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教育与分的教育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散文 >
 
人的教育与分的教育
2017-03-09 07:24:19 /故事大全

故事大全随笔频道收集了大量的经典随笔美文,情感随笔,读书随笔等随笔栏目文章都很不错。。快来品读人的教育与分的教育

文/纪昀清

12月13日,我代表学校在西安交大附中参加了以“创新与责任”为主题的“西安市2013年素质教育高峰论坛暨年度素质教育创新人物颁奖仪式”。聆听了两位专家和数名获奖老师的报告。第一位作报告的专家是韩主任。他40余岁,身材消瘦,身着褪了色的旧西服,头发凌乱,纽扣开怀,近乎是不修边幅,很显然是随意为之。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邋遢。他主要通过PPT,把十八大三中全会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政策理论进行了逐条宣读。刚开始,我还以为精彩内容在后面,充满了期待。没想到,当听到主持人说:“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韩主任的精彩演讲。”时,我才知道,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稀稀拉拉的掌声顿时响起,鼓掌的,估计大半都是源于礼貌,而非发自内心的赞许。我自然也不愿鼓掌。放眼四周,只见大家昏昏欲睡。随后他还自我介绍说是博士毕业。

那时,我就在心里寻思:这是专家吗?难道中国的博士就是这等水平?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内容,报纸上不都全文刊载了吗?还用得着千名学校骨干精英挨饿受冻坐在报告厅专门听他的讲解吗?何况,连讲解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照着PPT逐条宣读而已。就算读,都费劲,声音小的,像我等坐在后面的老师,根本就听不清,话筒在他面前,俨然是摆设一般。中途,明显有部分老师悄然离开。

我差点也萌生了退场的念头,但转念一想,是学校派我来代表王校长参加这次论坛的。我就坐的椅背上,就一上一下赫然贴有周至县和王宏波的标签和姓名。而且本县参加本次论坛的普通教师,仅有四名,我也是荣幸的其中之一,其余人员不是教育局领导,就是中小学校长或副校长。看了会务手册,才得知,主办单位是西安市教育局,协办单位是西安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难怪,级别如此之高。也不是谁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凡参加的主要人员,要幺是身挂要职,要幺是获奖老师。而像我这样“临危受命”的情况,可谓十年碰了个润腊月。一旦退场,岂不是终生遗憾?万一学校领导问我的聆听感受和体会,我又该如何回答呢?

想到这里,于是又劝慰自己耐着性子坐了下来。

第二位专家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唐江澎。唐校长个头高大,50岁年纪,头发油光可鉴,一身深蓝色风衣,崭新惹眼,和本次论坛相得益彰,很明显是精心而为。他报告的主题是《教育回归以人为本》,他也依靠PPT展示自己的报告内容,但和韩主任最大的不同是,PPT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颜色搭配得宜,词句精妙,内容丰富。最令人震撼的是,他的声音雄浑,富有磁性,且讲解的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尤其是抑扬顿挫拿捏到位,且手语动作与内容及语气浑然天成,配合得天衣无缝。尤其是他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分析——结合PPT图画,可谓一目了然,鞭辟入里,振聋发聩,令人心悦诚服!

这得益于他广见博识:他曾在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做过调查访问,撰写的教育论文有多篇获奖,且大都是省级一等奖。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入一线各地学校教室,抢拍下了众多功利性标语、毕业生撕书等宝贵的图片资料。比如标语:“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以及某中学学生高考完后,站在教学楼将书本撕碎抛向天空,上演“季花满天”的一幕,不能不引起身为教师的我们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反思。

他认为当前我国的教育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人的教育,即素质教育;一类是分的教育,即应试教育。并分析说:我们的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是:小学毕业了,盼孩子得高分,考上重点初中;初中毕业了,盼孩子得高分,考入示范高中;高中毕业了,盼孩子得高分,考进名牌大学;大学毕业了,又盼孩子找个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又盼着孩子赚大钱。即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钱的教育。如此恶性循环,根源是重视了分的教育,却忽视了人的教育。而只有将学生从分的教育樊笼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教育回归。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为此,他总结了一句最富哲理的箴言:“孩子就是孩子,不是家长的面子,不是学校的牌子。”我感同身受,频频点头。

他在素质教育方面之所以取得了一定成绩,源于他的教育理念。他一贯以“身心为先品行为本能力为重习惯为基愉悦发展”为目标,以“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为追求。他说,在他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锡山高级中学在全市仅有36万人的情况下,而考入清华北大的竟有14名,单本县就考上了5名。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和反思。而他无疑是当下素质教育成功践行的佼佼者。

这才是真正的专家,尽管他从17岁时,才自学电大课程,并于22岁获中文大专学历,随后两年又在陕西教育学院大专起点中文本科进修班学习,34岁时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研究生课程班结业,38岁时又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研修班毕业。可以说,他的求学之路布满艰辛,并不是一步到位。从他身上,让我顿悟:人的能力水平似乎和学历文凭毫无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肯上进。而在困境中毅然进取有为,毫无疑问也是人的教育最关键之处。尽管他的学历没有韩主任高,然而,从他自信满满、铿锵有力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素质教育的春天脚步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来!

