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cut是苹果家推出一款非线性剪辑软件,现在最新的版本是10.2,据调查使用者大多数为剪辑爱好者以及独立片的剪辑人。比较出名的使用final cut的剪辑人士大概是Kirk Baxter和 Angus Wall吧,他们的作品有《本杰明巴顿奇事》,《龙纹身的女孩》,《社交网络》;还有制作《Watchtower of Turkey》的Leonardo Dalessandri。
如果将final cut结合motion(另一款苹果家的后期软件)使用,跟adobe家的pr/ae的组合效果是非常相似的。有人专门做过两组的对比,过程我就不赘述了,结果就是final cut/motion是更经济实惠的(当然不买正版就完全没有不用考虑这个因素)。再有,如果只是简单的剪辑,imovie完全是可以胜任的,final cut算是进阶版吧!
final cut的界面基本是这样的:
左上是library,导入的各种素材包括视频音频照片图片都可以在那边找到。自己分组分类当然是可以的,用关键字搜索也可以的。预览的方式(帧长,宽度等)也能够自由选择。
下方是timeline,也就是磁性时间条,字幕啊,转场啊,导入的音频什么的通通可以在这里看到~所有素材的位置都随你拖动,非常好玩,有时不经意间的手残,反而会得到意外的出色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拉长/缩短一个片段,默认的是操作是延长/缩短原素材。 如果你想要慢放/快放等等变速效果,要点击此片段再去retime。
中间部分是预览画面,点击那个箭头就带你换成全屏播放预览。右边呢是inspector,可以隐藏起来。这里查看视频或音频的各项信息,还有字体、滤镜的调整也都在这块。final cut是可以调出colour board和video scopes(一般这两都得一起使用),让你进行具体调色(并且还可以将其存下来当滤镜)。调出来后的界面是这样的:
如果点击字幕或者转场或者滤镜,通通是在右下方出现。屏幕瞬间开始拥挤了有没有?到这里我真心忍不住要吼一句,用笔记本剪mv太苦,屏幕不够大啊啊啊啊!有朝一日一定换个大屏幕的台式。
整体来说,final cut界面里能够自定义的部分并不算多。据说pr可以完全个人化界面,可惜final cut是不行的。不过,个人觉得final cut的界面还是很美观简洁的,算是贯彻了果家的极简主义(貌美至上)原则吧……
因为自己没有用过pr或者vegas所以没法进行具体比较。
缺点:对我这个就是剪剪fanvid的人来说,fcp最大问题是只能导入mp4格式,avi,mkv,flv等都需要用别的软件转码成mp4才能导入。据专业人士形容,比起pr的话,final cut能选择的导出格式和各项自定义略少了……反正我觉得这个倒还是足够啦。据说调色方面他也不如pr和vegas,具体我就不清楚,反正我调色苦手(x
优点的话……应该是它很少会卡?我的机子是mac air,最低配置的版本,用这个软件剪辑基本上还是流畅的。其次,它隔几个小时就会自动帮你备份,你做的一切都会自动保存下来,所以不必担心突然崩溃,每次退出软件时也不需特地去保存。换句话说,如果想大面积撤销的话,只能不断的command z 或读取备份了。当然,final cut自身也有reset某个效果(比如说某滤镜或Ken Burns)的按键。
2. 实用技巧
-制作宽频效果-
怎样才可以让你的视频看起来高大上呢,其中一个就是做成影院那样的宽频效果。可是呢,导入素材不同,导致片段分辨率不同,然后还有些古早的电影也不一定是宽频。final cut是可以移动遮罩也可以移动画面本身的。我觉得final cut制作宽频最方便方法就是用一个叫“letterbox”的遮罩,各种比例认你选择。
或者你可以做个尺寸合适的png,上下黑边,中间透明那种,然后将这个图片导入软件,再遮上去……然而,我试过了,表示这个方法远远不如第一个方便。所以还是推荐letter box给大家吧。
-节省空间的方法-
做了个视频,发现几个g的硬盘空间没了?那是因为final cut的渲染文件非常大。这时候就不要客气地去删除没用的渲染文件吧。找到file,找到delete generated library files, 然后delete unused render files,瞬间空间就蹭蹭的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