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说过,任何一个作家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灵单间。岂止是作家而已,凡是爱读书、爱藏书、爱写作的人,都有这个欲|望。我真正筑造起自己拥有的心灵单间,是结婚后的事了。这幺多年来,我书房的面积是一个不变的恒数,而书则持续增长,书一本连着一本在蚕食着我的书房。妻子望着一片狼藉的书桌和堆满报刊杂志的书房地面空间,站在无处落脚的书房门口无奈地嗔怪道:“好端端了一间房子,让死人和废纸给占了。”我不以为然,心里却油然生起一种幸福感。
在我的藏书中,书龄最大的可能是那本石印《增像全图三国演义》,不知此书有多少册,我手中这本的只是卷九至卷十六,想来是无法集齐了,我也无法说出它出版的确切年代,只有专家知之;那洁白的絮纸,蝇头小字,把握在手书香扑面,在我的藏书中是长者了。我不是一个藏书者,凡书都是爱之则卖的,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当时所购之书,有的价值也有所增长,比如《人民文学》复刊号,当时是要凭单位介绍信才能在邮电局订到的,还有《收获》、《当代》,我都是从其复刊或创刊就开始订阅的,那时的订价也只是一元钱一本,后来逐步涨价,我便依依不舍地放弃了。上个世纪末,我还从岳麓出版社购得《努力》和《观察》的影印本,现在想来还是有些遗憾,没有同时购回《现代评论》。我还有剪报的习惯,那是1989年养成的,现在已剪了许多。朋友来访时,总爱到我书房静坐,看到四壁书厨,有人总不解地问“这幺些多书,你都看完吗?”我回答说“谁见过百万富翁,在一张张地数他拥有的钱呢?”有些人就是不懂“书是要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的道理,以及“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常识。
每当我静坐书房,环视书城,享受人生的大安祥时,我总感觉到我的书房里飘荡智慧的精灵;弥漫着思辨的气息;散发着自一由的书香。在这里,我可以裸露心灵,想我所想,思我所思,用精神面包饲养我的思想与灵魂。我的书房虽小,但它是一个“精神的联合国”,排列于书厨的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名儒大哲,是跨越时空至圣至尊的思想精品;这里也是“移民的乐园”,各种不同版本的书,无论是挺展洁净的少年郎,还是卷角弯脊的须发老翁,不管是粉香红颜,还是素面淑女,都能和谐相安。书桌一角的电脑是我“了望世界的窗口”,从这里我可以浏览瞬息万变的世界,捕获最新的信息,通过Q一Q聊天我可以足不出户结识天南海北无缘谋面的朋友。偶有余暇,一卷在手,颇有陶渊明“时还我读书”的韵味。我的书窗正对自家庭院,每每看见妻子在院中种花莳草,一种尘世的姻缘被诗化了,喧嚣的功名与利禄淡出我的胸怀,此时我仿佛身处于梭罗的瓦尔登湖与契诃夫的樱桃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