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自有娇小不嫁心

 
女儿自有娇小不嫁心
2017-04-10 12:56:52 /故事大全

女儿自有娇小不嫁心- 一个故事,一种人生;一段文章,一种生活;看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文章,都诠释活着的价值和不同的人生。

这是一种关爱,也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观念上的错位。面对30岁还没有谈恋爱的女儿,父母说:“你怎么还不嫁呢?”女儿说:“我还很小呢。”

西方有个古老的说法:女人的结婚年龄就像圣诞蛋糕,24岁(即圣诞前夜24日)前都新鲜、抢手,而25岁(25日)则开始变成过期的点心,不得不打折甩卖。

按照这个比喻,所有的未婚女人或迟或早都会成为“圣诞蛋糕”,上面贴张标签,写着“请在保鲜期内品尝”;所谓的“过期”,应该是指男人在选择妻子时会对她们失去兴趣,而把目光投向更为年轻的女孩子。关于这件事,西蒙·波伏娃说得更加直白——社会传统赋予女人的意义只有婚姻,“如果没有人想娶她们,从社会角度来看,她们简直就成了废品。”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30岁的未婚女人已经成了一个“老姑娘”,过了“保鲜期”那么久,价值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父母在面对一个30岁未婚的女儿时,总是无法心平静气。可是现在的调查又显示,几乎所有国家对女性适婚年龄的接受底线都较20年前有了5~10岁的增长,而几乎所有超出这个底线的被采访对象,都完全抗拒“保鲜期”的说法。或许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了现在大龄女青年“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找不到对象的现实问题。

不敢和女儿谈婚事

说起中国的父母,通常就让人想起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可怜”已经变得全世界都闻名了。如果家里有个30岁还没有谈恋爱,不准备出嫁的女儿,父母心里的担忧真是几天也说不完呢。新闻媒体上常常有“家长相亲会”的报道,说是这个公园又举办了一场人数浩大的相亲会了,下周另外一个机构又要组织一场大型相亲会了,都是父母拿着孩子的照片去相亲的,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迟婚晚育早就成了一种趋势,但是在那些父母看来,30岁的女儿还没有出嫁,总是一件特别心烦的事情,拿他们那个时代来说,早应该是几个孩子的妈了。

姜女士说起自己的女儿既高兴,又烦恼。女儿是个绝对优秀的女孩,什么都好,也正是这什么都好让姜女士觉得女儿有点“自视清高”,虽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还没处过一个男朋友。前两年,她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和女儿讨论这个问题,女儿也不急,搂着妈妈笑着回答:“你女儿这么好,你还怕我嫁不出去啊?再说了,你就真舍得这么早把我嫁出门啊?我走了谁陪你啊?” 姜女士心想,或许女儿过两年就会谈恋爱了呢。但是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着过完年女儿就要奔30了,还没有一点动静,她越来越着急。有一次去书店,她特意买了一本“哈佛MBA女性择偶策略”的书回来。这本书差不多30块钱,照她平常的节约精神根本就不会买,但那天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女儿。回到家后,她故意把书放到了写字台上一个醒目的位置。女儿瞄了一眼,给她一个“嗤之以鼻”的笑,然后就要求:“以后不要再和我谈嫁人的事情。”

现在,姜女士和女儿的关系依然是亲密无间,但是一说到结婚找对象的事情,女儿立马就翻脸了,弄得姜女士再不敢开口提起。

做父母的总是盼望孩子快快地长大,但是孩子大了就会有自己的主见,当这些主见顺着这个社会的主流方向,顺着父母的意思,那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当这些主见超出了父母的承受能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空间,那问题就来了。郑先生现在就面临着一个很伤脑筋的事情。“女儿放弃了好端端的工作,自己做生意,开了一个教‘钢管舞’的学校。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钢管舞’,但我知道这种事情一般的女孩子根本不会去做。可她为什么要做这个呢?”郑先生的女儿一直都是好学生,从小到大没有让父母操心过,毕业于名牌大学,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上班。每次和人家说起自己的女儿,郑先生都是一脸的自豪,说她的成绩有多好,工作有多好。可是现在,别人问起女儿在干什么,他实在是无言以对。“我真的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忙什么。晚上回家吃饭,前后不超过半个小时,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样子。”有时想跟女儿聊聊天,女儿看似一副很配合的样子说,你们想聊什么?说呀,我听着呢。可是边说还边看着手机,电话、短消息不断,都是工作上的事情。这种样子,叫郑先生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女儿见他没话说,道声再见就走了。郑先生夫妇俩只能大叹无奈,女儿大了由不得自己,尤其是女儿又这么能干、独立,更轮不到他们做父母的操心。想跟她谈结婚的事情,感觉像是侵犯了她的私隐,更加说不得。有时候想想,如果女儿平凡一点的话,可能还不至于如此。

