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努力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你以为努力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2017-04-26 15:41:02 /故事大全

生活的迷茫、职场的紧张有时候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也许你现在就需要你以为努力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这样一篇励志故事

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她解释说: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她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

张小林发在知乎提问下的回答帖被广泛转发。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北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不少网友发问:光靠个人努力,穷孩子还能挤进名校吗?

张小林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

在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现,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有意思的是,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数据发现,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14级学生里,入学之前曾经到过境外的学生占比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数据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

这一项数据统计结果非常稳定: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经管学院,13级和14级学生到过境外的比例都在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询问入学前活动半径,其实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直接询问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调查方式。张小林认为,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这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足200人样本的调查能说明问题吗?事实上,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用晋军告诉学生的话来说,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张小林的帖子在网上被广泛转发和讨论。令她意外的是,有媒体断章取义地理解为家里有钱就能上清华北大,甚至冠以《只有富二代才能上清华?》的标题。

张小林认为,这是对她观点的误读,家庭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指物质条件。而这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中得到了许多学生的认可。正如张小林所写,在求学过程中,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反之亦然。

虽然其中存在着一种极端情况因为资源实在太少,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机会上清华北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许多出身寒门的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

此外,对于处于教育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国家也要求高校为寒门学子开辟了专门通道。比如,清华大学去年扩大了自强计划的实施范围,面向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中学招生。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圆了名校梦。但另一个事实是,如张小林所说,即使在上了清华的学生里,每个人为了上清华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不一样。

去年,李力在复读第二年后考入了清华大学。这个从西部小县城走到省城读高中,再来到北京读大学的农村娃在家人眼里着实是光宗耀祖。

回想高中4年,李力几乎没有外出娱乐、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除了寒暑假回家,几乎所有时间都留在学校里啃书本、做练习题。可相比之下,同样考入清华的其高中同学王达就轻松太多。

王达的父亲是私营企业老板,母亲是高中英语教师。对于王达来说,没有令李力崩溃到极点的英语,也没有控制生活费的苦恼。不仅如此,王达在高中就担任了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外出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机器人比赛,暑假到北京学习英语,寒假去国外度假最终还因学科竞赛表现出色成了保送生。

在李力看来,家庭所给予的条件让王达实现清华梦省力不少。同样考入清华,但其实我觉得他各方面比我能力强很多,而且他学得轻松、快乐。李力说。

和李力一样,付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寒门学子。以晋军的问卷调查来看,他出生于中原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上大学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离家50公里的地级市,上大学前未看过电影,很少有时间看电视。

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在乡镇念了小学和初中后,考入一所县城高中。成绩优异的他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进入一所985大学,最终在研究生阶段考入北京大学。

回想一路求学的经历,他发现:自己小学和初中同学都来自农村,寒门比例在98%以上;高中同学中,寒门比例占了50%左右;家庭条件的差距在本科期间尤为明显,优越者每月有上万元的生活费,贫困者只能靠几十元的助学金勉强维持,在他就读的985院校里,真正出身寒门的学生只占到5%左右。

进入北大读研后,他发现,自己身边很多同学都从未参加过中考、高考、考研,一路保送而来,某某省状元比比皆是。身边可能有富可敌国的巨贾之子,也可能有手握大权的官员之子,还有可能是电视上看到的明星之子,当然也有农民的孩子、下岗工人的孩子,但他推测此比例小于1%。

从98%到50%,再到5%、1%,付林在这些数字的变化中意识到寒门式努力的难处: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如果人生是一次长跑,寒门学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起跑后动力不足、补给不足、身体素质差,能够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屈指可数。

现在看来,我们都站到同样一个平台上。但如果往前看,你会发现我们走得很艰难,并且还有许多付出一样努力的穷孩子已经累倒在终点前了。李力说。

在北大读研究生时,一个班级20多个人,但真正的寒门学子只有付林一个。

与同学的交往中,付林感到差距最大的是自己的阅历没去过几个城市、没旅游过、没有唱过KTV、没有去过健身房、也不知道红酒还能分很多种类当别人聊天的时候,我只能听,无法参与其中。

对此,心态还算积极的付林也曾试图多看书、多与朋友交流、多参加他们的活动。可他发现,有些阅历需要资金支持。比如,他的意识里,最贵的相机也就几千元,但一次郊游中,他看到一个玩单反的朋友带了好几个镜头,听说每个镜头都几万元的时候,我惊呆了。

正如付林的感受,进入清华后的李力为了弥补与王达之间的差距,报名参加了好几个社团的招新面试,可结果却很不理想:想加入艺术团,却没有音乐或乐器特长;想加入学生会外联部,却在面试中因表达不好被刷掉;想加入文学社,却发现自己并未看过几本文学名着,面试时连问题都很陌生

最无奈的是,最终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参加社团活动除了学习时间,他的课余时间几乎全花在勤工助学岗位上,不要说赶超别人,就连弥补都很难。

他们不能无忧无虑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兼职、考虑现实性的东西。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大二学生张嫚看来,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在大学里的表现是有差别的。

她记得,大一时需要进行PPT展示,对于从小学就开始制作PPT的她来说一点儿不费劲,可班里来自农村的学生连PPT是什么都不知道。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皇甫亚楠曾撰文指出,教育内容是一种文化屏障,文化屏障是一个阶层的文化符号,现在的教育体系并没有照顾到寒门学子的认知程度,比如纳入正规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寒门学子由于受经济限制,很多人到大学才接触电脑,偏远山区的孩子甚至连基本的网络概念都没有。至于英语,家境殷实的孩子即使学校英文成绩不佳,完全可以通过课外辅导、外教的方式弥补,口语能力比寒门学子好得多。即使教科书一样,他们的文化背景都不会相同。

在晋军老师关于学生最喜欢的电影调查中,清华大学社科14级学生问卷的统计结果分别是《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和《哈利波特》。可对于李力来说,在大学之前,他从未在电影院看过电影,老实说,大二之前,我连《肖申克的救赎》都没看过,平常大家提起这些国外电影,我只能保持沉默。

一位社会学研究者告诉记者,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好大学中的精英来自城市的居多,因为城市的孩子、父母职业好的孩子,从小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比农村孩子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

看完郑也夫的《科场现形记》,就读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二学生曾杰对寒门贵子的讨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用马克思韦伯关于经济、文化和声望的社会分层标准来解释,一个学生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资源决定了你能不能上名校。但同时,他相信,教育能够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来了清华之后,只要你有心,什么都可以补上。曾杰认为,大学是一个催化剂,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让寒门学子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一个不错的社会地位,但不能保证你能获得最高的社会资源,保证最高的社会地位。

晋军老师的一段话,张小林记得很清楚。晋军说,大学第一年后,大家会变得越来越像,那些没有出过国的,可以慢慢获得机会,那些在超级中学没有社团和课余活动的,也可以弥补,所以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帖子引发的讨论还在继续,许多评论张小林已无暇顾及,除了删去一些理解特别偏颇的评论,唯一一个留在她心里的评论是:社会的未来是你们的,但我们也会努力的。

你以为努力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是否触动你心灵最深处?快把这篇故事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