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演讲:中国第四波创业浪潮来临

 
李开复演讲:中国第四波创业浪潮来临
2016-09-24 14:27:28 /故事大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生)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20日加入谷歌公司,并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李开复在工作中 王涛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年轻时的李开复在模仿科学怪人

演讲人:李开复

时间:9月26日

地点: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

中国创业的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的主要创业者是社会相对边缘的人;第二波是从体制内“下海”的人;第三波创业者中草根居多;第四波不但拥有技术,而且往往是IT精英。

今天,我学了一个词,叫作“倒爷”,摔倒的“倒”,爷爷奶奶的“爷”。

“倒爷”就是以地方差价赚钱的人,他们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以低价商品买进、高价卖出的人。

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中国的创业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倒爷”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波创业者。这些“倒爷”可以说是引领了当时的中国创业浪潮。这话今天听起来,让人觉得振奋。但是,在当时,他们是社会的一些边缘人。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作公务员或在国企任职,只有找不到工作的,甚至是无处生存的人,才考虑以“倒爷”作为职业。在这批“倒爷”中,后来只有少数人得到成功,慢慢地成为企业家,比如柳传志、张瑞敏……他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许放弃了优厚的机会,也许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机会,在社会边缘挣扎努力,直到今天才得到社会的尊重。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创业情况,“倒爷”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

十年以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了第二波创业浪潮。

当时的中国,全民“下海”。据说有十万个在国企或政府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看到了经商者的成功,便放弃了原有的工作,选择“下海”创业。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创业的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很广泛。当时大家的创业想法并不清晰。最终,他们赢得巨大利益的集中在房地产和外贸领域。代表人物是潘石屹、史玉柱……这批创业者得到了很大的价值回报,因为他们与第一批的创业者不同,他们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知识层次,并且他们渐渐地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中国第三批创业者,选择了互联网。

当时,美国验证了互联网在未来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但是,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批中国创业者看到了这个机会,他们认为:美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他们中的佼佼者,快速地积累了巨大财富。其中,四个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接近1500亿美元。如果只评估固定时间内,用同样资本创造最大的价值的话,第三波创业者的成功远远大于第二波和第一波。比如,腾讯的马化腾创造的价值和投入的成本,与潘石屹相比,马化腾得到了更大的回报。

第三次创业浪潮,让人们变得离不开互联网。它通过风险投资和股票股权可以让整个公司参与创业过程,公司一旦上市,参与公司创业的前一百人,甚至是前一千人可以成为富翁。上市是由风险投资支撑,创业者拥有巨大的股权。这让很多人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前一百个员工可以成为千万甚至是上亿的富翁,前十名员工所得到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创业模式是由风险投资和股权激励,加上创业者本身的不同资本,而拥有相当大的股权。这样的模式与前期的创业有很大不同。前期的传统企业是资本运作,拿一百万、一千万借钱买地,希望盖房子挣得更多的钱,可能花了两千万、五千万甚至八千万,赚取一个亿。然而,互联网行业则不同,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最初的投入可能只是百万或千万元,而今天的价值却是一千亿的美元!投资少,回报多,风险投资逐渐参与,创业者和他的伙伴拥有大量的股权,并被股权激励,这就是第三轮的创业模式。

我主要谈的是第四波创业浪潮。

如果有人怀疑第四波创业浪潮的到来,那么,请看一下最近即将上市的公司,还有移动互联网投资的趋势。我个人在中国是清晰地看到了第三波和第四波的创业浪潮。

今天,在座的多是北京大学的精英,在这里我想提到一点:作为中国名校的精英,是否有机会在创业浪潮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第一波浪潮的主要创业者是社会相对边缘的人;第二波是从体制内“下海”的人;第三波创业者中草根居多;而今天的第四波,比较典型的有许朝军,他在创新工场获得投资,是点点网的创始人,并得到巨大的成功。

再看一下互联网,近三年创业的顶尖级的公司,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来自名校的计算机或者相关学科的学生,他们都是从一个产品和技术角度入手创业的。

第一批创业者基本没有任何技术,第二批也没有什么技术,第三批技术含量较多,第四批不但拥有技术,而且往往是IT精英。我相信在座很多也是IT精英,第四波创业浪潮来的时候,就是在座IT精英跳入创业浪潮的最好机会。

每一波浪潮都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也会成为明天的传奇。如果再过十年,也许在座的就会有人成为了不起的公司创始人,在某某股市上市获得巨大的成功,给亿万网民带来帮助……这一切听起来有点天马行空,但是如果在十五年前问一下马化腾,他恐怕也不知道今天自己会获得这么大的成功。