当主持人还未发出“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唐校长的精彩演讲”的提议时,四周雷鸣般的掌声早已响彻大厅。我自然是情不自禁地呱唧了数下。当举行专家论坛时,我才蓦然发现,唐校长一瘸一拐地走上了主席台,惊得我目瞪口呆。原来如此富有才情的一个人,居然身患残疾。这就更加激发了我对他由衷的崇敬和仰慕之情。也感觉冒着严寒,从早上六点半天未明,急匆匆乘车赶赴西安,未吃早餐,就入座听报告,值了,可以说不虚此行。哪怕后几位也和韩主任一样讲得枯燥乏味,一无所获,也不后悔。

令我欣喜的是,后几位中也不乏较突出的青年新秀。

略有印象的是范晓兰的《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尊重孩子一生幸福》,她的素质教育实践主要得益于“四窗”教育,即“梦想之窗”、“实践之窗”、“思考之窗”、“使命之窗”。她的报告,层次明晰,事例活泛,观点鲜明,听来较有启发。另一位印象较深的是西安某中学物理教师王俊博。难得的是他将素质教育的本质“人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自始至终贯穿于物理教学中,事例鲜活真实。为了充分实践素质教育主张,他往往将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或物品或景物图画制成PPT,使其融入到物理知识的讲解中,由此展开联想和分析,不仅使学生轻松掌握了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洗礼。

随后几位,大都没有PPT,完全是照稿宣科,不是谈心得,而是读体会。其中,一个叫田延的获奖女教师,完全是手捧稿件,似在朗读,更叫人不解的是,如此隆重的场合,她写的发言稿,竟然听不到典型实例和具体做法,完全是诸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空洞的说教。听的人头脑发胀,心浮气躁。

后来坐车返回时,无意中听到本县唯一获奖的东街小学女教师勾苗说,田延老师曾经在周至进校为全县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做过报告,那次的报告叫她终身难忘,至今还记得田老师举的毛毛虫的例子。她还将此例活用在语文教学中。没想到田老师在论坛中的报告竟是如此令人不敢恭维。就连西周中学校长吴尔钱老师也有同感。

吴老师原来是周至县教育局政工科科长,随后调任西周初级中学担任校长职务不久。他说西周中学无论是育人环境还是教学设备,都很落后,至今还没有一台像样的投影仪。但是,听了我对唐校长报告的赞誉之后,禁不住扼腕叹息:“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听到唐校长的精彩报告。原因是受韩主任的影响,实在听不下去,就出去透透气。等回来时,唐校长的报告已经讲完。”

随后,他向我简单谈了一番他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中去。他说,他要以“以求变的思维做不变的事情”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要在“安全和谐”的前提氛围下,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分的教育”转变为“人的教育”,并打算拿出三万元作为试运资金。一万元用作各项奖励,一万元用作购买设备,一万元用来购买图书。并要将图书分配给各班,每班设立一个专用书柜,供学生阅读。以此作为自己素质教育实践的开门红。还举例说,西周中学一个管后勤的领导自认为把学生灶办得很好,然而他却说不行。为此,该领导不服,于是他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和批评,先是在全校学生中做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令该领导大吃一惊:学生普遍反映伙食差,而满意率还不到30%。在铁证面前,该领导不由自主地发出了“那到底该如何将灶办好?”的感喟。于是,他说,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而思维的转变却与见识有关。为了增长见识,他有意陪同该领导参观了周至中学、周至六中、周至七中等本县名校的学生灶的规模和特色。经过实地考察和取经,该领导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的症结。

吴校长的做法,令我感慨万千:这不就是管理人的领导艺术吗?而领导艺术其实根子源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而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与求学时期的学校教育有关,也与后天的耳濡目染有关,比如,像唐校长等人颇有看点的论坛报告,虽然仅仅是不到20分钟的报告,然而关于素质教育的某一个实例,某一个画面,甚至是某一句话,都有可能给有心人以启迪,甚或听众就因这一点而致使其人生发生重大逆转也不无可能。

像韩主任这样无疑是“分的教育”的结果。但愿在素质教育的践行中,能多一些像唐校长式的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而少一些像韩主任式的“高分低能”的所谓育人专家。那幺,中国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到来。

尽管这场高峰论坛,还有诸多不足,比如,获奖老师只有荣誉证书,却无物品奖励;比如像田老师等个别获奖老师的发言,内容空洞,但他们能获奖,说明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的确确做出了突出成绩,他们的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还是让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春天——唐校长的别开生面,范晓兰的“四窗”实践,王俊博的德育渗透,吴校长的顿悟漫谈,无不对我发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应该是论坛的终极目的“以人为本寻求改变”。

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的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时,带走的不应该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我想,对于如何将“创新与责任”落实到素质教育实践中,身为教育工作者,这恐怕就应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育梦:人的教育像花儿一样,开满天下,分的教育像焰火一样,渐渐熄灭!

2013年12月19日

以上就是人的教育与分的教育的所有内容了,希望能给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登山的感受
下一篇:写故事的人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