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打开新“视”界

 
激情打开新“视”界
2016-12-30 10:52:08 /故事大全

1995年9月,中国钢琴调律资格测试在中国音乐学院拉开了帷幕。别人在规定的两小时内勉强“交工”,可有5位年轻人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活”。当他们以娴熟的目前在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六度技术”夺得集体一等奖后,在场的人震惊地得知:原来,他们都是盲人。本文主人公陈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目盲心不盲技成惊四座

1971年7月9日,陈燕出生在河北省容城,因为先天性白内障,险些被父母抛弃。3个月后,姥姥把她抱回了北京。从此,陈燕就一直跟着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姥姥姥爷一直把她当成健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从来都是只动嘴不动手,从不大发慈悲。陈燕一天天地长大了,她也从不把自己当成残疾人,她说:“我和健全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健全人能做到的,我通过加倍努力也一定能做到。”

1990年,陈燕在北京盲人学校念到初二的时候,学校破天荒地开办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专业——钢琴调律。经过考试,会拉二胡、手风琴又会弹电子琴、钢琴的陈燕被招到这个专业。别看第一届学员只有5名,可他们却肩负着为盲人就业开辟新路的重任。

专业老师李任炜也是盲人,他自学钢琴调律12年,在进修中还得到了美国调律大师安妮·格瑞的细心指导。经过3年半的学习,陈燕和她的同学们终于掌握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和钢琴八千多个零件的维修、保养技能。

盲人调律在外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还没有先例。于是“不可思议”、“天方夜谭”、“根本无法想像”的唏嘘声不绝于耳,而学了十八般武艺的陈燕们,竟连个实习的地方都找不到。在这节骨眼儿上,中国钢琴调律学会秘书长王兴隆挺身而出,终于把他们“请”进了一家钢琴厂。但是,不到半年这家钢琴厂就倒闭了。

没了工作,陈燕心里一百个不服。1993年7月的一天,陈燕独自来到一家钢琴厂应聘,接待她的是一位态度温和的女厂长。陈燕还有一点弱视力,靠光感能分辨出颜色和物体,再加上她长得端庄、漂亮,从外表上还真看不出她是盲人。“你先把这台琴调调吧。”厂长一边说一边在一台钢琴前停住了脚步。

陈燕走到钢琴前,熟练地从工具包里拿出工具,然后坦然地对厂长说:“厂长,您还不知道吧,我是盲人。”话音刚落,在场的人就像看动物似的一下子把她给围了起来。厂长开始也很惊讶,但她马上又说:“只要你技术过硬,能胜任这项工作,我们会像聘用健全人一样聘用你。”陈燕解除顾虑,挥洒自如地亮出了看家本领,令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钢琴调好后,先后试弹的几位师傅对陈燕的技术赞不绝口,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调律“表演”。这时,厂长走过来紧紧拉着她的手说:“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

横祸突飞至工作转头空

陈燕所掌握的调律技术,目前在欧美也是一流的,其精确度明显比传统调律高出一个档次。因此,陈燕很快就成了厂里的香饽饽。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半之后,一场飞来的横祸让陈燕下了岗。

那是1995年年初的一天,陈燕像往常一样挤上公交车去上班,主动向售票员出示了盲人免费乘车证。可不知为什么,那天售票员却一口咬定陈燕的证是假的,陈燕反复跟她解释说有些盲人是看不出眼睛失明的,可售票员就是不相信。

就在陈燕不知所措的时候,车就要进站了,售票员把陈燕推到了车门口,然后打开车门就让陈燕下车,但没等陈燕下稳就关了车门。陈燕下了车,胳膊却被车门夹住,她招架不住,一下子跌到了路面上。在这次意外中,陈燕右胳膊的软组织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两个月后,陈燕的胳膊恢复了功能,可她的工作却被别人取代了。丢掉了钢琴厂的饭碗,陈燕只好硬着头皮去琴行应聘。北京的琴行差不多都让陈燕跑遍了,可这些琴行的回答都是一个腔调儿:“盲人调律?别开玩笑了。”陈燕碰了一连串的钉子之后,既伤心又灰心。她反复地问自己:手里明明攥着国际先进的技术,可为什么就派不上用场呢?

那些日子,陈燕很茫然,她不胜慨叹地对男友说:“盲人调律比登天还难啊。”陈燕的男友也是盲人,他是北京按摩医院的高级按摩师,相比之下,盲人按摩早就被社会接受了。为谋生路,陈燕在待业期间另起炉灶——学起了中医按摩。在取得了初级按摩师资格证书之后,陈燕与男友牵手走上了红地毯。

精诚终有获起步有艰辛

拿到了按摩资格证,陈燕反倒觉得更加困惑了。从学习钢琴调律那天起,陈燕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门专业。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有所成之后,眼下又要割舍它,陈燕无论如何也下不了这个决心。苦闷中,陈燕来到了李任炜老师的家,把心中的烦忧一古脑儿地全都抖了出来。李老师用自己十几年自学钢琴调律的坎坷经历现身说法,陈燕被李老师的精神打动了,她痛下决心要和老师一起走通盲人调律这条路。

