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哥伦比亚大学电子音乐中心(aka.RCA)的奥尔森和贝拉制作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音乐合成器,它被命名为RACMK1。它采用了与早期电子计算机类似的孔带纸式的信息输入与控制设备,使用滤波器和调制器将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任意改变成所需的声音加以输出,大量的电子管可以将不同谐波的正弦波组合起来形成复杂的声音,它拥有着现今我们在大多数的合成器上还在使用着的模块,并使用了两台机械钢琴作为输入设备的乐器。MK1体积庞大,失真度较高,但它的出现似乎开创了电子合成器的先河。
1957年,罗伯特·穆格离开了布朗克斯理科高中开始在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读物理学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读电子工程学的双修学位。事实上,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曾在1957年对RCA进行过改造,但是穆格从来不曾穿过校园去拜访那里。1961年,穆格凭借自己的“创作”,在《电子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描述“完全便携的晶体管塞勒明”的文章,同时,他研制的“马洛迪亚塞勒明琴”以50美元的高价正式发售。5年后,作为“合成器”首次被公众认知的模块“穆格合成器”也随即诞生了。
当“穆格合成器”在纽约最北部的小镇诞生时,“波科勒盒子”也在60年代激进的旧金山成型。实验作曲家雷蒙·森德(Ramon Sender)和莫顿·萨博特尼克(Morton Subotnick)与电子专家唐·波科勒发明的“波科勒盒子”有着完全独立于“穆格”的设想,两台乐器产生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深刻地塑造了它们的形态和用途。
波科勒总是专注于音乐,他的职业生涯中曾制作新型乐器,搞过电子乐作曲,学习演奏弗拉明戈吉他,曾与“感恩而死乐队”(Grateful Dead)即兴演奏。他既不说自己是一个工程师,也不说自己是一个音乐家,却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传统的乐器制造者”。1955年他进入了位于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主修物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有一台最早的粒子加速器,并且是引领高能物理这个新兴学科的中心。波科勒在那里制造调速管——用于产生高频电场以在加速器中加速粒子的设备。
波科勒以他的电子方法实现了突破,最终,音序器是“穆格”从“波科勒”那里“仿制”的一个模块。但是,它们仍然存在不同。它们起始于不同的模块:“波科勒”有环形调制器和音序器,“穆格”之后才添加了音序器;“穆格”拥有的滤波器是“波科勒”之后才添加的。然而,它们中最大的区别是,“波科勒”没有标准键盘。波科勒也不愿意把他的设备称作合成器。对他来说合成器(synthesizer)这个词有“模仿”的含义,就像“合成”(synthetic)这个词表示人造丝和其他人造纤维之类的。他没有把他的新乐器看作模仿、仿真其他乐器声音的承载工具。他最终把他的乐器命名为“波科勒音乐盒子100系列”。
合成器音乐也被称作美国60年代“迷幻革命”的推进剂之一,那是LSD(迷幻药)被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嬉皮士滥用的年代。《飞越疯人院》的作者肯·克西(Ken Kesey)曾在1959年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写作学位,自愿参加了政府在一所医院的毒品实验项目,他曾经提到违禁药物与电子音乐的组合,这似乎也得到了艾伦·金斯堡的认同,并提出“扩大意识,探索自我”的主张。60年代是创造新事物的好时机。1968年,纽约地下音乐界出现了一股超前的迷幻摇滚风格,他们以独特的自制信号发生器组合以及鼓的组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电子流行乐蓝图。“银苹果”,这个名字源自爱尔兰诗人叶芝(W.B.Yeats)的诗作《流浪者安古斯之歌》,艺术家莫顿·萨波特尼克的唱片《月亮上的银苹果》也是以此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