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东今年26岁,在农村可算是个大龄剩男。从20岁开始,每逢过年回老家,阿东都会去相亲,可是,农村的女孩越来越少,彩礼钱水涨船高,导致阿东年年都失败。
就在去年,阿东相中了一个叫阿花的女孩,可最后,阿花家坚持要15万的彩礼,阿东在外打工,省吃俭用攒了好几年,也只有12万的积蓄,没办法,只能作罢。
今年过年前,阿东特意提前回家,早早地赶到了媒婆五婶家。一进门,阿东赶紧递上沉甸甸的果篮,恭敬地说:“五婶,我又来求你了!”
五婶看了看果篮,满意地笑了:“嗯,你来得早有得挑,东村有个姑娘叫阿秀,20岁,温柔贤惠,明天早上8点,你去相亲……”
阿东不敢怠慢,立马去镇上剪了一个流行的发型,并拿出西装皮鞋,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清早,阿东打扮一番去了东村,一路上,他还在纳闷,怎么五婶没陪他一起去呢?
走进阿秀家,阿东愣住了,院子里竟有好几个小伙子,一个个正襟危坐,显得十分紧张。一旁的媒婆们正不厌其烦地教他们相亲的礼节,其中就有五婶。
这时,五婶看见了阿东,急忙走过来说:“你都看见了,阿秀可吃香了,这都是来排队相亲的。你是3号,马上轮到你了,赶紧准备一下!”
阿东这才明白,自己只是五婶带来的几个相亲对象中的一个。真没想到,时隔一年,相亲变成这样了!这是去觐见皇后娘娘的架势啊!
5分钟后,阿东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屋子,一抬眼,只见一个皮肤黝黑的女子坐在那里,模样相当普通,想必就是阿秀。阿秀看了一眼阿东,微微一笑,也不吱声。
阿东正想看个仔细,阿秀母亲凑上前,连续问了三个问题。
“做什么的?”“厨师。”
“多大?”“26。”
“家里有楼房吗?”“有。”
问完后,阿秀母亲摆摆手说:“好了!下一个!”五婶朝他使了个眼色,说:“你回去等消息吧!”阿东赶紧转身出门,这样的相亲让他很不适应。要知道,换作以前,他至少能在屋里嗑会儿瓜子喝口茶,可这一次,前后撑死了也就1分钟。
回家后,阿东也没多想,说实话,阿秀比不上去年的阿花,更何况,那么多小伙子排队相亲,自己无论是收入还是年龄,都占不到什么优势。
不料,第二天,五婶眉开眼笑地来了:“阿东,恭喜啊!阿秀相中你了!”阿东有些意外,也有些犹豫,说到底,还是有些不称心。
只听五婶接着说:“不过阿东,进入下一轮的,一共有8个小伙,你只是其中一个。”
阿东呆住了:“什么?我不是唯一被她看中的?”
五嬸点了点头说:“那当然了!现在的姑娘精着呢,怎么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下面就是彩礼问题。”阿东不禁苦笑,原来自己只是通过了海选。
此时,阿东心里已经有些不痛快了:“五婶,她家想要多少彩礼?”
五婶用手比画了一下:“18万起步!你们8个条件都差不多,看谁彩礼出得多,女方就优先考虑!”
阿东目瞪口呆,结结巴巴地说:“去……去年,彩礼不是才15万吗?”
五婶有些不耐烦了:“你好歹也是在省城打工的,不知道彩礼一天一个价啊?今年的行情就是18万。行了,我得去通知其他人了,你考虑考虑!”说完,腰肢一扭走了。
阿东十分沮丧,要知道,今年自己就攒下了3万,存款总共15万,按照去年的行情,彩礼钱差不多够了,可谁知,愣是赶不上这飞涨的行情。
本来,阿东对阿秀也没什么好感,所以干脆放弃了。之后的两天,阿东又托别的媒婆相了几次亲,也不知咋的,女孩一个比一个丑,态度还一个比一个傲慢。跟她们相比,之前的阿秀都算美女级别的了。
当晚,阿东一个人躲在房里喝闷酒。突然,门外有人敲门,是弟弟阿西。
阿西进门后,试探着问:“哥,这几天相亲相得怎么样?”阿东无言以对,一口干了杯白酒。阿西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存折,说:“哥,这是我攒的3万块,你先拿着……”
阿东看了看存折,顿时红了眼圈。按照老家的风俗,倘若自己不成家,弟弟就只能眼巴巴地等着。父母早亡,弟弟已经22岁了,如果因为自己耽误了弟弟的婚姻,自己怎么对得起九泉下的父母呢?
痛定思痛,阿东打定了主意。其实阿秀还算不错,自己就这条件,干吗要求那么高?
第二天一早,阿东匆匆赶到了五婶家,赔着笑脸说:“五婶,我已经考虑好了,阿秀的18万彩礼我出!”
不料,五婶鼻子里“哼”了一声:“晚了!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昨天,阿秀已经定了亲……”
那一刻,阿东后悔得不得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下子,所有的计划全泡汤了。
回到家,望着弟弟愁眉苦脸的样子,阿东简直心如刀割。他已经相亲6年了,彩礼也从3万涨到了18万,一开始,他还抱着挑挑拣拣的想法,可现在,他真的身心俱疲,再也不想继续下去了。
第二天,阿东再次带着礼品找到了五婶,红着脸说:“五婶,再过几天,我就要出门打工了,你手头若有合适的,只要能过日子,只要彩礼不高于18万,不管什么条件,我都要了!”
五婶掐指一算:“哎呀!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到一个人。她要求不高,只要18万的彩礼,说起来,你俩也算有缘呢!”阿东问:“真的?是哪里的姑娘?”
五婶笑了:“就是你去年相过的阿花呀!她命不好,年前刚死了老公,带着一个刚出生的娃。要不,明天安排你俩再见个面?”阿东一听,顿时面如土色。
(发稿编辑: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