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古人千载之前的心跳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人生故事 > 半月谈 >
 
触摸古人千载之前的心跳
2014-11-14 11:32:17 /故事大全

听4位高中语文教师讲课,内容是分析同一份试卷,试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是曹丕的《与吴质书》。文中有一个句子“仲尼覆醢于子路”,4位教师将这一个句子讲出了4种不同的境界。

第一位教师讲:“很显然,这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它应该是‘仲尼于子路覆醢’——注意,‘醢’的意思是肉酱。也就是说,仲尼为了子路而覆醢。我们都知道,仲尼就是孔子,而子路是孔子的学生。‘覆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倒掉肉酱,也有人说是把肉酱盖上,我们认为第一种解释更合理。所以,这个句子连起来讲就是,孔子为了子路而倒掉肉酱。明白了吗?”学生点头。

第二位教师讲:“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在晚年时回到老家。来听他讲课的都是他的‘粉丝’,几千‘粉丝’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多是几壶老酒、几条肉干。孔子是个肉食者——他太喜欢吃肉了!可是,当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之后,居然‘三月不知肉味’!你看,孔子还是个‘骨灰级’的音乐鉴赏家。后来,当他得知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生子路被剁成肉酱之后,嗜肉如命的孔老夫子居然让人把家里的肉酱都倒掉了——他忌讳‘肉酱’这两个字,他承受不了呀。”学生会心地笑了。

第三位教师讲:“钟子期与俞伯牙留下过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当钟子期不幸早亡,俞伯牙到他坟前弹奏了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人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子路就是七十二贤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论语》一书中,子路出现的次数最多。他性格豪放直爽,为人勇武,忠于职守,与孔子亦师亦友,所以,当子路被剁成肉酱之后,孔子悲痛地倒掉了家里的肉酱,并哀叹‘天断绝我’。一年之后,孔子也去世了。”学生轻叹。

第四位教师讲:“有没有去过山东曲阜孔林的同学?——孔林是什么地方?是‘万世师表’孔子的墓穴所在。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为他守墓3年,而那个叫子贡的弟子,居然守了6年!这些弟子跟他们的老师之间的感情怎么这么深呢?那是因为,孔子在他的弟子身上付出过太多的智与爱。孔子既是‘经师’,更是‘人师’,他对弟子从不吝惜付出真情——冉耕病了,他万分焦灼;颜回早逝,他痛哭失声;而当子路被剁成肉酱,他的心都碎了,从此不忍再食肉酱。孔子一次次的凄然动容,无不是为他钟爱的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学生幸甚;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幸甚!”学生鼓掌。

4节课听下来,评课者对4位教师的不同讲法也各有褒贬。

有人说,第一位教师讲得最好。知识点讲得明白透彻,符合高考要求;繁简得当,不蔓不枝。这样的课,好用。

有人说,第二位教师讲得最好。懂得取悦学生,风趣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肉干、肉味、肉酱串起了故事,别具匠心。这样的课,好玩。

有人说,第三位教师讲得最好。借助数字强化理解与记忆,表现出教师良好的文化功底;适当拓展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让学生过耳不忘。这样的课,好懂。

有人说,第四位教师讲得最好。动情的讲解直达人心,讲出了师徒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教师本人对这种师生关系的向往,让每个听者都为之感动。这样的课,好听。

语文,是该侧重“工具性”还是侧重“人文性”?知识,是该看重“记忆”还是看重“理解”?课堂,是该追求“近期有效”还是追求“远期有效”?什么样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在孩子心中“永生”的知识?当古人借助纸张、文字款款走进今天的课堂,讲解者该如何带领孩子触摸他们千载之前的心跳?当被分数役使的孩子忽略了字里行间的泪与笑,讲解者该怎样引领着他们寻找古人,进而寻找那个不幸失落的自我?在徐迅雷所言“智识分子”“知识分子”“知道分子”中,哪一个才是我们最想要的?如果不想透这些问题,我们很可能已丧失了评课的资格。(张丽钧)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让道
下一篇:忆孩时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