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之悔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乾隆之悔
2017-04-26 11:27:41 /故事大全

一个学弟,曾官至某贫困乡镇一把手。因官一场失利而被迫“退居二线”后,失落之情往往溢于言表。也许为了平衡心态,便往往借助于“曾经阔过”的辉煌历史。

对于这位性*情中人的官一场经历,鄙人自是不感兴趣,但对其“别说是国内各地,就是香港澳门缅越新马泰也都不在话下”的眼界,酷爱旅游的我倒是实实在在地艳羡不已,并且也绝对不敢怀疑这是吹嘘。因为,时下我们全国大小zheng府官员的“考察”经费,少说每年也有数千个亿,而这种公费旅游的特权,毕竟也都早已泽惠于村长一级了。有文字报道,伊泰普水电站就曾做出过主要针对中国的规定,以限制并拒绝国外官方非科技人员的“考察”为患。看来,西人有时也的确迂腐得可以,此类事情倘置于我们这既好客又特别礼外的国度,岂非求之不得?

纵观泱泱国史,上无所范,下犹身试,更何况上有所好?于是乎,此风之源远流长,以至“下必甚焉”的触目惊心便自在情理之中了。想我国历史上那些个好大喜功的帝王的出巡,哪个不是擎以“观民察吏”、“振兵释旅”,以及“为民祈福”而“封禅”等等弘旨大义之纛的既有“特色*”又堪称大观的举国盛事?而各级“公仆”的外出“考察”,也都无一不有堂皇理由。

据说,天子出巡始于古代关于尧舜的传说,西周有“天子巡狩诸侯”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则逐步演变为国君的行政视察。秦始皇翦灭六国之后称帝12年,就先后5次出巡,足迹所至,几达当时秦国的所有国土。后来的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朱元璋、康熙、乾隆等等不甘寂寞的帝王或准帝王,更是后来居上,频频到各地尤其是南方进行名为巡视而实为游山玩水的公费旅游。正是这些伟大人物的“光辉足迹”以及旅途轶事而为当今的痞子文人提一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戏说”素材。而在以上诸帝的旅游史上,也许由于历史条件、物质条件以及个体喜好的差异,其规模与排场,恐怕没有哪个比得上堪称风一流天子的乾隆更为登峰造极了。

尽管说共同打造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这对祖孙都酷爱旅游,并都曾六下江南,但乾隆的出巡却是不可与其祖父的南国之行同日而语的。康熙的南巡,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和济运,以努力践行其“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河务思想,体现了一位封建明君追求社会安定的务实人格。据资料记载,其往返供仪,悉发内帑,并且还曾要求“预饬官吏,勿累闾阎。”而乾隆则不然。其六下江南所作大事虽也有“巡视河工,观民察吏”的内容,但除此而外,其更多的精力和兴趣却是投入到了极力满足“皇恩浩荡”心理的“蠲赋恩赏,加恩缙绅,培植士类和阅兵祭陵”等等之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同时下的异地“开会”或“考察”一样,游山玩水恐怕才是乾隆六下江南的真正目的。

乾隆每下江南的前一年,都要派官员勘察路线,修桥铺路,盖建行宫。御道要求平直,不允许曲曲弯弯,操办的地方官吏就乘机勒索沿途的百姓,稍不服从,就拆房平坟,还借整肃盗匪的名义把无辜平民投进监牢。

出巡的排场更是奢华得惊人:随行官员、侍卫动辄数千人,船只数百艘,马车四、五百辆,马匹、骆驼数千,纤夫数千,民伕更是上万。从北京到杭州,兴建行宫三十余所,没有行宫的地方,就以黄布城堡和蒙古包和毡房替代。凡御驾所经道路都要洒水除尘,沿途三十里内,地方官员一律着官服迎驾。所有绅士、读书人、老年百姓也都得到现场排队跪拜。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耗费上百万两白银,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骚扰。

对于如此南巡,也并非没有直臣相谏,但都无一不因扫兴而受到惩处。这样以来,朝廷上下铺张奢一靡一献媚取一宠一的风气便愈加滋长。乾隆在位期间,清之国力达到巅峰。其“GDP”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国库拥有七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储备。而到了乾隆末年,库存则仅仅只有二百万两,这正是乾隆挥霍无度的结果。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造成了吏治的日益败坏,百姓负担越来越重,清王朝开始走上了由盛转衰的下坡之路。

也许是“人之将死,其心也善”,晚年的乾隆终于对其南巡的劳民伤财有了些许悔悟。他曾对重臣吴熊光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清史稿》)

像汉武帝的“罪己昭”一样,尽管悔悟已为时过晚,但比起那些至死都不肯对深受其害的百姓置一歉言者来说,乾隆毕竟还是有开明的一面的。

来源:博客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车困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