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及其商业未来

 
自媒体及其商业未来
2016-09-24 09:40:42 /故事大全

自媒体,这是时下一个非常火的概念,大体上就是“一个人/小群人做一份媒体”的意思。不过,我对自媒体有两个限定条件:其一、需要有极强的个人风格特征,类似微博上一些营销大号,可能是一个人做的,也可能是一小群人做的,但由于没有太过明显的个人风格而基本属于转抄各种段子,是不能算作自媒体的。另外,有那么一些人凑在一起,公司化运作网络媒体,个人风格特征不强,也不能计入自媒体;其二、要经营,至少是主观上有经营的欲望。不少人喜欢没事写点博客,从无指望通过博客来获取什么物质利益,当然也不能算做自媒体。如果这个限定条件不加,所谓中国一亿博客五亿微博账号,中国自媒体的阵营,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运作自媒体的工具很多,早年博客时代,就有一些自媒体:通过在博客上加载广告代码来获取收益。时至今日,依然有少数人靠这样运作换取点物质利益,但要说名动天下,委实谈不上。后来到了微博时代,也有人通过运维一个微博换取广告收入,比如有一个自称中国电商第一微博的人,号称一年有数十万收入。再到了今天的微信公众账号(简称公号),更是很多人投入其中。就我所知,有单个人运维的公号订户已近10万,数万的不在少数,受众也不能算一个小数字了。自媒体这个概念,几乎就是伴着微信公号起来的,已经有类似的广告联盟来接单生意,下发诸个微信公号运作的事。更有人通过自己的微信公号,短短两三个月,赚取了十三单广告每单一万之多。

自媒体的第二个限定条件:经营,是自媒体的核心命脉,也是时下很多讨论聚焦的重点。我的看法是,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纯线上经营,比如接单广告,目前有不少公号想走的路径是这条;一是线上树立影响力线下变现。线下变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开讲座、做顾问,往远里点想,还可以谋求品牌代言的道路。

公号与早年的博客、微博有一个优势是:到达率比较高。一个用户订阅了一个公众账号打开看看的几率,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大的,有人认为可到9成——我个人以为略显夸张,不过大概4-5成总是有的。到达率高,订户稍许少点关系不大,这为广告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当下的障碍在于测量上有些模糊,比如到达率9成也好4-5成也好,也是个拍脑袋的数字,需要有第三方监测工具来帮助广告主下定决心。

而至于线下变现,这个事已经很有传统了,从郎咸平到袁岳,都有类似的影子在。但线下变现如果要成为一个常规的经营项目,需要该自媒体人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比如大学教授是一种不错的头衔。

自媒体目前有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是由于规模很小,如何去规避内容生产和实际经营混搭所引发的一些伦理问题:比如公关稿或者收取所谓“保护费”。平心而论,这种状况如果规模比较小倒还问题不大,但如果蔓延开来,自媒体那可真叫“自毁长城”。媒体业喊了多年的采编经营分离,虽然执行上也是有跨界,但总有它的道理在。

其次是自媒体内容有时候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特别是以爆料之类为主的自媒体,与有规模的组织去抗衡,自媒体未免过于弱小。

基于上述种种,自媒体这个圈子里当下开始浮现出一些类似演艺圈内盛行的经纪公司这类组织,他们包装自媒体人,寻找其中的意见领袖,展开商业合作。这个模式下,会产生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人,但从规模而言,大部分所谓自媒体人,就像大部分的演艺人员,依然会生活在很底层之下——这是由经纪公司要追求效率所注定了的。

自媒体,这是时下一个非常火的概念,大体上就是“一个人/小群人做一份媒体”的意思。不过,我对自媒体有两个限定条件:其一、需要有极强的个人风格特征,类似微博上一些营销大号,可能是一个人做的,也可能是一小群人做的,但由于没有太过明显的个人风格而基本属于转抄各种段子,是不能算作自媒体的。另外,有那么一些人凑在一起,公司化运作网络媒体,个人风格特征不强,也不能计入自媒体;其二、要经营,至少是主观上有经营的欲望。不少人喜欢没事写点博客,从无指望通过博客来获取什么物质利益,当然也不能算做自媒体。如果这个限定条件不加,所谓中国一亿博客五亿微博账号,中国自媒体的阵营,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运作自媒体的工具很多,早年博客时代,就有一些自媒体:通过在博客上加载广告代码来获取收益。时至今日,依然有少数人靠这样运作换取点物质利益,但要说名动天下,委实谈不上。后来到了微博时代,也有人通过运维一个微博换取广告收入,比如有一个自称中国电商第一微博的人,号称一年有数十万收入。再到了今天的微信公众账号(简称公号),更是很多人投入其中。就我所知,有单个人运维的公号订户已近10万,数万的不在少数,受众也不能算一个小数字了。自媒体这个概念,几乎就是伴着微信公号起来的,已经有类似的广告联盟来接单生意,下发诸个微信公号运作的事。更有人通过自己的微信公号,短短两三个月,赚取了十三单广告每单一万之多。

自媒体的第二个限定条件:经营,是自媒体的核心命脉,也是时下很多讨论聚焦的重点。我的看法是,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纯线上经营,比如接单广告,目前有不少公号想走的路径是这条;一是线上树立影响力线下变现。线下变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开讲座、做顾问,往远里点想,还可以谋求品牌代言的道路。

公号与早年的博客、微博有一个优势是:到达率比较高。一个用户订阅了一个公众账号打开看看的几率,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大的,有人认为可到9成——我个人以为略显夸张,不过大概4-5成总是有的。到达率高,订户稍许少点关系不大,这为广告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当下的障碍在于测量上有些模糊,比如到达率9成也好4-5成也好,也是个拍脑袋的数字,需要有第三方监测工具来帮助广告主下定决心。

而至于线下变现,这个事已经很有传统了,从郎咸平到袁岳,都有类似的影子在。但线下变现如果要成为一个常规的经营项目,需要该自媒体人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比如大学教授是一种不错的头衔。

自媒体目前有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是由于规模很小,如何去规避内容生产和实际经营混搭所引发的一些伦理问题:比如公关稿或者收取所谓“保护费”。平心而论,这种状况如果规模比较小倒还问题不大,但如果蔓延开来,自媒体那可真叫“自毁长城”。媒体业喊了多年的采编经营分离,虽然执行上也是有跨界,但总有它的道理在。

其次是自媒体内容有时候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特别是以爆料之类为主的自媒体,与有规模的组织去抗衡,自媒体未免过于弱小。

基于上述种种,自媒体这个圈子里当下开始浮现出一些类似演艺圈内盛行的经纪公司这类组织,他们包装自媒体人,寻找其中的意见领袖,展开商业合作。这个模式下,会产生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人,但从规模而言,大部分所谓自媒体人,就像大部分的演艺人员,依然会生活在很底层之下——这是由经纪公司要追求效率所注定了的。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