在2005-2007年间,我们忽然发现,摩尔定律没有用了。因为,产品开发基本饱和了,人民喜欢和享用的应用程序已经发明得差不多了,基本在 PC可以做的,我们都做了。但是,在这个时候,苹果告诉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多的平台,我们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换句话说,摩尔定律不再是PC上面的一个词, 也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手机上产生可观利润。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同时我们也发现iphone上第一波应用,也就是娱乐、阅读、游戏,包括社交和微博,不仅仅是很棒的平台,而且会越来越好。

Iphone是非常好的硬件平台,有很好的娱乐体验,也可以让你通过网络四处购物。有的人担心,互联网是免费的,但是iphone和ipad可以开商店卖电子商品赚钱,慢慢地,电话可以成为付费的一个产品,不用刷卡,用电话可以付费。这些基本功能把手机的发展和商务发展对接起来了。

我认为苹果iphone的创立,基于上述几个理由,所以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这让用户爱上了苹果,也让开发者在苹果商店里获得收益。

仅仅去年一年,苹果手机给开发者带来了25亿美元的利润。如此庞大的利润,在过去是不存在的。硬挤出25亿美元,卖的是软件,点燃了开发者的热情。

在座的同学,如果是学计算机的,在20年前,你们的学长参加了金山、汉王的比赛。这些公司今天也发展得不错,但盈利不多,因为软件企业发展得不好。十年前,参加百度公司、腾讯公司的人,现在发展得都不错,因为它们的盈利点建立在信息分享娱乐和广告的基础上。

今天,随着iphone的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在座的同学都可以不用考虑自己加入什么样公司。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者,跟三两个人在一起研制一个有趣的软件,然后卖给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每年给软件商25亿美金的回报。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创新工场或自主创业的机会,只要你能做一个好的安卓或者苹果的软件,就会得到很好的利润,而这是五年、十年前不可能做到的。

在美国,除了使用苹果系统之外,就是安卓系统。现在安卓系统用户量已经超越了苹果。安卓系统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呢?五年、十年之后,苹果会占有全球市场的20%份额,剩下的市场可能都被安卓占领。两个平台都可以赚很多钱。但如果你的软件加入苹果,苹果公司会很贪婪地与你分账;如果你加入安卓,你的研发产品会面临着盗版的境遇,同时还会受到更多公司的挑战。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加入诺基亚等一些公司。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看起来有些乱,但如果你们选择在这个领域创业,五年以后创业成功了,市场环境也会净化些了。

我们到底能创什么业?我觉得,要抓准开发方向。以美国为例,过去的四年,美国在软件上又研发了一些社交的平台,或者是商务的平台。苹果大概有 1.3亿用户,安卓现在有1亿多用户,facebook有7亿用户,推特有3亿用户,如果能在这些平台中的一两家建立一种好的应用程序,就可以获得非常迅速的巨大成功。尽管表面上看,他们的成功是移动互联所带来的,但实际上却是社交带来的创业机会。

在美国有很多的公司是纯粹地做社交的,在非常迅速的时间上得到了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他们充分利用了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特征。

2007年,美国发生了变革,中国稍微晚了一点,在过去的两年中得到发展。创新工场培育的点点软件研发了半年,已经达到了300万用户,发展得非常快,甚至与新浪微博刚开通时的发展速度相同。

我们投资互联网广告和开发者工具,一年半覆盖了五千万终端,其中一个游戏平台,覆盖了五千万用户,“豌豆荚”在一年内安装了五千万次,整个移动在快速的成长,社交也在快速成长。如果今天能够把握住用户需求或应用,将会有巨大的机会。

怎样的公司能够做到既有移动设备,又有社交平台?耳熟能详最好的例子就是新浪的微博和腾讯的微信,都是非常成功的产品。新浪微博接近2亿用户,两年创造了40亿元,这样的成功几乎是奇迹。腾讯微信的周成长率是20%,以此推算,它的用户很快地发展到几个亿。

中国和美国相比,美国一部分先行者给我们带来了灵感。但是,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比如,美国公司用了四年,才能达到拥有千万级别的用户。然而, 在中国有的公司只需两年就能达到拥有千万级别用户。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用户的基数非常巨大。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四亿,中国的移动用户是三亿,用户拥有量是美国的两倍多。

我们非常有幸在中国有创业的机会。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初步的移动加社交所带来的巨大威力。

下一页更精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