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视》影评观后感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观后感 >
 
《盲视》影评观后感
2016-12-12 00:05:58 /故事大全

从小我妈就拿各种社会法治案件吓唬我,但我从来都天不怕地不怕。唯有两件我始终噤若寒蝉,那就是被拐去山沟和失明。前者是因为我至今尚未想出自救的方案且很难预防,后者则由于其残酷切断一大半对于世界的感知,此般寂寞,已经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

影片《盲视Blind》即始于此。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女主角目盲,大段时间独处在新公寓里。她开始创作小说,小说里有一个性癖好奇怪的男人,和他偷窥的窗户那段,一个年轻、热情、美丽的,十岁男孩的母亲。

“他们说我最终会失去脑内具象化的能力,但我可以让衰退过程减缓,因为我每天做想象联系,就可以保持这种能力。“

她的旅程,就此开始。

我开始一直以为这是两个独立的故事。长发无业的中年男子和年轻母亲,失明的作者和丈夫。两个故事中的人都在努力生活着。

中年男子踱步接近纸尿裤货架前的年轻母亲,故意将音乐放得震耳欲聋。年轻的母亲听到熟悉的乐曲,惊喜地转过头来:”你也喜欢这首歌?“”是啊。“”在挪威,喜欢他们的人可真不多了。“两人微笑,萍水相逢的暖意。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然而随后镜头一闪,男子的音乐依然震耳欲聋,年轻母亲却始终认真注视货架上的产品,随后转身离开。

那镜头转换的闪烁似曾相识——不,简直太熟悉,熟悉到它每天在我大脑里都要上演千万遍。

是上课时眼馋午饭菜肴半晌,忽然意识到还早后,一桌美食突然碎成黑板课桌的瞬间;是看到熟悉景象刹那恍惚想起旧日恋人,而后又意识到他早已离开多年后,同样的场景变暗成黯淡现实的刹那。——是啊,这个镜头多巧妙,是美好期望跌回现实的最好复原。

但奇妙的是,影片的”期望“和”现实“,都是女作者脑中的意识罢了。

视觉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对整个世界的抗拒,让她不再信任任何无法检验的事物。谁都有美好的幻想,正如那个精心设计又水到渠成的搭讪,但现实是她从内而外的自卑,具象化成一个粗糙、一事无成的怪癖男子,一无是处。

我看到这里,心是忽然疼了一下的。

假如世间万物都逃不开引力和摩擦,那思维必当是运动速度最快的东西。

我也常常有感,写作时总是笔跟不上脑,灵感若是到了何止泉涌,恐怕是能捉住逃逸的光的。

那么,如果思维走入歧途,也是最拉不回来的东西。

女作者的创作,开端是正常而温暖的。她设想的年轻母亲,有疼爱的儿子,自身美丽优雅,牙齿缝隙明显,却一点掩盖不了笑起来的唇线迷人。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直到女作者的丈夫,忽然出现在了画面里。他与中年男子在不断切换的场景中聊天,他终于介入了爱情故事的情节。作者似乎是不确定的,她睡在他身边,一再尝试却怎么都打不消他“出轨“的念头。她不得不用已知的事情做一检验,然而结果似乎更残酷,丈夫已对自己的身体不感兴趣,他一个犹豫的念头,就把她轰然推回了原点。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她恐怕也是知道的,这个故事的主线,要越走越偏了。

艺术手法夸张,但这些情节反而看起来如此真实。因为这太像日常情侣相处的情形了。

女方萌生猜疑,并不能直接发问,觉得发问反而是可笑的事情——就像,谁会把”我在笑“这件事说出口呢?于是她必须用一些事情来检验。有时是追问”你还爱我吗?“,有时是故意抱怨生活期待安慰,假如丈夫看不到她这样做的缘由反而漫不经心回应,那么猜疑便更加深了。

她会悲伤,会哭泣,会怒不可遏地送他一记肘击。而男方则莫名其妙,成熟者沉默应对,若也是年轻气盛的男子,大抵会怒骂着吵作一团的。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就像是《盗梦空间》中柯布将妻子致死的最后原因一样,意念一旦植入,是根本不可能被移除的。

这个道理,无论男女,应该都很容易想通吧?

她根本无法停止想象他的丈夫以健身为名私会了网上认识的女人,他们相谈甚欢,他的眼神温柔得有了温度。她停止不了脑中的情节,他对面的女人要碰他的手了,他要回握过去了……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不!如果不能让情节停下来,我还可以改变情节!

于是那女人的世界,忽然失去了光明。

情节依然在近乎畸形地发展着,而那个女人也仿佛性格大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突然变得恐慌,害怕丈夫看到自己越来越多的故事。她怕的并不是他看到自己阴暗的性癖和想象的极端,而是在文字中暴露出来的残忍。

中年男人的戏份少了,更多的矛盾只凝聚在丈夫和失明女人的纠葛身上。她想让丈夫摆脱她,可她知道故事不会在这里结束,失明女人不允许,更准确的说,她自己也不会答应。

故事和现实的交汇,是那支双红线的验孕棒。

她怀孕了。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她根本无法控制的地步。她的身体里多了一个新生命,她完全无法想象丈夫的反应会是什么。

那么,假设是丈夫婚外情的女人怀孕了呢?

