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失败

 
你没有失败
2017-04-27 15:17:28 /故事大全

故事大全与你分享最新励志故事,励志文章,今天推荐大家一篇你没有失败的励志故事。希望给你带来感动和力量。

你没有失败

我在演讲中常常会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背着一个大瓷瓶在路上走,走着走着,不小心手上一滑,瓷瓶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那个人若无其事的继续向前走,头也不回一下。旁边有人看了觉得很惊奇,就问他:“你的瓶子摔碎了,你为什么看也不看一下?”他说:“瓶子已经碎了,看也没用,我还要继续赶路,不值得为它耽误时间。”瓶子碎了,这是一个终点,说明前面那段路走的很失败;但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空着手回到家,继续努力,挣了钱可以买回来一个新瓶子,这就是成功。如果守着瓶子伤心落泪,耽误了别的事情,那就是继续失败。我们对待人生,对待高考,也应该是这样的心态。从小的方面来看,不仅是高考,我们平时学习中的每一次考试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次考试考好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它已经是一个终点,现在需要从新的起点开始努力;一次考试考差了,也没什么值得伤心的,因为它已经是一个终点,总结经验教训,准备下次考好就行了。如果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觉得天崩地裂、前途渺茫,从此自暴自弃、自怨自艾,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今年中高考的成绩都出来了。结果和以前任何一年都没有什么区别,无非仍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我自己是一个中高考的成功者和受益者,但是由于后来经常做演讲和学生老师家长打交道的缘故,接触的更多是那些被高考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甚至最后功亏一篑的同学们。在媒体的热点基本都锁定在了高考状元这些幸运儿的这个时刻,我想给那些不幸的人们多说一点话,多给他们一些安慰和鼓励。

由于中高考的格式非常规范,一个考区的考生全都用一样的试卷,最后用总分数来精确的量化。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特有的长处和短处,考试的时候有状态的好坏,这些都是不可能用一个总分来精确衡量的,中间一定会有纰漏。

比如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文科是610,那么如果你只考了609,就不能被录取。显然,考了609分的人和考了610分的人之间,在综合水平上其实没有什么差距,很难说谁就比谁优秀,谁就比谁更应该上北大。但如果不依靠分数“一刀切”也不行,因为你说既然609和610差别不大,那么我也该进北大。如果真让你进了,考608的也会说我和考609的也差别不大,我也该进;考607的也会说我跟考608的差别不大……如此类推,最后就是所有科目都考0分的也该进北大,这就十分荒谬了。所以,依靠分数“一刀切”,是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和效率的无奈之举,其结果就是只能说高于610的人的平均学习能力比低于610的要高,但是却不能保证每一个高于610的人的学习能力都比低于610的要高。

如果你不幸属于那少数几个学习能力很高但是高考没有考好的一员,可能是由于高考那天状态不佳,粗心算错了一道大题,可能是生病,或者偏偏最难的大题考的就是你没有复习到的一个知识点。那么,你需要相信自己,这只是人生路上必将遇到的各种挫折中的一个,成绩并不能说明你的就不行,不能说明你的多年学习我完全白费了,更不能说明你的人生梦想就此彻底破灭了。这是因为,高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它代表一个旧的阶段已经过去,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即将开始。通过高考,那些成绩优秀的人将进入更优秀的大学,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而那些在高考中落后的人,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奋起直追,后发制人。

我的一个大学本科同学的同学,姓张,他就是一个所谓的高考“失败者”,因为几分的差距没有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他也不想再复读一年了,所以就进入了一所并不怎么有名的大学杭州大学。进入大学以后,他并未因为自己不是重点大学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的学习,甚至比高中学得更苦。这样努力的结果,是他在本科期间就在一些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四篇论文,其中一篇还得过奖。高中的同学可能不太理解四篇论文的分量,要从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取得学士学位,都不要求发表论文;取得硕士学位,只要求发表一篇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只需要发表两篇论文。他一个杭州大学的本科生,一个人发表了四篇,其用功之深,可见一斑。有了这个成绩,就好比往自己身上贴了一张跟北大清华毕业证同样有分量的金字招牌,本科毕业之后被中国银行录用。工作之后他仍旧非常努力,不到两年就获得晋升,如今年薪已经超过20万。我相信他一定还会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与之相反,在清华大学,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自杀,有上百个学生因为成绩欠佳而被迫退学或者不能毕业。他们中每一个人的高考成绩都比那位姓张的同学好得多,还有一些甚至是高考状元。他们通过高考,在人生的跑道上比别人领先了许多,但高考并不是终点,比赛还没有完,前面的挑战还很多,如果不能继续努力奔跑,很容易就会从领先变成落后。相反,那些在高考中落后的人,只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争取在接下来的道路上跑得比前面的人更快,早晚有一天可以超越他们。