几乎所有的中国父母都有一种为儿女奉献终生的精神,他们总是说“你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焉有不疼不爱,不闻不问的道理?具体的表现,就是在儿女所有的事情上都要插一脚。事业也好,婚姻也好,都应该为儿女们亲历亲为。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里面的母亲说:当初她跟何建国结婚,我就反对,就你充好人,说什么儿女的婚事,父母不要干涉太多,我们这样的父母,干涉儿女的婚事那还不是为了儿女好啊。聪明人最大的聪明就是肯听取别人的人生经验,她暂时想不通,以后慢慢会想通的嘛……天下的父母其实都是这么想的,认为父母应该干涉儿女的婚事,连带着也干涉一下儿女的前途事业什么的,把儿女变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做不成的事情想要儿女去完成,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希望儿女去做,总希望儿女可以胜过自己。

再回到30岁结婚的问题来,父母总认为女孩子到了这个岁数还不谈婚论嫁,就是特别不正常的事情。“就是从医学上来说,也是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吧?”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到了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不要变成别人眼里的笑柄,一个社会的异类。而且从他们漫长的人生经验总结来说,婚姻是一个女人命运中的一部分,每个做妈妈的都渴望看到女儿的结婚庆典,看到她们能拥有一份完整的人生。

单身已经不再代表不幸

早上9点,张琼开着一辆大红色的跑车到恒隆广场的写字楼上班。高跟鞋,职业套装,精致的妆容,每一天都是这样风风火火、神采飞扬。张琼今年30岁,在外资银行做高级秘书,她早已习惯了、喜欢了这样的生活。可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她的父母就一直唠叨着要她去相亲结婚,成天担心她老得快嫁不出去了。她也曾试图想让父母明白,结婚不是她现在想要的生活,她喜欢无拘无束得过日子,“大学毕业没有几年,工作刚有点成绩,正是好好玩的时候,为什么要结婚?”从内心来说,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要成家的年纪。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都有着张琼这样的想法,“我现在一个人过得挺好的,结婚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比单身的生活更幸福才结婚。如果找不到自己满意的人,就不要勉强自己。”社会学家也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分析,说是中国的另一次单身潮又到来了。如果说以往的单身危机大多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在价值观趋同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这一次的单身危机则反映出社会变迁中人们观念的变化。如今,很多青年人不是找不着婚恋的对象,而是不想婚恋,“他们的心理年龄还很小,认为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好像S.H.E的那首歌里唱道:“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长大,我情愿一辈子笨又傻。”不想存钱,不想工作,不想结婚……这个“不想长大”的族群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在年轻人的眼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已经不再受到认可。单身已经不再代表着不幸。现代人对婚姻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不少大龄青年是“为结婚而结婚”,到年纪了,赶紧找个差不多的人凑合过日子算了。但是现在年轻人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更看重思想的交流,要求有共同语言。另外,不婚族、晚婚族的增多,也令青年人对适婚年龄的焦虑感逐渐减少。现在的青年解决单身问题形式也更加多样、时尚。如单身俱乐部、酒吧交友、单身旅游团等都是时下流行的方法。

 

