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祥海
年,他参加北大的入学考试。胡适阅卷时兴奋地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可校委们查看他的成绩单,数学成绩是零分,其他各科也平平。取弃之际,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他。11年后,他31岁执掌清华大学。他就是罗家伦。
巧得很,罗家伦任清华大学校长次年招生考试时,一名考生国文和英文考得非常好,只是数学成绩不及格。他亲自把这位考生叫到校长室谈话,之后特准其入学。这位考生就是钱钟书。
年,国立青岛大学招生考试,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是《杂感》。两题任选一道,他把两题都做了。其中第二篇文章只有3句话,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那年他的数学考了零分,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他就是著名诗人臧克家。
年他报考北大时,国文、英文得了满分,数学考了零分,北大不予录取。他不甘心,又转考清华大学,结果国文、英文又考了100分,数学依然是零分。清华大学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决定破格录取。他果然不负众望,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明史专家。他就是吴晗。
钱文忠教授在撰写《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时,知道季老小时候学习严重偏科。他先是问季老本人当年高考时数学考了多少,季老只说“很低的”,其他并不多言。钱文忠查了清华大学的档案,发现季老数学只考了4分,且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真是令人难以想像。
在民国时期,像这样不可思议的高考很多。如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陈寅恪出了一道“对对子”的怪题。人们普遍认为陈寅恪此举是有意复古开倒车,后来甚至还有人将这次考试当做笑谈,以后“对对子”这种形式再没有用,更没有推广。1946年北大、清华和南开3校的联合招生,国文试题简单至极,题目共两道,一是作文:学校与社会;二是解释成语的意义:指日可待、变本加厉、隔岸观火、息息相关。让人看了有不可思议之感。
像民国这些考试与录取,有其特定的时代意义,是不能用今天的考试制度去衡量的。但就是在那样的教育环境下,却出了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以上几位,这也是颇耐人寻味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