”黄中林一脸不好意思喃喃地说道:“东家,夫人、小公子还有掌柜都吃过了,案上剩有一些面粉,小人家母生病,老爷是不是发个慈悲,让小人带回家给家母做碗面……”

还没等黄中林说完,许老板把手一挥,说道:“你母亲生病是大事,面粉就拿回家吧。这草鱼甚大,应该还有一些,你一并拿回家吧,给老母亲补一补。”

黄中林闻听大喜,千恩万谢地退出房门。一到厨房,他就犯起难来,母亲胃口极差,这浓郁的鱼汤面肯定是吃不下去的,东家赏了鱼和面粉有什么用?左思右想毫无办法,急得他双手不停地抓扯自己乱蓬蓬的头发。

他烦躁地一把操起案台上的擀面杖,不管“三七二十一”,使劲儿砸向桌面,结果狠狠砸在案上的鱼块上,直把那鱼儿打烂了一片,汁水四溅。

看到这一幕,黄中林愣住了。本来昏沉沉的脑子一下清醒了,突然有了主意。

黄中林当即把鱼骨放进锅里炖汤,又把鱼块切成小块平铺在案板上,拿起擀面杖,有节奏地捶打起来。

鱼块在擀面杖的捶打下,逐渐变成了稀糊状。

黄中林打了一会儿停下来,细心地把露出来的小鱼刺一根根挑出来……

这时,许老板正好走过厨房,听到里面“噼噼啪啪”好一阵响动,感到非常奇怪。

他一把推开门,进去一看,只见黄中林正卖力地用擀面杖敲打着鱼,许老板感觉非常诧异!

他走上前去,用力拍打了一下正专心致志的黄中林。

黄中林吓了一跳,回头一看,见是许老板,慌忙停下手来,结结巴巴说道:“东,东家好……”

许老板伸手摸了一下黄中林的额头,一脸狐疑地问道:“没发疯吧,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黄中林慌忙解释道:“东家,小人老妈病重,吃不进荤腥东西,所以想到这么一个做法,正在试着做鱼面条……”

黄中林还要说下去,许老板挥挥手,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从来没听说过这样做面条的,你这个厨师是当回去了吧?如果你再这样胡闹,到账房结了工钱走人!”

老实巴交的黄中林一脸灰暗,呆立在当场。

许老板瞥了他一眼,叹口气,说道:“食物给了你不是让你糟蹋的,快点给老母亲做碗鱼汤面吧,你要好自为之。”说完拔腿出门,去忙自己的事了。

黄中林呆立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想想许老板对自己不薄,但母亲身体需要营养,耽搁不得啊!

正在左右为难时,鱼骨汤已经在锅里“咕嘟嘟、咕嘟嘟”地翻腾起来,鱼香飘满了整个厨房。

黄中林把心一横,利落地把剩余的面粉倒入盆中,中间扒出一个凹塘,接着把案板上的鱼肉泥放入其中,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入鱼骨汤,再放上一点油和盐巴,用筷子慢慢搅匀后,又反复用力搓揉面。整个和面的过程,黄中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

傍晚时分,等布行上下吃过饭后,黄中林捧起用纱布包好的面团,急匆匆地向家跑去。

跑出店门时,差点撞上饭后出门散步的许老板。

许老板看到这小子今天实在不对劲儿,气愤地用手指著黄中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就急急挥了挥手,让他快点回家。

许老板看着一溜烟跑远的黄中林,心中打起了“小九九”:这小子是不是被家中老娘的病情给搞蒙了,别搞出什么事情来,我闲来没事就过去看看。

黄中林急急跑回家,问候了躺在床上的母亲后,马上支起锅烧起水,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纸片一样,再用快刀切成犹如细丝般的面条。等水一开,放上两根细葱、几条姜丝和一些青菜叶,然后拿起呈半透明状的面条,散开着放进锅中,等水再次沸腾后马上捞出装碗。

当这碗面条端到郑氏面前时,郑氏就闻到一股清香,又看到这一碗翠玉银丝就感觉精神一振,在儿子黄中林的细心喂服下慢慢进食。吃了几口,郑氏疑惑地问道:“儿阿,这面条入口即化,味道如此鲜美,似有鱼味,但一点儿也不腥,非常清淡可口,怎会如此?”

看到母亲终于开胃了,黄中林大喜过望,喜滋滋地说道:“这是儿子的新手艺,还没名字,面里加了鱼,我想就叫它‘鱼面吧。”

说完,又端起碗。可郑氏一把推开了碗,黄中林急了,连忙说道:“娘不是夸奖这面好吃吗?那就多吃一点才好。”

郑氏轻轻拍了拍黄中林的手,说:“儿阿,我们母子得到乡邻的恩惠才能活到现在,我们不能忘本。这面确实好吃,你知道隔壁三阿婆牙齿全掉光了,一天到晚就薄粥稀汤的,你这面还有吗?先给她送一碗去,为娘没事的。”

黄中林一听,眼圈都红了,连声说:“还有很多,娘吃完我马上送过去。”

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击了几下,之后一人推门而入。原来这许老板已经来了一会儿,在门外听到了母子的对话,不由感慨万分,随即敲门进来了。

许老板来到床前,看看这对母子,又看看这碗面条,笑着说道:“老婶子,你有个好儿子,这手艺也好,今天我上门只为求一碗鱼面。”

东家上门当然热情招待。当一碗鱼面端上来后,许老板一下子把面和汤全吃完,然后竖起大拇指说道:“大孝子做的面条真不一样,汤清面鲜,可称谓‘人生似水清而亮,鱼面犹丝细又长。以后有我吃的鱼面,必有老婶子你的。”

从此以后,这许氏布行更是名闻四乡,但“银丝鱼面”的名头盖过了布行的声望。

许老板一直提醒黄中林,要保住鱼面秘方,他甚至和黄中林商量合开一家鱼面店,但黄中林憨厚地告诉许老板,这已经不是什么秘方了,四邻只要找上门来,他都手把手教会了他们。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避酒珠
下一篇:婚姻守护神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