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已无“女先生” 天堂再会“我们仨”

 
人间已无“女先生” 天堂再会“我们仨”
2025-01-24 07:14:30 /故事大全

记者25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京逝世。

钱钟书生前曾称杨绛“最才的女,最贤的妻”,一代传奇家庭,终成绝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25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杨绛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我们感谢大家对杨先生的关心,同时呼吁媒体和全社会尊重她的意愿。请让杨先生安静地离开,和她挚爱的丈夫、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团聚。”

1

最才的女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是家中第四个女儿。她的父亲杨荫杭先生历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刚正不阿、浩然正气,对她性格的养成影响很大。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后转至清华大学借读。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一起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杨绛擅长于翻译、文学著作、戏剧等。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

1953年,杨绛任北大文学研究所、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又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2

最贤的妻

1935年7月13日,钱钟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

随后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

钱钟书的母亲曾感慨,这位儿媳是“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3

最坚韧的母亲

1994年,钱钟书住进医院,病榻前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已经80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照顾两位至亲,辛苦异常。“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怎样的一种剧痛!杨绛怕钱钟书受不了打击,不敢直接告诉他,花了十天时间,才将女儿的死讯一点一点地渗透给钱钟书。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这一留就是18年!当年已近90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她把钱钟书的遗著整理出版,并把自己百岁人生的思考也付诸纸上,笔耕不辍,更让人动容的是,以柔韧、温暖的笔触“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4

最豁达的老人

晚年,孤身一人的杨绛笔耕不辍。2003年,《我们仨》出版,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时隔4年,96岁高龄的她又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价值和灵魂去向,再一次扣中无数人心弦。

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确实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来访。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筹划一场作品研讨会,杨绛风趣地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8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杨绛与钱钟书一样,出了名的不喜过生日,九十岁寿辰时,她就为逃避打扰,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

先生五句话字字珠玑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网络热议:

新华网:

105岁杨绛走了……

“我们仨”终成绝响

人民网:

105岁“最才的女”杨绛去世

一生同“二书”结缘

中新网:

杨绛“回家”

“我们仨”天国团聚

新浪:

先生杨绛:

百年中国百岁人生

搜狐:

杨绛,

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凤凰网:

“我们仨”失散于一九九八年岁末,如今终于团聚了

网易:

人间已无“女先生”,

天堂再会“我们仨”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