当然,习惯了几十年前思考方式的中年父母们是没法理解儿女单身的乐趣的。这段时间,张琼的父母把从七大姑八大姨那里搜索来的所有适龄男青年的资料像念经似地不断在她跟前介绍,每个都说得像错过了就会后悔终生的样子,说完之后就是安排见面。这样的事情又是让张琼无法忍受的。完全陌生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奔着恋爱的主题而去,没有前奏过程,如何会有感觉?回家后,还要被父母盯着问结果。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又难免被唠叨一番,“人家要长相有长相,要家世有家世,工作也不错,这么好的条件你还看不上,你想找怎么样的啊?”她真是无言以对,难道现在还是20年前,还是几百年前?只要门当户对,条件合适就能凑合着一起过?跟父母说是说不清了,于是就选择避而不谈。现在张琼总是忙得早出晚归的,一方面,工作真是很忙,另一方面,她内心也有点想避开父母,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看到他们常常苦着张脸,好像是自己有多么糟糕或是犯了多大的错一样,她的心里也憋屈。偶尔,陪妈妈出去逛街,她也事先半开玩笑地跟妈妈打好招呼,“今天不谈我结婚的事情,要谈就别出去了”,她不想因为这事又影响了自己跟妈妈的心情。

对这些根本“不想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年龄从来不是结婚的问题。

女人的归宿在哪里

何芳今年35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有人称她为何女士了,可是她并不介意。她也从不介意说自己的年龄,可能是因为她本身的优秀,让她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自信的光芒,所以在她身上,年龄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才35岁,就能达到年薪几十万,别人只会称赞她年轻、能干。每天,她打扮得得体而优雅,出入高档的写字楼。下班后,没有应酬就回到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房子,坐在布置得舒适、温馨的客厅里,做一个面膜,喝一点红酒,听着悠扬的音乐。可以说,她过着从物质到精神都充实的生活,让人看着羡慕,她自己也过得逍遥自在。可是她的父母却不替她高兴。35岁了,还没嫁出去,甚至连男朋友也没有,父母急得无处诉苦,连想帮女儿物色对象都难。

何芳坦言说现在的阶段,她自己并不急于结婚了。要说想结婚,是临近30岁那会,每次过年都觉得心里慌慌的,尤其是家族聚会的时候,看到那些同龄的亲戚们都结婚生孩子了,然后长辈们又不识时务地问:“你什么时候结婚啊?”她真是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不过到了这一二年,她倒也不怎么着急了,一切随缘吧,有适合的就谈,没有就不谈。她想得很明白,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很舒服、很开心。尤其是,当她看到身边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后,更觉得婚姻不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

何芳的好友也是一个相当能干的女强人,但当时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她草率的进入婚姻的城堡。没想到,这场婚姻维持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现在,她独自带着7岁的儿子,在装修豪华的别墅里生活。虽然在经济方面她没有任何负担,但是在精神上,她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说起这段婚姻,她就常常叹气:“如果当初没有结婚就好了。”何芳也知道,结婚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为了结婚而结婚”。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人的地位在发生变化。当婚姻中的男人角色,由“依靠”变为“伴侣”时,女人们开始占据主动,开始设定标准,开始挑挑捡捡,开始有要求,她们从容撕下“保鲜期”的标签,换成“逾期不候”。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王金铃教授说:“女性对自由越来越看重,她们对于自由度的扩展会不愿意进入婚姻的约束。另外,职业女性对于婚姻的内涵越来越明白了。” 王金铃提出,婚姻是一个性、功利、情感的三角关系。其中,“功利”包括生活琐事、人际关系、面子问题等。“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自己无法平衡这样的三角关系,因此她们更谨慎地进入婚姻。”

迟婚或独身,越来越成为女人的价值取向,生活选择,而不是“过期的圣诞蛋糕”般的无奈。她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远高于结婚年龄带来的压力,对理想婚姻的期待可以漠视时光流逝。那些未婚、经济独立、消费超强的女人,有情趣、有期待,只想在最好的时候做最对的决定,自主定义幸福。

也许,生活还是与年龄有关——25岁时,与女友聚众嘲笑家庭主妇;29岁时,很想参加单身派对;30岁时,突然发现身边死党纷纷走进围城,连聚会也变成御夫论坛和育儿辩论。那一刻你会感到孤独,甚至无所适从。

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并不想说结婚好或是不好,该不该结婚,该什么年龄结婚,说到底,这一切都没有定论。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想法和观念有所差别。好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战争”都是充满了爱的,总会有一方用宽容和理解去化解它。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