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过去,织补这个行当叫做“缝穷”。三两女子,坐在路旁,跟前一个针线筐,放有各色零碎布料和针线,多为穷人缝补破旧衣服,故称“缝穷”。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琳琅满目的衣服充斥市场的今天,“补丁摞补丁”的生活习惯早已离去甚远。有报道说,“缝穷”已成为改革开放后消失的10大职业之一。
其实,“缝穷”虽称谓不再,织补这个旧行业却华丽转身,服装美容织补蕴含的商机无限,甚至开出百家连锁店的也不乏其人,比如江苏南通的许惠东。
许惠东今年39岁,中专毕业后,在报社和乡政府工作了一年多,枯燥乏味的机关生活很快就让他厌倦,他决定另谋出路。
跟着身边的亲友,许惠东做了两年多的外贸床品经营,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来,恶意价格竞争屡屡发生,许惠东的生意大受冲击。年底,除了30万元的加工费欠条,他几乎没有现金入账,只好选择了退出。
有一次,他偶然从媒体上得知,南通一位老太太靠织补带领全家走上致富路,创下了近百万资产。由此他想起一件往事。表哥一位客户的名牌西服被烟头烫了个洞,6000多元的西服扔了实在可惜,可穿着又不雅观。所以他就花了60元去北京洗染总店织补,居然补得丝毫看不出痕迹。事后,做纺织用品生意的表哥感叹:“我们从南通拿货到北京,风里来雨里去,一套500多元钱的床罩才赚了10元。人家补个洞就挣60元,这生意不错。”表哥随之真的放弃了北京的床上用品经营,回南通做起了服装织补。
许惠东发现,服装美容除了织补技术外,还包括服装翻新改色、服装改型等等。 “那位老太太靠一门技术就挣下百万元,我要是‘三项全能’岂不是至少能赚300万?这个项目里面肯定有不少机会。”于是,他开始耐心地跟着表哥学起了服装织补技术。同时自己开始研究服装美容行业。
许惠东从表哥那熟悉掌握了织补技术的基本功后,开始自己摸索更高端织补和染色、整形等服装美容技术。怎样把平纹布料织紧织密,不同的斜纹面料如何织补,全棉服装常规染法颜色不正等问题,他都通过“书本加实践”摸索掌握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方法。
为了学习技术,许惠东常常把自己的衣服拿来做试验,他的衣服上常常满是各种各样的补丁,染得五颜六色。而且他经常和几位老婆婆坐在一起研究织补窍门,常被人笑话。半年下来,许惠东研究出了织补美容法,一些颜色泛黄变旧的高档服装,因身材变化穿不上的旧衣,勾丝破洞的品牌服饰,到了他的手上,很快魔术似的变得崭新漂亮又合身。
2003年11月,许惠东在一家大型商场设立了自己的服装美容专柜,第3个月创收纯利15000元。接着又先后在扬州、南通等地开起了多家服装美容织补连锁店。独到的技术服务,良好的市场需求,很快淘到了服装美容织补第一桶金。
2008年,许惠东从媒体上看到,很多下岗工人因为不掌握技术,就业困难。他立即与扬州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举办了免费织补技术培训。没想到很多人学了之后意犹未尽,找上门来要求学习更高级的服装美容技术。他干脆开班收徒,根据传授技术不同,开设不同等级的培训班,每个地区两年内只收1名学生,学生学成后回家两年内可以开出加盟店。现在,他的学生遍布各地,连锁加盟店已经开到了近百家,仅织补培训就收入就达12万元。
近两年的金融危机对于许惠东的生意也是不小的帮助。他说,很多人收入受到影响,不大买名牌服装了,把家里的老服装翻出来改个款式和颜色,又是一件新衣,改造费要便宜很多。也有人买了打折货以后,到服装美容店进行修改。
2009年9月,许惠东还教了一位慕名而来的上海白领女徒弟。女徒弟出国后,在美国开起了织补店,自己都没想到这门手艺在美国那么吃香。有些高档衣服对补衣技术要求很高,就跟师傅联系,把衣服寄回国内请老师织补。
为了扩大影响,许惠东特地注册了“中华织补网”网站,申请了“许师傅”商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把织补这项传统冷门职业,做得红红火火,做成大产业。