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定都哲学

 
中国古代的定都哲学
2015-12-02 14:07:46 /故事大全

关于长安和洛阳哪个更适合做首都,古代知识分子的看法是:长安有山河之固,适合应付变乱;洛阳有中土之美,适合德化天下。换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如果你担心变乱,最好还是定都关中比较安全;如果你德行高超不怕变乱,那就定都洛阳。

长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都城。它的影响,导致日后的明清人也往往在诗作里用“长安”来指代北京城。选择长安为都城的理由很多,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它的地理位置。就军事关塞而言,长安周边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座关口控制着进出长安的通道,都是易守难攻。就地理而言,长安处于一个安全的地带。

当然,洛阳在唐朝中后期的崛起也有赖于它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只是,这两座城市双双在唐朝末年衰落,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也随之戛然而止。

安全还是粮食

长安城不是只有一座,历史上有两座长安城:汉朝的第一长安在今西安市的西北;隋唐的第二长安才坐落于西安市中心,它是隋文帝所建,当时不叫长安,而叫“大兴城”。

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有一个很现实的政治考虑。杨坚的力量建立在“关陇集团”之上。所谓关陇集团,要追溯到北魏分裂之际。当时一代枭雄高欢控制了中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宇文泰走投无路,裹胁北方六镇的余卒,西入关中,建立了一个关陇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以关中为根本,向东和高家争夺天下,历经险阻最后终于获胜。杨坚也是关陇集团的一分子,他是宇文家的岳父,夺了女婿的天下,但他依靠的还是关陇集团的力量。既然需要人家的支持,杨坚当然就不敢随便离开关中,只能定都长安。

但是事情到了他儿子隋炀帝的时候,起了变化。隋炀帝离开关中,让人造了一个新首都洛阳,又派人挖了一条大运河。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就是为了更好地寻欢作乐。但这个说法让人难以相信,隋炀帝所作所为的背后,其实有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矫情。他试图把帝国凝结为牢固的整体,所以才会选择位于帝国中央的洛阳为新首都,并用一条运河把帝国连为一体。

理想主义向来害死人,大隋朝灭亡了。隋帝国的崩溃主要原因当然还是穷兵黩武、滥用民力。但是背后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隋炀帝营造洛阳后,远离了关中,也就疏离了自己的力量源头,因此招致覆灭。

有隋炀帝的前车之鉴,李渊只能把首都定在长安。但这样一来,就马上面临一个问题:粮食。首都总要消耗大量粮食,光靠关中一带不足以供给,唐王朝不得不从外地输入粮食。按说隋炀帝的大运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以江南粮食为例,它们要被送到长安,需要走两千多里的路程。其中真正的问题就在洛阳和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县)中间这段路上。这段路中间有三门峡,船过不去,只能靠牛车走崎岖的山路,非常艰险,运量也很有限。

开始的时候问题还不大。李世民统治时期,政府规模很小,军队也是军农合一的“府兵制”,一年往长安运一二十万石粮食就够了。到了唐高宗时代,政府规模急剧膨胀,长安城人口也跟着增加,粮食就成了大问题,最后竟然到了几乎要断顿的地步。这时,隋炀帝留下的东都洛阳又成了救命稻草。

在唐高宗时代,一遇到关中歉收,李治和武则天就带着文武百官到洛阳吃洛口仓的粮食。当然,长安还是首都。等到荒年过去,李治他们还回来,整个就是一副逃荒的样子。有的时候逃荒还逃得间不容发,狼狈不堪。永淳元年(682年),跟随皇上逃荒去洛阳的扈从之士,居然一路走,一路饿死,沿途有许多饿殍。于是,洛阳城再度成为一个有诱惑力的选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