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语之父 — 埃利泽·本·耶胡达倾心奉献最好的励志故事资料,励志故事大全从这里开始
希伯来语,如同犹太民族自身的命运一样,是世界上最受劫难,然而也是生存能力最顽强的语言。它在文明社会巨变的冰川下几近死亡地被深埋冷冻了整整20个世纪之后,居然复活了。将一种沉寂了约2千年之久的语言重新引入千家万户,这在人类语言历史上无疑是个空前绝后的奇迹。
希伯来语,属中东闪族语的一个分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早在公元1200年,它就成为以色列人独特的民族语言了。它由22个字母组成,全是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而且,象古汉语一样,从右向左书写,这与西方文字大相径庭。在犹太民族史上,大量的着作、文献是用这种语言文字记述的,包括现存的《圣经》、死海古卷以及犹太法典等等。
公元70年,罗马人攻陷并摧毁了以色列的圣都耶路撒冷,犹太人被逐出家园,流落到世界各地。一个神圣的民族瓦解了。身处异域他邦的犹太人,在漫长岁月的潜移默化之下,渐渐习惯了当地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希伯来语的口语地位逐步丧失了,导致公元200年左右的最终自然消亡。
虽说不再作为口语,但流散于海角天涯的犹太人,在平日的祈祷仪式中、阅读《圣经》或研究宗教文献时,仍使用希伯来语。在犹太社团的活动中,希伯来语作为书面文字依然流通于私人或社交通讯、商业信函、法律文件以及科技、哲学、宗教等着作当中。希伯来语和中国古汉语一样,在语言与文字的表达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即口语与笔语难以融合为一。这是中世纪的典型语言现象,而现代社会则力求体现语言与文字的一致性。
在犹太人当中,第一个从事口笔语一体化实践的是出生于立陶宛的俄国犹太青年埃里泽·本·耶胡达(EliezerBenJehudah1858-1922)。
【希伯来语之父——埃利泽·本·耶胡达】
1879年,他在维也纳的希伯来语杂志《黎明》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事关大局的问题》的论文,认为在当代文化的冲击下,犹太人面临着一个作为独立民族而生存的大问题。共同的民族语言和共同的家园是犹太民族存在的必要条件。这共同的语言理应就是希伯来语,而共同的家园理应就是以色列。然而,当时的现状恰恰相反,犹太人根本不讲希伯来语,且绝大多数散居于以色列之外。文章号召,为确保民族的延续与复兴,犹太人必须重操希伯来语。
1881年,耶胡达结婚后,举家迁回到以色列,定居于耶路撒冷,并决心在本族同胞之间推行希伯来口语。1882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这个娃娃就成了近两千年来重新树立希伯来语作为母语的先例。他希望通过塑造这个活生生的典范,把他的语言思想和民族思想结合并传播开来。1884年,他开始编辑一份周报,进一步宣传他的主张,并着手编纂一部辞典。有些新概念找不到合适的老词来表达,他就毫不犹豫地将旧词扩展新意,或编撰新词,引进数千个现代词汇,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扩大这项事业,1890年,他还成立了一个希伯来语委员会,该委员会最后发展成为希伯来语研究院。
耶胡达迁入以色列后6个月,一场迫害犹太人的大屠杀席卷东欧。许多犹太人流离失所,纷纷逃往西欧或美国,但有数千名理想主义的青年响应了回归圣地的号召。在这些人当中,他找到了愿意实践他语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耶胡达不仅要求他们身体力行,积极使用希伯来语,还坚持这批拓荒者的子女应立即作为母语来学。为了实施这一计划,他建议从起始年级就把希伯来语列为必修课,而且将它规定为师生之间交往的唯一语言。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学校都已开设希伯来语课程,但仅将它作为古语来讲授,课堂上的指导和交谈则不得不使用阿拉伯语、意第绪语以及英语、德语、法语等进行。耶胡达的要求无论对于世代祖居圣地的犹太人或者新近入迁的拓荒者来说,似乎超越常理,因为即使懂得希伯来语的老师也从未真正地用它来进行口语交际。但是,年轻的移民们急于开创一种新生活,许多人乐于让子女投入这场前所未有的语言实践中去。
在刚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体系中,重建希伯来语的尝试所遭遇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最初的效果远不理想。教师全属半路出家,也没有现成的课本,只好随编随教。课堂上最常用的语汇,希伯来语几乎一无所有,实际上每节课都只能听听写写,笔记本简直取代了教科书。学习很枯燥,只有死背课文。在幼儿园和低年级,也没有用希伯来语编制的游戏、歌曲或舞蹈。
正如当时的老师所言:“在没有书且缺乏完整语汇的情况下,我们就得开始教学。难以想象第一颗种子是怎幺种下去的。我们犹如半哑巴,期期艾艾地,求助于手与眼来辅佐。”
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学校从初小扩展到五、六年级。1903年成立了教师联合会,课程增多了,新词语制定了,教科书也陆续问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以色列已拥有64所全希伯来语的教育机构。
入学的儿童终于成了希伯来语的天然支持者和捍卫者。1902年的报纸登载过这幺一篇报道,描述儿童们如何热爱自己的语言:有人从一个小女孩手中抢去了她的布娃娃。才上学一个月的女孩抓住那人的衣袖,用希伯来语不停地叫道:“还给我!还给我!”对方无动于衷,问道:“给你什幺?”她哭闹着,但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字眼。突然她朝那个铁石心肠的人喊了出来:“还给我……那个布男孩!”他说:“我听不懂,你改用意第绪语说,我给你一个金币。”他拿出个亮锃锃的金币晃了晃,递给女孩。但她拒绝接受,继续说“布男孩”,就是不肯吐露一句非希伯来语。
在维护希伯来语的民族运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当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一次“语言大战”。当时,德国的犹太慈善机构拟出资在海法市筹建一所技术学校(即后来的海法理工大学)。筹划者认为,鉴于德语是国际公认的科技语言,要求在新学院内用德语授课。消息披露后,师生和全国家长纷纷罢课、罢工、集会抗议示威,致使开学典礼迟迟无法召开。然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连该学院也终于宣布采纳希伯来语作为唯一的讲课语言。1925年,希伯来大学的创建,成了全民族的头等大事。
不管原先学的什幺语言,在希伯来语的学校读了几年书,年轻的毕业生自然养成了讲希伯来语的习惯。随后,他们结了婚,便把希伯来语带进了家庭。就这样,到本世纪20年代,第一代讲希伯来语的家庭出现了。
据1916-1917年间统计,以色列8.5万犹太人当中,已有3.4万人,即占总人口的40%,以希伯来语作为第一语言或日常交际语言。更有意义的是,其中农业定居村和特拉维夫?5%的儿童及33%的成人讲希伯来语。它的延续得到了根本保证。1923年9月29日,英国托管当局正式宣布将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三者并列为该地区的官方语言。
尽管希伯来语直至1948年5月以色列独立前后还几经风霜雨雪,但它的复活已成定局。如今,希伯来语被重新确立为以色列的国语,500万人使用。新移民进入该国,都必须学习希伯来语。
看来希伯来语之父 — 埃利泽·本·耶胡达让你意犹未尽,欢迎进入励志故事栏目阅读更多励志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