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粮借粮吧。
上世纪60年代,渠阳镇有个叫刘新林的人。
这一年,刘新林眼看着家里装粮食的缸就要空了,心里就像是被油烹一般。要是没人伸出援助之手,一家人肯定会饿肚子的。他把生产队里条件好又跟自己关系不错的人捋了捋,挨个儿转了一圈,可最后愣是一粒粮食没借出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队里又开始摊派公差。别人派到的活儿都是白天去挖河护堤,晚上就能回家好好歇着,可刘新林被派了个赶牲口的活儿,白天要到河堤上忙活,晚上还要伺候那几头用来拉土的牲口。
刘新林实在气不过,就去找生产队的队长马大嘴。马大嘴和刘新林同岁,两个人关系处得还不错。刘新林借粮的时候,第一个找的就是马大嘴,马大嘴却说自己家也没有余粮了,婉拒了刘新林。这回找马大嘴,刘新林憋着一口气,开门见山地问:“大嘴兄弟,你看这派活儿,也不能这样捉弄人吧?”
马大嘴不解地问:“捉弄?你是说我派活儿不公道?”
刘新林冷冷地说:“你自己心里清楚!”
马大嘴也生气了:“清楚啥?实话告诉你,我马大嘴可不是看客下菜碟的主儿,心里敞亮着哩!你倒是说说,赶车拉土跟挖土哪个活儿轻巧?人家还提意见,说我偏向你哩!要不这样,你可以不出工,出粮出钱,咋样?”
刘新林被马大嘴一顿抢白,气得好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临末马大嘴说:“你既然不仁,也别怪我不义。喂牲口的草料,要在草料缸里过两遍水,草料缸里的水澄清后,你再倒到菜地去,记住,里面的泥找个空地儿放,别连屎带尿一股脑儿倒菜地里。”
这下倒好,活儿没减轻不说,反倒又增加了。刘新林从马大嘴家里走出来,一回到家,连衣服都没脱,就一头扎到床上,哼哼个不停。
媳妇儿竹叶凑了过来,柔声地问:“当家的,我看喂牲口就喂呗,这也没啥不好的。”
刘新林一骨碌坐了起来,厉声骂道:“你懂个屁!”
竹叶无端被骂,却似乎一点儿也不在意,说:“喂牲口有草料,可也有麸皮、豆饼啊,你要是天天能在兜里装上一把两把的,咱这难关不就过去了嘛!”
刘新林长叹一声,说:“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以为上头不知道喂牲口的人会玩这一招?人家有规定,早就防备着这手了,我把草料淘好,往里面拌麸皮和豆饼的活儿安排的可是其他人。要不是这样,我会去提意见?”
竹叶一听,当时就瞪大了眼睛,恨恨地说:“马大嘴这不是故意欺负人吗?这个挨千刀的!”
两口子心里不服气,可活儿还得照样去做。刘新林把草料淘好,招呼一声,另外一个人就端着半笸箩麸皮和豆饼过来,细细地撒到湿漉漉的草料上,然后用棍子搅拌匀实。做完之后,这人拍了拍手,冲着刘新林笑笑:“好咧,我可回去睡觉了,就不帮你倒水了!”
刘新林也犯不上跟这人生气,连话也没回,就找到一个盆子,小心地按到缸里,等水装满后,又把盆子拉上来,端到不远处的菜地里倒掉。端了几趟,缸里的水少了,他索性抓住缸沿儿,让缸整个侧翻过来,滚到一旁的菜地边,等里面的水澄清得差不多了,他把缸掀起来,让里面的水流出来。正当他准备把缸底部沉淀下来的泥挖出来放到地头时,眼睛顿时闪了亮——只见黑黄色的泥土中间,竟然有着一粒粒闪着光亮的麦粒。
刘新林支棱起耳朵听了听,除了牲口吃草料的咀嚼聲,四周静悄悄的。他找到一个蛇皮袋,用手把缸底的泥土挖出来,用蛇皮袋兜好放到一边。等把缸挪动到原位,把门关好后,刘新林这才拎起蛇皮袋,悄悄地回了家。
到家后,刘新林把竹叶叫起来,把蛇皮袋里的泥土放到筛子里用手揉搓散开,然后轻轻一筛,筛子里剩下的就是金黄色的麦粒了,竟然有一小捧之多。望着眼前这一小捧麦粒,两口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就这样,靠着每天这一小捧淘洗草料后得来的麦粒,刘新林一家度过了难挨的一段时日。后来,随着田野返青,吃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此时,挖河护堤也告一段落,刘新林再也不用白天辛辛苦苦赶车,晚上淘洗草料喂牲口了。虽说辛苦之后能够得到一小捧救命的麦粒,但一想起马大嘴那盛气凌人的嘴脸,刘新林心里还是气鼓鼓的。
这年的年景真是好,麦子打下来后,刘新林和竹叶把麦子放到缸里囤好。这天晚上没事儿,刘新林在街上溜达,路过马大嘴家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里面传来了尖利的女声。刘新林仔细一听,就听出来了,是马大嘴两口子在拌嘴:“好你个马大嘴,新麦打下来了,得先还给人家,你给我说说,到底啥时候借人家的?”
马大嘴嗫嚅着说:“借了有一段时间了,你事儿多,忘了。”
媳妇儿说:“我忘了?咱家啥事儿我忘过?你说实话,是不是借麦子照顾你那相好的了?”
马大嘴说:“媳妇儿,咱嘴下得留点德,我可从来没啥相好的。”
媳妇儿又说:“就当我瞎说了,那借的麦子到底去哪儿了?”
马大嘴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说:“好吧,我就跟你说实话吧。前段时间挖河护堤,我看几头牲口讨力太大,就偷偷地把借来的麦子撒到草料里了。”
媳妇儿根本就不相信这话,依旧不依不饶地审问着。
就在这时候,门被推开了,刘新林从外面走了进来,认真地说:“弟妹,大嘴兄弟说的都是真的,这点我给他作证。”
马大嘴一看刘新林,先是一愣,继而笑起来。而刘新林,走过去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