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也称作莨纱,是我们为这次展览所选的面料中历史最短的一个,属于近代发展出来的手工面料。香云纱轻透,却有一定的硬度,穿着走路时会“沙沙”作响,最初被叫作“响云纱”,后人取谐音为“香云纱”。由于染制香云纱有一道特殊的“过河泥”工序,需要用到特定地区的河泥,因此香云纱的织造和染色通常在两地完成。这种天然染色的丝绸面料只有一种颜色,正面为黑,背面呈赭。在20世纪初期风行于岭南,被盛赞作最凉爽的面料,作为广东纺织业最有地方特色的丝织品行销世界。
其实,早在明永乐年间(约15世纪),广东就开始生产并出口经晒莨处理的丝绸,俗称莨绸。香云纱也是用晒莨法染制而成,在薯莨汁与河泥反复作用下,形成独特的颜色。晒莨是门“靠天吃饭”的手艺,两种染料发生化学作用的热量完全来自阳光,所以每年只有几个月的天气适宜晒莨,而最关键的一道工序“过河泥”,在珠三角的顺德和番禺两地才能完成。完成30余道工序需要15天左右。全手工的操作限制了香云纱的产量,一家晒莨厂一年最多只能生产十万余米香云纱。2008年,顺德伦教街道成功将“香云纱染整技艺”申报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云纱是绞纱组织的织物,改良自平纹组织的莨绸,以桑蚕丝为原料。1915年,南海西樵民乐儒林村程家的程绍江、程炳全、程泽、程周四兄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原来只能织单一平纹纱的织机进行改革,运用起综的小提花和人力扯花方法,发明了马鞍丝织提花绞综,在平纹底儿上提出了几何纹样的提花,这种纽眼通花的纱绸,即是现在的香云纱坯。香云纱的镂空提花与岭南古建筑、商代青铜器上的纹饰相近,有万字纹、梅花纹、胜利纹等,相较莨绸更轻薄,穿着时更凉爽。香云纱的织造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中断了近百年。广东南海区西樵百东村张绍锦、张绍均、张绍景、张绍淦四兄弟花了三年时间寻访,参考多个绞综样本,复原了当年的提花木织机,在2013年年底重现了香云纱的织造工艺。西樵镇张氏兄弟目前在为“西樵香云纱织造技艺”申请南海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努力。从莨绸到香云纱(莨纱),再到今天二者皆濒临消亡的局面,见证了纺织业从传统纯手工织布作业转向半手工,乃至后来以大机器做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在半手工操作的铁木缫丝机和铁木织布机的应允下,香云纱这种诞生并风行于工业革命影响产业发展初期的面料,恰恰证明了以人为主体的传统技艺,与以机械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技术,是可以并行不悖,并互为助力的。
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传统纺织大国,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与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岁月中,并未停止发展纺织技艺——脚踏缫车、水转大纺车的发明解放 了双手,以不过分降低面料品质为前提,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汉朝起至明朝,发明并不断改良了连现代大型提花机都难以织出相同品相布匹的花楼提花机,在2000年间,丰富着布面上的图样……这些都让人深思,我们是否要重新看待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重新思考手工制物在现代化深度影响世界进程的今天,所具有的真正意义——不是怀旧也不是讲究,或许应该是找到一个合适于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与速度,慢一些,却走得远一些,以这种状态走向让人敬畏的未知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