1995年5月,陈燕又来到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钢琴城应聘。吸取了以往应聘失败的教训,这回陈燕多了一个心眼儿,索性把自己“打扮”成健全人。那天,她根据要求调好了一台钢琴后,把经理给镇住了,于是经理当场拍板:“明天就来上班吧,工资每月800元。”接着,经理就向陈燕交待了“上门服务”的工作流程。一听要到用户家,陈燕傻眼了,于是只好说出了自己是盲人的实情。

经理听后诧异地看着陈燕直摇头,直到陈燕掏出残疾人证才相信是真的。经理非常赏识陈燕的技术,但最后还是以不能上门服务为由委婉地拒绝了她。陈燕不想失去这次机会,她斩钉截铁地对经理说:“我愿意和您签订一个协议,工作期间出现任何事故都由我自己负责。如果您聘用我,请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让我熟悉熟悉街道。”经理见陈燕这样信心十足,就勉强答应了。

回到家里,陈燕先是把北京市的地图摆在了姥爷的手中,天天让姥爷给她念,姥爷一边念她就一边记。她又“命令”丈夫利用双休日陪她去“逛街”。

一个月过去了,陈燕对一些大街渐渐熟悉了,但要在小巷中找到用户家,她还没有把握。上岗后,陈燕独出心裁地买来了一只单筒高倍望远镜。每次去用户家时,她总是一栋一栋地用望远镜辨认。这样无形中就要多走好多路,多花好多时间。为了按时到达用户家,陈燕每次都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出发,可就是这样,她还是因走冤枉路而经常迟到。

陈燕第一次去用户家就迟到了两个小时,用户是一位老太太。陈燕刚一进屋,她就劈头盖脸地指责开了:“说好9点来,现在都11点了,怎么能这样不守信用呢。”陈燕心里委屈,可又不想向用户解释,只能一个劲儿地道歉。

原来,陈燕心里有个小九九,她要用自己的技艺让用户接受盲人调律。为此,她利用自己不容易被看出是盲人的优势,采用了先让用户接受自己再向用户挑明身份的“经营理念”。老太太对陈燕的迟到表现出了相当的不满意,在陈燕调律时,她态度极为冷淡。然而,琴调好后她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陈燕的一手绝活儿征服了她。在交流中,陈燕还给她示范了两首世界名曲。老太太听得入了神儿,她兴奋地对陈燕说:“今天你可让我开眼了。”这时,陈燕掏出残疾人证告诉她:“我是盲人。”老太太听后愣了半天才吃惊地说:“了不起!了不起!”

一天,陈燕按照服务单上的电话与用户联系时,用户直截了当地表示拒绝盲人上门服务。陈燕试探着问他:“你认为盲人调琴有什么不好?”用户回答得非常干脆:“盲人不会拧螺丝。”陈燕一听,气得就把电话给撂了,心想你不让我调我还不伺候了呢。可转念一琢磨:这个“硬钉子”如果不拔掉,必将“后患无穷”。于是,陈燕又拨通了这位用户的电话,并答应他不派盲人上门。

陈燕如约来到这位用户家后,一口气连修带调工作了三个多小时。用户试弹后非常满意,他说:“我家的两台琴今后就都交给您调吧。”陈燕问他为什么。他说:“你比以前那位调律师调得好。”这时,陈燕调皮地说:“你不是说盲人不会拧螺丝吗?”听陈燕这样问,他奇怪地嘟囔了一句:“我又没说你不会。”陈燕告诉他:“我是盲人。”“别开玩笑了。”起初他一点儿都不信,还围着陈燕打量了半天。后来,陈燕把自己的残疾人证递给了他。当得知眼前这位姑娘就是盲人时,他特别难为情,一再解释:“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上次那位调律师对我这么说的。”

陈燕曾默默地给自己定过一个“法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向用户提出接送的要求。那会儿,陈燕每次出行时手里都拿着折叠盲棍,快走到用户家时,她生怕影响了自己的“经营理念”,总是先把盲棍收起来。时间长了,陈燕反倒觉得盲棍成了她的累赘。她想,如果不用盲棍那该多好呀。有一天,陈燕果真把盲棍丢掉了。

丢掉盲棍后,为了开路和防止撞人,陈燕像挂小饰物似的把从小喜爱的带响的玩具猫挂在挎包上,一有情况,她就把“猫”捏得“嘟嘟”直叫。

热心办热线又解师弟忧

陈燕性格开朗、心直口快,在为用户调律时,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她总是有问必答。1996年夏天,一位刚刚给孩子买回钢琴的新用户问陈燕:“升mi按哪个键?”陈燕告诉他:“弹fa键。”这个小问题,对陈燕触动挺大,她想,如果把所掌握的钢琴常识告诉用户,对用户的帮助不就更大了吗?于是,陈燕拿起电话向所有用户宣布:每晚7点至10点电话里见。

