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
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
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
扇子是宋代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是夏天扇风乘凉用的。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扇子,到了宋代,从日本传来的折扇十分精美,流行一时,所以,宋人的一些记录里,认为折扇是起源于日本或高丽的。
宋人在诗文笔记中,往往把折扇叫作“高丽扇”或“倭扇”。其实不然,日本的折扇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中国传过去的,只是在那里变得更精致。而高丽无非是传播时路过了一下而已,连加工都没加工过。
折扇又叫“聚骨扇”,一般是用竹木做扇骨,纸绢做扇面。宋代的折扇设计极为巧妙,“唰”的一下展开,正面背面都能题字画画,这给擅长书画的宋代人以极大的表现空间。那时的扇子已经不再是扇风那么简单,多用于馈赠或显示身份。尽管不是夏天,布衣长衫,一扇在手,派头十足,儒雅风流也立刻展现出来。即使女子也一样。这里讲一个小常识,女士如果想打扮得高雅一点,在社交场合可用左手持一把小型折扇,说话时可用扇子微微挡一点嘴,以表示笑不露齿。一个人时,打开扇子的三分之一左右微微扇风,眼神再往左上方看,就立刻端庄起来。因为一般人的左手不灵便,动作迟缓,就显得优雅。要是用右手持扇子,再往右上方看,那就成潘金莲了。
宋代的手工业发达,做的扇子更是精巧。当时的扇子骨仅有4根或6根,不像现在通行的十几根扇骨。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做官审案时,有个卖扇子的小贩因欠债而下狱。苏东坡闻讯后,就把他卖不动的20把扇子拿到堂上,大笔一挥,或作画或题词,一会儿就让小贩拿走。结果他刚出衙门,人们就围上来,1000钱一把把扇子全都抢走了,小贩有钱还债也不用下狱了。可见,那时在扇面上作画已经很普遍。在南宋时期,杭州等地都有很多的扇子铺面,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定做。尤其是文人雅士,不仅在扇面题字作画,还在扇骨上雕刻。
只可惜扇子是应用之物,不易保存,现在保存下来的多为明清时期的扇子,宋代的只留存下来一幅扇面名为“柳桥归骑图”的扇子,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很少以真面目示人。至于宋代的扇面都画成什么样子,更多的要靠我们去想象了。而在那个皇帝都是画家的时代,扇面肯定是差不了的。
菜蔬:黄瓜成为家常菜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之四)
苏轼
蔌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宋代的苏东坡既是一位大文豪,也是一个大俗人,他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连肝脏血液有剧毒的河豚都不放过。他不仅写怎么做酱肘子,还写在哪儿卖黄瓜。更有价值的是他让我们知道,宋朝时就卖黄瓜、吃黄瓜的了。
元丰元年(1078年)的春天,徐州发生了旱灾,在当地任职的苏轼带人到徐州郊区去求雨,结果还真下雨了。他要去还愿,在路上一时兴起,写了五首《浣溪沙》,这首就是其中的第四首,最为世人称道。人们觉得满眼枣花、织布机、黄瓜的太守,以及渴了就敲门找人要茶水喝的太守,肯定是个平民气质很浓的好官。
黄瓜最早产于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一侧的山脚,最早的黄瓜是野生的,很苦,但早在3000年前就被人们培育了。黄瓜先是从印度传到中亚,然后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传到中国。这个传播的路线是固定的,因为有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很多印度文明的内容传到中国时都要经过中亚。比如印度的古典故事集《故事海》那种讲故事的方式,就是这样经过中亚传到西亚,这才有了《一千零一夜》;后又传到唐朝,因此,唐代的《太平广记》里就有了那么多故事。反过来,唐僧取经走的也是这个路线。
其实,早年黄瓜也叫“胡瓜”、“王瓜”等,很多诗文中的瓜都指它。唐代王建的《宫前早春》中写道:
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赵文摘自安徽人民出版社《宋词中的大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