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的支点在文化记任继愈先生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人生故事 > 半月谈 >
 
“家国”的支点在文化记任继愈先生
2014-11-14 11:06:16 /故事大全

导读:任继愈是他那一代知识分子中极少数的幸运者,无论时局如何变迁,始终未被湮灭。正如当年小学老师为他起的名字一样,任继愈先生将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

资料图片:任继愈先生

文/王丽

承前启后是我们这代人的任务

任继愈先生1916年出生于山东平原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父亲是国民党少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他6岁左右在私塾开蒙,9岁上了当时济南市省立第一模范小学。“继愈”这个名字是入学时老师给取的,取“继承韩愈”的意思。后进入北平大学附属高中读书,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汤用彤、熊十力、贺麟、钱穆诸教授。入学时全班有十几名学生,到毕业时只剩3人。他便是其中之一。

在任继愈先生的学术道路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也许是大学三年级的那次经历。

年“七七事变”后,北大南迁,任继愈随校辗转至湖南衡山脚下的北大文学院,半年后又迁往设立在云南蒙自县的西南联合大学,当时他21岁。他与240多名北大师生一道,组成湘滇旅行团,从湖南长沙到云南昆明,风餐露宿,徒步跋涉l300多公里,历时两个月。途中,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社会最底层民众,目睹了中国农村的破败,与此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中国农民的顽强的生命力,而这一切促使他思考:最底层的人民承受着战争的苦难,却依然坚贞不屈,中华民族有非常坚定的信仰,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持她?后来,他在自己带有自传性质的《我的追求》一文中回忆道:“我深信,探究高深的学问不能离开哺育我的这块灾难深重的中国土地。从此,我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而这种“沉重之心”也贯注在他一生的学术研究之中。他还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不了解中国的农民,不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不能理解中国的社会;不懂得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村,就不可能懂得中国的历史。”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