陈燕的初衷只是为了完善服务,可没想到电话开通后就渐渐地成了热线。有问乐理知识的,有问演奏方法的,有问儿童教育的,甚至还有问心理方面问题的。很快,陈燕的知识储量就被挖空了。于是,在姥爷的帮助下,陈燕又自学了儿童心理学和成人心理学。

钢琴咨询热线开通之后,陈燕很快就成了用户的“主心骨”,用户什么问题都愿意问她,除与钢琴有关的问题外,一些用户还经常向陈燕“诉苦”、说心里话、谈家庭问题。陈燕便向残联开办的心理咨询热线“求救”,同时,她还利用为专家调律的机会,向他们请教演奏方面的专业知识。

陈燕的一位同学也经常在热线中向她喊冤叫屈。这位师弟手艺本来不错,可就是找不到活儿。

一天,丈夫下班回来说,他的一位小病号是钢琴家鲍蕙荞的学生,陈燕听后很兴奋。她想,如果鲍老师的钢琴能接受盲人调律,那同学们的工作就不用愁了。为得到鲍老师的认可,陈燕决定在鲍老师面前耍一回“大刀”。为此,她请姥爷代笔给鲍老师写了一封信,还附上了自己的照片。两天后,鲍老师果然打来电话,并请她到钢琴城一试。

陈燕一到钢琴城,鲍老师就把她带到了一台破旧不堪的钢琴面前。陈燕猜想这一定是鲍老师有意给自己出的一道难题。这台琴年久失修,必须先全面维修后才能调律。两个多小时后,陈燕全面完成了调修,鲍老师试弹之后喜出望外,她没想到盲人的维修技术会这样出色。接着,鲍老师又让陈燕调了一台新琴,这次陈燕用了50分钟。在调律时,鲍老师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像是在欣赏,又像是在监督。试弹后,鲍老师对陈燕规范、娴熟的技艺大加赞赏,并希望陈燕第二天就来上班。

直到这时,陈燕才急忙向鲍老师作出解释:“我现在有工作,可我的一位同学最近失业了,而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也快毕业了。其实,我是在替他们应聘,他们的技术和我一样,希望您能给他们一个机会。”陈燕原以为没有事先说明鲍老师会不高兴,没想到鲍老师听后反而被感动了:“就冲你身上的这股劲,我也答应。”果然,陈燕的那位同学上岗了,而师弟师妹毕业后,鲍老师一下子就招聘了5名。不久,陈燕的两名同学就成了鲍蕙荞钢琴城的技术骨干。

心中有梦想打造“盲人”牌

陈燕在钢琴城工作了4年,因业绩突出,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报道过她。然而,在一片赞扬声中,陈燕却反问自己:这算成功吗?盲人调律这条路走通了吗?

其实,陈燕所向往的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她一直期望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社会上树起盲人调律这块牌子。于是,陈燕在1998年辞职了。她的辞职被人戏说为盲人炒老板。

辞职后,陈燕没有再去应聘,而是激情飞扬地挑起了盲人调律的招牌。很快,她就靠实力和信誉建立起了自己的用户网。在服务中,陈燕对每个用户的要求和钢琴调修前后的状况,都做有详细的记录。有时用户自己都记不清的事,陈燕却了如指掌。为此,用户们感动地说:“没想到你对我们的事比自己的事都认真,能这样做的人现在可不多了。”陈燕在用户中的口碑甚佳,于是用户的朋友和同事也都来找陈燕调律。

随着用户的增多,陈燕也成了月收入几千元的高收入者,但在这个时候,她却不满足了。“我虽然打出了盲人调律的招牌,但毕竟这是单枪匹马闯世界,很难树立起盲人的群体形象。”于是,她又动起了创办一个由盲人组成的调律服务中心的念头。李任炜老师听了陈燕的构想之后非常激动:“我孜孜以求十几年,盼的就是这一天。”在北京市政府和残联的支持下,1999年10月15日,在第16届国际盲人节那天,中国第一家由盲人组成的“北京人伟钢琴调律服务中心”终于挂牌营业了。中心成立后,陈燕出任业务经理,虽然收入比以前少了,工作量比以前大了,但她却比以前干得更来劲儿了。她不仅把自己的用户网“迁移”到了中心,还提出了树立盲人形象的三项免费服务措施,即免费为用户选购钢琴、免费为用户中介旧琴、免费为用户推荐教师。除继续开通钢琴咨询热线外,陈燕还打算建立一个网站,把“要调律找盲人”的品牌推向全国。

很多朋友得知陈燕放弃了高收入,当上了不赚钱的业务经理后,都感到不理解,对此陈燕总是一笑而过。3年前,陈燕曾去看过北京远郊密云山区的孩子,那里的孩子穷得连书包都买不起,陈燕至今还记得那些孩子的书包都是自家用手针缝的。和他们相比,陈燕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从2002年3月起,陈燕每年拿出500元通过全国青年基金会,捐助草原上的失学儿童。

其实,陈燕也想多挣些钱,并一直梦想着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从“残中之残”走来,她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别人觉得她是有用的,而“要调律找盲人”则是她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挑战者
下一篇:善的情怀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