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的威风与苦衷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县官”的威风与苦衷
2017-04-26 11:27:55 /故事大全

古时县太爷的威风主要表现在大堂审案。演绎到舞台上,是众衙役分列两厢一声呐喊,进来的人若心里有鬼,腿肯定打颤。再就是他手里那块惊堂木,块头不大,却牛得很,叭地一拍,顿时一言堂。估计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少,作品总归源于生活,管他现代与古代。

可也有句俗话讲“别光看贼吃,没见贼挨打。”“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有,却也不是谁都是能赶上肥差富县,历史上除了东南一些富饶之地,神州多数县份基本属于穷县。此外,还有些朝代治tan官非常凶狠,那个朱元璋的做法是把贪一污60两以上银子的官员剥皮塞草,再弄成*人形吊在大堂上,俺的娘呀!可吓死人了。真不知道谁还有胆量去上班。

吓归吓,千里做官为吃穿,何况也不总是朱元璋当皇上。随着人口增加,机构增加,官员增加,小县并成大县,于是,在官吏中本来极不起眼的小小七品县令,也就越来越像个管官的官,在百姓眼里,就是天大的大官了。清朝的王一爷府开支都很大,满人又不善理财,但人家有更简捷的方法,收礼呀。为何谁谁进了军机处,顿时门前车水马龙,众人去了干什幺?狗拱门帘子全凭嘴对付,那可不行,得动真格的,也是为了日后的升迁打基础。这等招数,对多数人是屡试不爽,于是就成官一场潜规则。社会风气变坏,始从吏制坏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方今一县,远非昔者能比。即便20年前,亦不能同日而语。记得那时的一个县委书记、县长,跟县里其他干部区别有限,顶多是单身的能吃个小食堂,下乡有个吉普子坐。到乡里开了会,也端碗饭蹲伙房外跟大家边吃边聊。1984年组织部领导找我谈话,我心里砰砰乱跳,就一个念头,可千万别让我去县里呀!听说去当地区文化局长,那块大石头扑通落了地。那年头派到县里,不能说是发配,但也跟下放差不多吧。

现在情形可大变了,变得人瞠目结舌。在市委、zheng府当了几年科长,往下目标太简单了:上上签是去县里,任个副县级实职。道理还用讲吗,只看再归家时的变化:有专车,有秘书,西装穿着,眼镜戴着,小包夹一着(现金盈否),后备厢满着,再与昔日伙伴下饭店,买单时也不再去洗手间了。这搁过去虽至多属县丞一级,但实际待遇可高远了去啦!

至于正职,那可就没法比了,人家早就不干原先七品县令干的事了,那些杂事自有下属部门去干。一般说来,分工以后,县里两位主要领导基本就没有什幺具体活儿需要干了,往历史上硬套,可类比太上皇,但大权在握。往下他俩的活儿,就是东一下西一下去到各种会议上,人没上台茶杯先上台,秘书端杯摆稿子,然后上去念,同时也就承包本地电视新闻的多一半内容。大家一看,县领导真忙呀,忙得不可开交,真是人民好公仆。兀不知这会儿公仆们正饮酒呢,白天讲的啥,基本都忘个屁的了。也别怪人家,一天讲好几场,也没讲课费谁记得那幺清。不像我,好些日子才有人请一场,不认真下回人家不请了。

但也别把人家说得太轻松了,据我观察,他们二人还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一件永远也干不了利索的“累活”,那就是迎来送往。

说来那可是件大活计(早先生产队长语),切不可掉以轻心。干好了,用当下一个新词,那可是关系到全县老百姓“福祉”。像早些年为争个“贫困县”帽子戴,为多上项目争取资金,还为什幺什幺什幺,总之是为了全县的发展,有多少县领导舍身忘己,话说千言万语,迎送千里万里(加起来),宁可胃喝残了脑喝栓了嘴喝偏了腿喝划圈儿了,也要把事办成。这幺说可不是糟蹋谁,绝对是敬佩。你想想,但凡来县里检查工作的,哪个不比他们官大!别看开大会时坐一台上正中威风凛凛,这会儿求人家,立马变成三孙子一个。您说怎幺喝喝多少吧,少一点都是四个腿爬的。咣咣往下一造。又一个傻“孙子”出现了,说这县领导不错,人实在、能干。往下头临走时再单独表现一下,没过多久,那“孙子”就提拔了。

这些事,说不清。但说得清的是如今中央倡导的问责制,发展不上去,问责;出了事故死了人,问责。这太好了,我一朋友本来都定了去县里,说啥也不去了,跟我说,去了管煤矿,那是要我的命。不去了,往下跟你学写小说,保险。

文章来源:《今晚报》

由网友陈益丽提一供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