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曾为此事心有芥蒂的婆婆,也发来了八卦贺电:
“哎,幸好你们没要那个亲戚,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看起来老老实实,到了你表弟家几天,就开始推三阻四,还吃给你侄子买的进口营养品,你弟媳妇说了两句,就回来哭诉,现在我们乡下都闹开了。花了钱不落好,你老婆棒棒哒。”
老公听罢傲娇,对女友奉承有加,女友淡淡一笑不留功与名:多大点事儿,我们做HR的,时刻得记着能用钱解决的事尽量不要用人情。
都说一个女人的外貌,藏着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
而一个女人花的钱,藏着她花过的冤枉钱,走过的弯路,见过的世面。
她花的不是钱,而是智慧。
03
我们见过很多自诩“会花钱”的女人无非都是这样的:
换季打折抢购明年的衣服,款式颜色却早就OUT;
为了明年也能穿上的“划算”,熊孩子们穿的都是宽松不合体的衣服;
双十一囤积下来的卫生纸,侵占了四万一平的房间;
为了占点小便宜,让亲友代购沉甸甸的行李箱、婴儿车,落下了一嘴诟病。
这是会花钱吗?这是用钱糟蹋生活,落下话柄。
我不算是会花钱的女人,但早年看《红楼梦》看到王熙凤掌管贾府,机关算计却还是难以收支持平,只能押扣工钱去放利、早收佃租撑场面,最后落得抄家,送了卿卿性命。
这让我根深了一个概念:持家用度,想方设法去节流终不治本,像探春那般把花园承包到户开源,才是正道。
所以我在家用选择上,从不心慈手软。结婚时买车,我和老李在两个车型里面纠结,老李觉得首辆车,应该以实惠、低调、性价比为准则。我表示不服:说到实用,金杯不错,宽敞又便宜,除了载人还能运货。
最后,我大手一挥,买了最贵最高配的SUV,理由空间大,适合我高大威猛的身形,视野高也能满足老李放眼路边美女的诉求。老李上了车就开始两面三刀:确实不错啊,一分钱一分货。
为了匹配和养这辆车,我俩更加努力赚钱。
直到我们生了熊孩子,后座一个安全座椅,还能挤上两个胖子。而此时的我们,已经脱离了刚工作时的囊中羞涩,当年高攀的车,如今开出去门当户对。而当初一起买车的朋友们,纷纷抛弃糟糠之车,又要额外付一笔“身价费”。
老李后知后觉地拍马屁:老婆英明!
当然,这也是我再买了一堆号称物美价廉的东西后,得来的“假装财大气粗、势必一步到位”真理:
食品一定要品质为先,安全第一,价格虚高比不上医药费。
洗护化妆品一定要质量过硬的大品牌,你使用的正是前赴后继女人们的经验。
衣服一定要材质优良,剪裁妥帖,加了品牌再贵,贵不过你的品位。
房、车、家电等刚需,唯一度量性价比的就是它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年限。
图了便宜,终要付一笔惨痛的“分手费”,才能兜兜转转找到真爱。
当我们拿着一家账本,坐镇CFO,统筹一家财政时,总想着精打细算,重在节流。可忘了我们赚钱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用钱来服务我们的衣食住行。
所以,下次花钱的时候,优选贵的,只选对的。
会花钱和不会花钱之间,差的不是钱,而是眼界和格局。
作者简介:美亚,专栏作家,《南都周刊》香港特约撰稿人,一个放心老去的已婚育少女。微博@美亚在港村,微信公众平台:美亚在港村(ID:meiya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