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刷厂到“红毯”的路有多长

 
从印刷厂到“红毯”的路有多长
2017-04-10 11:56:51 /故事大全

从印刷厂到“红毯”的路有多长-演不完世间百态,道不尽芸芸众生——生活故事,社会故事,悲欢离合!

去年年底,郭晓冬被邀请出演话剧《钢的琴》,从没舞台表演经验的他一口就答应下来。“舞台有它独有的神秘感和诱惑力。”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郭晓冬说,自己一直期望在参演每部戏,塑造每个角色时,都能有新的突破。但一段时间以来,他的表演遇到了瓶颈,“甚至有些迷茫”,而话剧《钢的琴》恰好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在舞台上,演员的优缺点都会被放大。我在加入剧组的第一天就说,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它就像一块充电用的蓄电池。”如今,在沪广深等地演出获得成功后,郭晓冬携他的话剧处女作回到了北京——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一则启事

郭晓冬至今认为,1992年的那个下午是如此不可思议。在县印刷厂当工人的他在车间里随手翻开一本《大众电影》杂志,上面登着一则北京电影学院夏令营的招生启事。不论在村里的宣传队,还是在印刷厂都称得上文艺骨干的郭晓冬觉得自己应该去北京看一看。但对世代务农的郭晓冬一家,500块报名费和来回路费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了凑足路费,他将当初进印刷厂时东拼西凑的1100元风险抵押金,瞒着父母从厂里取出来,去了北京。

半个月的夏令营让来自沂蒙山区的小伙子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于是,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辞掉了村里人羡慕的县工厂的工作,揣着120元钱,和万千年轻人一道加入了“北漂”大军。

在1993年第一次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失败后,郭晓冬开始去剧组跑龙套,到酒吧唱歌。不过,他似乎没有王宝强那样一朝成名的运气。最苦的时候,一袋方便面要撑着吃三天。“看不到希望,或者说看得到方向,但不知道路在哪里,成天无头苍蝇似地乱飞乱撞。”

村里还有几个出来打拼的青年,因为没有出路都选择了回乡。郭晓冬很感谢父母。“或许是他们根本不懂吧,也因为我向来报喜不报忧。他们从来没有对我苛责什么,给了我最大的鼓励。”

至今仍心有余悸的郭晓冬觉得那段经历和《钢的琴》中的主角下岗工人陈桂林很像。“我们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愿向现实低头。在排练时,我就觉得陈桂林就住在我的身体里,他在我的身体里慢慢地‘活’起来。”

一个广告

1996年,郭晓冬如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96级“明星班”,和赵薇、陈坤、黄晓明等成了同班同学。从此,命运向他打开了大门,但拮据的日子却仍未结束。

郭晓冬回忆,刚进大学时,因为自己囊中羞涩,很是自卑。平时同学们聚餐,自己都借故不去。大学四年他当过清洁工、雕刻工人、养虾人、服务员、邮递员、歌手、主持人。班主任崔新琴老师特别叮嘱班上的同学,要是有拍广告的活儿,一定捎上郭晓冬。

曾有一次,一家企业请班里赵薇在内的五个女孩儿拍广告。崔老师告诉对方,必须让郭晓冬参与。对方苦着脸表示根本不需要男演员。崔老师说,那就都不拍了吧。最后,对方只得无奈答应。崔老师为了不让晓冬难堪,最后还附上一个“苛刻”条件:不能让郭晓冬知道他是“搭顺风车”。最后,那个广告播出的时候,郭晓冬的戏份全被剪掉,但大学四年他却丝毫不知其中隐情。郭晓冬说,“我很感激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

2003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大红大紫的电影《暖》改变了郭晓冬的演艺生涯。在做客《鲁豫有约》时,他坦言看了这部由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剧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次或许真的能火。”

“这就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思想吧。我觉得没什么丢人。”郭晓冬说。

当年参加东京电影节时,他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方夜谭,这次我是从自己的天方夜谭的男主人公走到了生活中来,走到了东京电影节的红地毯。”回想人生最关键的几步,从老家到县城——考上大学——《暖》——国际电影节……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恐怕都是事先注定的,但是你得努力,同时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后来,在王海 同名小说改编的《大校的女儿》中,他饰演一位从17岁到50岁的军人。当王海 看到后期未处理完的样片时,第一感觉是“震撼”!“演一个年龄跨度如此大的角色很不容易,郭晓冬是一个偶像加演技派的好演员,他非常有潜质。”于是《新结婚时代》她力邀郭晓冬出演男主角何建国。王海 对郭晓冬《新结婚时代》中的表演评价甚高:“他将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儿子演绎得如此细腻又如此大气、如此深情又如此理性。”

一台“钢的琴”

如果说郭晓冬的励志故事有什么遗憾,无疑是在《暖》开拍的第三天,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没有看到他光宗耀祖的那一天。

“父亲是我最敬佩的人。”郭晓冬告诉记者,虽然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没有做什么伟大的事业,“但他做的一切都是从善的角度出发。在收成不好的时候,即使家里的口粮不多,父亲也会主动资助村里的老人。”

看过电影《钢的琴》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关于父爱的戏。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邀上一帮哥们做出了一台钢的琴。

郭晓冬大学入学,要交一万块学费。同学们都是崭新的钞票,只有他是捧着父亲给他的一书包零钞。“我至今不知道,这一万块钱他是怎么弄来的。在1996年,那真不是个小数目。我甚至都不敢问他。”

“我只知道,我不能迟到,不能早退,甚至没有生病的权利。现在想来,这学费也应该算父亲送我的一台‘钢的琴’。”话至此处,郭晓冬有些哽咽。

如今郭晓冬自己也做了父亲。记者问,如何算一个好父亲?

“担当!责任!无论如何都要撑下去,不能倒下。”郭晓冬脱口而出。

郭晓冬认为重视家庭是一个男人的美好品质。“我能为了自己的家庭去放弃某部戏或者某个角色,这没有什么难的。特别有了孩子之后,我更感到家庭的重要。一个人的价值除了事业之外,享受家庭也十分重要。”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小男人 大男人
下一篇:减法成功术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