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谁杀死了我们的幽默细胞

 
【成长】谁杀死了我们的幽默细胞
2015-08-27 15:30:54 /故事大全

同事的儿子在本地一所著名小学读五年级,一次美术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请大家以老师为原型,画一幅人像,画得好的有机会在学校橱窗里展出。那小子迅即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不同的角度,画出了心中的老师。作业交上去后,我的同事却被老师喊去学校,说他儿子的画作严重贬损了老师的形象——那小子在老师夸张的头像上,添加了一只鸭梨,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猪鼻子。同事见此,不由一乐,但表面上还得严肃地责问儿子:“为什么要这样画?”孩子如实道来:“想把老师画得轻松俏皮些,那只鸭梨,想说明他‘压力山大’;老师姓朱,就联想到‘八戒’了。”

瞧,孩子多幽默,多有想法。如果我是那位老师,会以自嘲、欣赏的心态,组织同学们一起来评析这幅不同寻常的画作,会由衷地鼓励这个标新立异的孩子:“谢谢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了心中的老师。在聪明、顽皮的你们面前,我确实常常有些压力,总是担心挫伤了你们油然而生的兴致,压制了你们大胆的想象。”可是,那位年轻的美术老师却视故事为“事故”,又是训孩子,又是请家长,直到孩子重新绘出一幅中规中矩的画作才作罢,这多么令人遗憾。

同学的儿子在一所知名国际小学读三年级。一堂英语复习课上,孩子们做了一道又一道试题,有些疲沓了,这小子便和邻座女生开始互传纸条。细心的老师当场抓了现行,同时拍了照片,立即发微信给家长,要求配合进行纪律教育。那纸条是俩孩子用铅笔写的一组对话:“你是什么地方人?”“地球人。”“说真的。”“江苏人。”“暑假能来我家玩吗?”“在哪里?”“奥yu花园。”同学说,儿子过去一直都约男同学来家里玩,邀请女同学还是第一次。

这也本是一次难得的情感教育、对话训练的机会。如果我是那位老师,会以孩子的幽默,赞赏小男孩的情商,夸奖他的勇气和大方;而且还会借题发挥,请孩子们把在纸上写的那段话,用英语表演出来。这样的引导,就不能达到管理课堂纪律的目的吗?动不动强拉着家长配合纪律教育,孩子就能安分守己吗?说好的“严肃活泼”呢?我们的课堂上,为什么常常只剩下老师一个人的声音?

我们能不那么严肃刻板吗?还能有一点轻松幽默吗?遗憾的是,国内众多以说话为职业的人,鲜有幽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说:“医生照顾病人有三件法宝:药物、器械和语言。语言代表医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治疗中与药物的疗效一样重要,1000年前如此,1000年后还会是这样。一名医生只有拥有等于和大于病人的人文素养时,在医患沟通中才能争取到主动。”照我理解,具有人文素养的语言,必定是友善的,甚至是幽默的。“良言一句三冬暖”,轻松、有趣的语言不只对病人管用,对求知的孩子、求职的毕业生、求教的职员、求助的老人,同样有着意想不到的功效。

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如果年轻的教师们意识到那才是真实、鲜活、多彩的生命状态时,相信他们的内心会涌动亲情一样的感觉,其表达也会友善、幽默起来。有语言的良性互动,才有思想的同频振动,当然,这个前提如王辰院士所言,老师的人文素养要等于和大于孩子。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