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盆滨:和你跑完100个马拉松(3)

 
陈盆滨:和你跑完100个马拉松(3)
2015-09-29 15:46:26 /故事大全

全程马拉松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了,这不再是一个随便跑跑就能拿下的运动。马拉松是一个标准的极限运动,从起跑到完赛,所有人都要经历轻松—兴奋—痛苦—快乐几个过程。尤其是到了32公里,是人人闻之色变的“撞墙”处,李朝晖一直跟我们强调“半马不是马”,就是因为半马不会体验到“撞墙”。

在高强度的跑步过程中,人一直在消耗身体里的糖原,糖原贮存在人体肌肉和肝脏内,能很快转换成跑者需要的能量。大多数马拉松选手在第32公里左右时,身体中的糖原储备已经消耗殆尽。“肝糖是大柴火,一直呼呼地烧,到了32公里一下子就烧没了,此时开始消耗脂肪中的能量,但是从脂肪转换过来的糖分,速度太慢,又太少,来是小柴火,就那么一小点火苗,完全跟不上。”

2013年的北京马拉松,李朝晖跑了4小时30分钟,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撞墙期”痛不欲生想立刻放弃的感觉,实在让他刻骨铭心。

在第一次全马比赛之后,李朝晖现在的训练都是为马拉松做准备,目标就是提高脂肪代谢能力,增加糖原贮存量,尽量往后推移撞墙期,并减弱痛苦的程度。

现在,李朝晖和王静夫妇俩每周都要跑步5次,严格按照计划做节奏跑(以每公里5分钟的配速跑10公里)、间歇跑(以最快速度跑10组800米)和周末32公里的长距离。

“我们遵照的是科学的锦标主义。”妻子王静一直喜欢运动,过去一直会定期打网球、羽毛球,加上游泳。单纯以爱好为导向,这些运动锻炼了她的体能。跑步因为门槛低,又有比赛做目标,成为她坚持最久的一项运动。王静发现,跑步其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按照计划训练,最后一定能顺利完成目标,如果计划完成度不高,比赛的时候就会跑得丢盔卸甲。2014年5月,她去东营跑了个人的第一个全马,过了32公里之后,只能走走停停,5小时才完赛。经过一年的训练,今年3月再跑比赛,她已经能跑到4小时37分了。

“计划完成不了的时候都是借口,只要你把跑步当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其他的应酬、休息、出差都围绕跑步来安排,就一定能找出来足够时间。”现在,夫妇俩的生活变得非常简单,他们在微信上加入了跑团,一群人互相监督,每天在群里打卡,李朝晖再懈怠的时候,发现人家都在上传今天的跑步数据,打起精神也要下楼再跑几公里。他最近一次马拉松的成绩是4小时1分07秒,最终还是差那么一点点,没能进到4小时。

在山东东营,夫妇俩跟陈盆滨以6分钟的配速跑了十几公里,校正了很多跑姿上的问题,李朝晖发现自己拉伸不够,也许这也是他过去提速的障碍之一。

在陈盆滨的陪跑团中,还有一位他们的朋友朱明,这也是夫妇俩最佩服的跑友。“你去问问朱明的故事吧,他带着盲人小何一起跑步,不是谁都能承担得了这个任务,每周都坚持,太难了。”

美术总监和盲人按摩师

周六上午,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见到何亚君时,他刚刚跟朱明跑了26公里。何亚君的大儿子围在他身边跑来跑去,妻子抱着小儿子乘凉,看起来跟公园里其他散步的家庭没什么区别。

这是朱明带着何亚君做的第一个夏训,此后要正式为秋天的北京马拉松做训练了。在马拉松比赛之前,朱明每周都要开车接上何亚君,在周三、周六分别跑两个长距离,因为条件限制,这也是何亚君唯一的训练机会。

朱明今年38岁,是一家报纸的美术总监,跑步也是他近几年养成的爱好,他至今已经跑过6个马拉松了。认识何亚君,最初只是随手帮朋友一个忙,北京现在的跑团不计其数,每个周末,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都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各种协会的大旗。但很多组织跑了几次就再没有动静了,何亚君被志愿者们带出来跑了几次步,活动没有继续坚持下去,朱明刚刚接手时,也没想过两个人会一起跑多久。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