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哥大视窗】平乐瑶族香龙舞的习俗

 
【牛哥大视窗】平乐瑶族香龙舞的习俗
2017-04-26 16:46:21 /故事大全

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的原生态的文化习俗“过山瑶”,在世人眼中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流传至今的香龙舞正是“过山瑶”文化中最瑰丽的一朵奇葩。

香龙舞,是用稻草编成“龙”,在龙身上插上点燃的香,由三个青壮年汉子按照特定的动作和步伐舞动起来。舞蹈动作苍劲朴实,步伐以丁步、猫步、撩脚步、跑堂步等为主,舞龙人按特定步伐随唢呐和锣鼓的节奏舞动香龙。由于香龙舞往往是在晚间进行,整条龙香火点点,舞动起来时,仿佛金光闪闪的巨龙在飞腾,又恰似一个美丽的精灵在道道弧光中跳动闪现,给人以庄重而美丽的震撼。这种具有民间艺术特色,又有一定神话色彩的舞蹈,颇受当地瑶胞的景仰和喜爱,至今仍在大发瑶族乡瑶家寨子里广泛流传。

香龙舞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瑶族人的祖先有三个儿子,一家人居住在干旱的大山中,终年靠打柴为生。一个大年夜,瑶族人的祖先仍和往常一样上山打柴,突然一阵狂风吹来,瞬间天昏地暗,他一不小心从山上跌到山脚。山脚有一间龙王庙,当时东海龙王正好参加完宴席后回家,看见一个人昏倒在那里,急忙上前将一粒丹药给他服下,并输仙气给他疗伤,这样瑶族人的祖先才慢慢地苏醒过来。他的三个儿子见父亲天黑了还没有回来,非常着急,连夜拿着火把上山寻找,找遍了整个山头都没有找到。兄弟仨回家入睡后,一个自称山神的人托梦给他们,说龙王爷在山脚下的庙里救了他们的父亲,叫他们快去把他背回来。兄弟仨按山神的话去到龙王庙,他们的父亲果然躺在那里。事后这三兄弟经常烧香感谢龙王爷的救父之恩。玉皇大帝知道他们的事情后,被瑶族兄弟善良朴实和知恩图报的精神感动,就下令龙王爷保证瑶寨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丰衣足食。从此以后,三兄弟更加感激龙王爷,为了表示诚意,他们用稻草编织了一条龙,在上面插上香,每逢新春佳节,三兄弟舞着香龙去各家各户庆祝,用龙王爷的恩惠祝福村民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合家欢乐、幸福美满。年复一年,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每逢重大节日,特别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这段日子,瑶民们便舞起香龙,载歌载舞,逐家逐户去给各村寨的瑶族同胞拜年,迎接新年的到来。跳香龙舞拜年有一整套的规矩和程序,分“拜年”和“辞年”两种。

在农历正月初一的前几天,负责节庆活动的“把师头”(即牵头人)便组织会跳香龙舞的瑶胞们用稻草扎好香龙,并由“把师头”到各村寨发送拜帖,各村寨的瑶胞接受了拜帖,把拜帖放在“香火榜”上,在拜帖上放一个红包,表示接受香龙的庆贺,耍香龙的就可以到这家瑶胞家里去进行“拜年”了。

到了正月初一晚上吃过年饭,耍香龙的在“把师头”的召集下聚在一起,“把师头”手拿一个长约四十厘米,宽二十厘米的铁盒,里面装一张拜帖和一根红绸,走在前面,其余男瑶胞舞起香龙,插上点燃的线香,女瑶胞舞起纸糊的鲤鱼灯、青蛙灯(里面点燃蜡烛),犹如一条明亮的长龙向目的地走去。如果要去的村寨也有香龙的,也要耍起一条香龙去村口迎接,以示感谢。到了村口,双方“把师头”互相交换拜帖,把红绸系在对方香龙的角上,迎接方舞起香龙,倒退着把庆贺方的香龙接到村里去,就可开始一夜的庆祝活动了。

待一个村寨的“拜年”活动结束后,耍香龙的瑶胞们在“把师头”的带领下,选择当地一家较大或较富有的人家去吃夜宵,待恢复了体力,抽了一两袋烟,说完当晚的趣事后,“把师头”会再组织耍香龙的瑶胞去各家各户“辞年”。“辞年”的过程和“拜年”差不多。

整个“拜年”“辞年”活动一般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在悄然兴起的桂江旅游热中,坐落在美丽的桂江河畔的大发瑶族乡的香龙舞以其独特的风情和原生态的舞姿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