她试穿了新裙子,画好妆,盘起头发去了男人所在的聚会。脱去外套的刹那,整个会场和屏幕前的我都惊呆了——邋遢的暗红色内衣暴露在廉价白色纱裙里面,黑色丝袜因此若隐若现,插在洁白高跟鞋里无比凄凉。然而这是女人和自己的女儿、同事反复确认过的结果,他们都说这裙子美极了,妆也稳妥庄重。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她就这样跌跌撞撞地把怀孕的事情告诉了他。

而身旁,滥交聚会上的猥琐男毫无顾忌地窃笑,孩子的父亲也循循善诱道:”我尊重你一切决定,只是你就希望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失明吗?你要知道,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孩子长什么样子,你永远看不到他!“

她仓皇而逃。

而女作者,终于穿着与婚外情女人一模一样的衣服,笑着站在了丈夫的面前。

镜头边缘塌陷,墙皮剥落。她再也无法支撑幻想世界的重压,梦境戳入现实,一切爱和因爱而生的猜疑,终究必须咄咄相逼。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面对丈夫的逼问,她终于袒露心声:”没有人想和一个有焦虑问题的人交往,至少没法长期交往。“

中年男子抬起头来,原来他也是她。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所有自卑的畅想都是如此。正如影评所说的那样,”除了镜子和相片,你永远无法看见你自己“,因而对于自身的设想其实都是有偏差的。自卑者对自己的定位永远粗陋平庸,性格最深处的阴暗被放大成主要性格,她多么期望理想世界里的他能得到幸福,但她下一秒就会意识到这不是现实。

这种循环往复的心情,我再熟悉不过了。

少年时代我极少被人喜欢,假小子的作风,落到具体事情又不够慷慨潇洒。身边充斥着太多被男生趋之若鹜的姑娘,我渐渐习惯丈量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然后试图笨拙模仿,却弄巧成拙。

初识时热情,长久接触后会厌倦或者矫情;性格加上身高导致特点偏男性的成分占半,但一旦涉及感情就过分优柔寡断;不过分追求物质条件,却会因为与友人或恋人家庭背景相距甚远而迅速自卑;成绩向来好,但面对重大考试心态永远严重失衡,从而一再失利,抬不起头来。

我根本就没有学会接受自己。年少时我希望笔下的女主角永远获得幸福,但年岁越长,反而越不奢望了。

从影片进入尾声开始,我就一直提心吊胆,担心她做出什么伤害自己、伤害爱人的事情。

但恐怕自己内心深处最害怕的,还是看到她所设想的悲剧,其实都是现实吧。

我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太多,以至仿佛等待审判般,等待结局的来临。

还好,在她得到丈夫回应之前,她已经做出了决定。

女性固有的特点(往往在恋爱关系或艺术作品中着力表现),在这部剧中以“盲“渲染得淋漓尽致。我们必须一再确认情感,就像失明者必须一再用机器确认衣服的颜色一样,两者其实完全相同。

盲者必须依赖身边的人才能正常生活,而前提是她完全信任这个世界。一旦有一个人选择欺骗她,给即将出席晚宴的她套上一条轻佻廉价的薄纱裙,她也会浑然不知,直到被人耻笑而发觉些什么。

而恋爱关系也正是如此。双方关系得以延续的最重要基础,就是他们彼此信任。然而信任之后,一切欺骗都变得太过唾手可得,她发现不了他的变心因为她看不到,直到整个世界都目睹了他出轨的事实,而你是最后一人,淹没在耻辱的窃笑里。

那么,你会选择信任吗?

会。她终于穿上丈夫买来的裙子,推开门,走了出去。

一切如常,路人友好,空气清新。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丈夫在得知她怀孕的消息后,做出的反应太犹豫,其实算不得完满,放到从前恐怕又要引她一阵猜疑了。

只是她早已是新的她,她愿意等,等到他露出熟悉的,温暖的笑容。

在如释重负般出了一口气之后,我开始羡慕起女作者来。

不是所有爱情都经得起一再检验。人与人间关系之脆弱往往难以想象,任性的美往往只存在于偶像剧中,现实里是要受到惩罚的。

但也有爱会破例,因为它本身还意味着宽容。

即使你执意缺席我的重要典礼,即使你对我时冷时热飘忽不定,即使你已盲视,我依然愿意爱你,愿意等你从自己的梦里醒来。

当我目盲的时候,我能相信什么 正是失明本身的厄运性反衬了这段感情的至上纯洁。我依然羡慕她,和她是否残缺已无关系。此刻她得到的宽恕和深爱已经太幸福,幸福得令健全人都忍不住唏嘘了。

这可比任何狗血梦幻的偶像剧,都要完美得多啊。

像是小女生明明自己犯了错却扑在年轻恋人怀里撒娇的推卸责任一样,她这样想: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他多一点幽默感。“

她终于和这个世界和解,以稍显抱怨的口吻。

但还有更多人尚未走出迷途。他们兜转绝望,来不及开一个玩笑。

文/芊层酥

《盲视》观后感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