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泽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是波兰国家元首(1918年—1922年)和军事独裁者(1926年—1935年),生于立陶宛维尔诺地区,早年参加创建波兰社会党。1905年建立恐怖战斗队,是波兰民族主义领导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波兰军团。1918一1922年在政党中持共同政见者支持下,任“国家元首”,他趁苏俄内战发动的肢解俄罗斯的战争虽然失败,但在华沙战役中却大破图哈切夫斯基,保住了新生的波兰共和国。1926年发动军事政变,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苏之间保持平衡外交路线。
毕苏斯基简介资料
毕苏斯基老照片
毕苏斯基的母亲激励他仇视俄罗斯帝国,1885年在哈尔科夫学医,翌年因政治原因停学。1887年被指控策划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流放到东西伯利亚5年,1892年回国,参加波兰社会党,并成为该党领袖。
1894年,创办该党的机关刊物《工人》。1900年被囚禁与华沙,假装疯癫,被送圣彼德堡医学院治疗,第二年逃出。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他去日本求援未果。1906年,波兰社会党发生分裂,成为该党右派波兰社会党革命派领袖。1908年脱离社会党。
遇见到即将到来的欧洲战争,乃与1908年创立秘密军事行动同盟。后获得奥匈帝国同意,改组为合法的来复枪兵同盟,成为培训波兰军官的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组织3个旅的波兰兵团对俄国作战,战功累累。1916年德奥为使波兰提供更多的兵力,宣布波兰独立。毕苏斯基任新成立的波兰国务会议军事部长。1917年因拒绝宣誓效忠德奥,被囚于德国马格德堡监狱。
德奥战败,波兰第二共和国(1918~1939)建立后,他作为民族英雄回到华沙,被推举为国家元首(1918~1922)和陆军总参谋长。他梦想建立一个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在内的由波兰领导的联邦国家,于是趁苏俄内战之际,出兵乌克兰和立陶宛。1920年他攻占了乌克兰首府基辅,但很快就被苏联红军逐走。
苏联红军乘胜进军,打算直接灭掉波兰,毕苏斯基指挥波兰军队利用苏军弱点以少胜多,在华沙战役中大破苏军,赫赫有名的苏军骄傲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他也因此声誉鹊起,成为名震欧洲的风云牛人。
毕苏斯基——军事独裁者的一面
毕苏斯基雕塑
1994年,《选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基于毕苏斯基文件的文章声称,波兰司令部对军官们下令不抓一个活的红军俘虏,要把那些在押的、受伤的等等统统杀掉。对此,波兰当局没有发表一点评论。
根据波兰、俄国、德国和立陶宛史学家研究,12-13万苏维埃战俘于1919-1921年间被关押在波兰,其中的65000到70000回到了俄国,超过6000人成为了白卫军(在波兰、德国、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2000人成为波兰居民并加入国籍。
波兰的领导人和媒体总是喋喋不休地提醒俄国对卡廷大屠杀所应负的道德责任。“卡廷”正是华沙对莫斯科施压所用的王牌,尤其是当俄波关系处于低谷的时候。
附带着绥拉菲摩维支的社论,原定在1941年发表以纪念结束俄波战争的里加条约签订20周年。但是,到了1941年3月(20周年纪念日)他们已不可能完成这些,而是完全地考虑对波兰抗德斗争的支持。在四月,希特勒攻占了巴尔干半岛,二战打断了他们的工作。始建于1952年的Tuchola纪念碑则是在1953年3月7日就停工了,与斯大林的逝世只隔了两天。
那场战争的结果被载入史册。在1920年夏,国际联盟尝试进行调停,并给冲突双方以一条“种族边界”。这条边界被冠以划定它的英国政治家的名字:“寇松线”,它位于现白波、乌波边界以西。但是,红军在华沙战役中的完败让波兰人可以提出向东移动边界的要求。1921年3月18日缔结的里加条约让波兰获得了西白俄罗斯和四分之一个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