既然高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那么什么才是终点?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只有生命结束才能算是真正的终点。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人生无处不是终点,也无处不是起点,终点即是起点,起点即是终点。一个阶段的完结,就是一个阶段的开始,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不管你是领先还是落后,都必须继续奔跑。因为,后面的路还很长。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里面这样写道:“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在他眼里,一个优秀、努力、自信、自觉的学生,进了名牌大学,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90%,进了其他重点大学,概率也许会降到85%,进了普通高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80%。这个道理对高三学生其实也很适用,我们对失败与成功定义的过于简单,很容易让我们丧失那本应属于我们的85%的机会。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既然起点和终点都是相对的,我们努力的成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前面在李开复的话里提到很多人用“成绩”和“名利”来衡量,并且反对这种衡量方式。如果是用钱来衡量的话,前面举的那个进入中国银行的杭州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似乎不低,也很能体现他的个人价值,但如果把他和一个摸彩票中了五百万的人相比,哪个更成功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应该用考试的成绩和进入的大学来衡量成功。我举三个例子来比较,分别是我高中、初中和大学的同学: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轰动全校,就是一个成绩非常好的男生,因为追求某个漂亮的女生,却又被再三拒绝,搞得他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本来他的成绩进入一所很好的重点大学没问题,最后却只进了一所普通本科。我还有一个初中同学,也是成绩非常好,但是家庭根本供不起她读大学,所以她连高中都没有读,念了几年师范之后就分配到一个乡镇小学教书。尽管工资非常低,在这个小乡镇也算中等收入水平,她的父母的负担也因此大大缓解了,她用自己不多的钱供她弟弟读书,现在她的弟弟已经进入了大学,算是完成了她多年的梦想。此外,我还有一个大学同学,学习奇差,因为家庭的背景进入人民大学,在大学里面也是天天混日子。但是在他毕业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人际关系也就断了,由于自己没有真本事,现在的情况在我们班的所有同学中是最差的。

前面我举的三个例子,如果从高考的结果来看,进入了人大的最成功,进入普通本科的次之,连大学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的自然最失败了。但在我看来,成功的顺序应该倒过来才对,那位只念了师范的女生是最成功的,她虽然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无法进入大学,但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面貌,让自己的弟弟进入了大学,这就是成功。能进重点的只进了普通本科,这就是失败,但进入普通本科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可以算是某种程度的成功。而我那位大学同学,家庭条件如此之好,如果他肯象别的同学一样努力,原本可以比别人收获得更多,但他却最失败。

不仅“成绩”和“名利”不是成功的标准,用任何统一的外在尺度来衡量成功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每一个的个性、爱好、兴趣、理想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天赋不同,起点不同,不可能“一刀切”。真正的标准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成功的定义也只有一个,就是超越自己。

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可以继承巨额财富,但却只会坐吃山空,而另一个人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可能他一生创造的财富都比不上前者继承的遗产多,但他却是成功的,而前者则是失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一个同学再进入高三的时候起点很高,成绩非常优秀,但遇到几次挫折就一蹶不振,最后能进北大清华的却进了其它的重点大学。而你自己起点很低,原本二本的线都上不了,但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最后上了二本。那么就高三这个阶段来看,你是成功的,而他是失败的。

进入大学以后,不同层次的学校代表不同的起点,高起点的人如果不能继续前进,那就是失败,低起点的人如果坚持努力,超越自己,那就是成功。人生就是这样,从一个起点奔向一个终点,一个终点又代表着下一个起点,起点和终点不断交替、不断转化。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争取超越、力求成功。李开复说进入不同档次的大学分别有90%、85%、80%的可能成功,这当然是一种很不精确的估计,但这种估计至少说明了两个道理:

第一,不论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成功的可能性都是很高的。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不论起点怎样,一个努力进取的人都会取得成功,这个成功,就是指超越自己;

第二,我们不应该把高考看成终点,而应该把它看成起点。这个起点有高有低,却没有贵贱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别。不论你的梦想是北大清华,还是其它重点大学,或者是普通大学、专科学校,每一个梦想都值得珍惜,每一个梦想都令人尊重,真正重要的是你要努力为之奋斗,让自己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国旗下讲话:走近高三] [扛着铁锨上大学]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